专访高章臣:传承书法文化作品要传递正能量

人物:高章臣,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协会副会长,慈善中国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华夏龙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等。

近日,高章臣书法家现身青岛,与广大书法爱好者、粉丝们交流书法、分享作品。笔者有幸在碧露轩茶艺馆采访到了高章臣老师,一起走近高章臣的书法艺术。

问:高老师,您主要是以哪几种书法为主?

高章臣:主要是隶书、行楷、行书为主,小篆也写但是比较少,另外还有草书。

问:您一般写的作品或者诗词会刊发、发表吗?

高章臣:平常写诗一般是创作书法,只是在朋友圈发一下。16年9月12号,我坐高铁去烟台的路上,我做了首诗“吾乘高铁齐鲁行,秋高气爽激诗情。神州大地似宣纸,大海为墨在锦屏”,把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当作宣纸,把毛笔、大海当作墨汁,书写对祖国、总书记的感激之恩。这是一个艺术家应该这样做的。我写诗词讲究少儿精,诗词一定要经得起推敲,还要有正能量。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一定要传递正能量。

作品一般会被书法家协会、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领导人等收藏。

问:像你这样每天大概要练多久的书法?

高章臣:如果没有其他外事活动,在家平均每天七个小时左右。

问:当时为何选择书法?

高章臣:我从7岁开始写书法,那时候写得少,但是喜欢书法。我父亲是老师,当时在当地我认为他的书法是非常棒的。小学一年级刚好赶上文化大革命,街道的墙上全是用漆刷的大标语,白墙红字居多,我觉得非常好看很喜欢,便开始模仿、临摹,研究笔法是如何写的,临摹完后回到家在纸上写,所以我的钢笔字在上学时是最好的。

问:您此次来青岛主要是想和粉丝、书法界朋友们分享什么?对于青岛的书法文化,您怎么看?

高章臣:主要是进行书法交流。很多粉丝喜欢我的作品,是因为我的作品比较规矩,不是按照自己的意识去写,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书法讲究规律,和开车一样不能越线。

青岛这个地方我很喜欢,青岛书法家协会成立于1988年,这在当时全国来讲是比较靠前的。中国书法协会是1986年成立的,所以说青岛书法协会在同期同等城市中是比较靠前的,至今已第五届了。青岛的书法底蕴还是可以的,齐鲁大地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子文化影响很深厚,在齐鲁大地上先后出现了太多太多的大家,像“书圣”王羲之等等。

问:像您平常除了书法之外,是否会涉及国画之类的内容?

高章臣:单纯地就只是书法,想学国画但是没时间,毕竟精力是有限的。书法很难想学好也不容易,所以我的精力基本上放在书法的学习、临摹、提高、传播这些方面。人不能什么都会,有的人什么都会但是没有一样是精通的,要讲究术业有专攻。我的目的是把中国古代书法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

书法是一项长期的、枯燥的、默默无闻的工作,要有一定的信念和决心。大书法家从来没说过“我写书法是为了赚钱”诸如此类的话。写书法目的一定要明确,就是一心想把字写好,要用心、卖力,作品不好的话一定要废掉,不能出手。人去世后,要有好作品留给社会,在世上流传,这就是我的目的。把书法这个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传承下去,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书法行列当中。

问:刚才说起临摹,您平常一般会临摹哪位大家的书法?或者说,比较喜欢哪位书法家的作品?

高章臣:我比较喜欢赵孟頫的,赵孟頫这位大家在历史上功力也是比较深厚的,现在我们所说的楷书四大家其中就有他。其实“二王”的字我也喜欢,但是我和赵孟頫的性格比较相近,所以我对他的字体临摹地比较多,包括明朝的邓其昌等等,他们的行书比较流畅,看起来非常潇洒,但又能体现出功力很深厚。

问:能否给书法初学者和爱好者提一点建议?

高章臣:书法是中国的名片。现在文艺界正在提倡发扬社会主义文化,一是要提高全民的文化意识,再一个就是要深入基层,要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

现在办书法班的人很多,这些人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我对这些书法班持保留态度。学习书法要从基本功开始,例如楷书,以柳公权等人的唐楷为基础。另外,初学者要抱有正确的态度,练字能够提高自己的性情,修身养性,对自己也是个磨炼。

高章臣部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