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徐”对调 外来和尚好念经?

继7月31日寰球汽车、《汽车预言家》、《汽车锐问答》爆料徐留平将就任一汽集团董事长的消息后,8月2日上午,一汽集团发布正式公告,宣布徐留平同志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至此,关于徐留平的任命终于尘埃落定。

一汽迎来了第二位空降兵。第一位是从东风汽车董事长任上调来的徐平,此前9任领导除最开始三位是创始人之外,其他6位都是一汽自己培养的干部。如果说,东风(二汽)与一汽之间还有着血脉渊源(二汽当年是由一汽一对一援建而成,很多老东风人都是一汽的老人),徐平也算是与一汽沾亲带故的话,“兵器人”徐留平的到来彻底打破了这种汽车央企之间人才交流的壁垒。

本期《汽车锐问答》,我们就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本期内容,与汽车商报【寰球大家谈】栏目,同步共享。)

本期嘉宾:

贾 翔 寰球汽车集团副总裁、汽车锐问答主编

1、第一次听到这个大消息,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贾翔:

听到这个消息,我其实并不意外。都说“外来和尚好念经”,一汽这样一个有着几十年历史,内部关系错综复杂的老国企,还真需要一个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外人来对症下药。

刘强:也不意外。如果说一贯沉稳低调的徐平成功完成了从反腐调查的漩涡中整顿一汽、重构内部秩序、理顺经营管理的重任,那么“少壮派”徐留平的任务是什么?我觉得还需要看一段时间,这不是简单能说得清楚的事。

王鑫:在汽车深度市场化的今天,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变动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国企改革的目的就是增强企业活力,而人的流动是实现活力的根本,因此外界不必过分解读此次调动。

2、徐留平入主一汽,你认为,摆在他面前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有哪些呢?

贾翔:我认为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不少,个别的挑战还很大。第一个问题,就是凝聚人心的问题。每一次的领导交替,都是一次大的人心动荡,特别是企业的高层。再加上经历了2015年前后的反腐风暴之后,人心必然有波动。徐平董事长才任职刚2年左右,一切刚刚走上正轨,就又发生变动。这对团结干部,凝聚人心必然会产生很大影响。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混改和整体上市。目前,中央要求所有央企今年底之前,全部完成企业化改制,同时,积极推进混改、推进整体上市。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直以来,都说体制僵化,弊端丛生,徐留平正好可以借这个机会,推进整体上市,推进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我认为,为了完成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战略任务,可能会对天津一汽、一汽轿车等上市公司进行一定程度的资产重组,向资本市场讲述一个属于徐留平的一汽故事。

王鑫:我认为针对研发体系的强化也很关键。众所周知,自主发展得好的大汽车集团,无不是在研发上,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研发管理模式。过去,大家一直在说一汽的研发力量很强,但输出的产品竞争力不够,这值得思考。

此外人才选拔和引进的问题也很重要。要想做强自主品牌,做大一汽的产业,需要一个强大的人才选拔和引进机制的支持。中央调徐留平入主一汽,也是不拘一格用人的表现。有了人才,其他一切困难,都是可以克服和解决的。

刘强:

的确,能干、肯干的优秀人才是激活企业动力的重要力量。对于当下的一汽,我认为,徐留平面临的最重要和最紧迫的问题,是一汽集团的总经理人选问题。一汽集团总经理空缺已经两年左右了。对于像一汽集团这样庞大的企业集团来说,总经理的岗位相当关键。相信不仅是一汽内部人员,外部也有很多人在跃跃欲试。

3、一切问题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一汽在这方面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尤为严重。面对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你认为徐留平能解开这团“乱麻”吗?

翔:希望他能够解开这团乱麻。这个难度很高,得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当年,长安在哈飞的问题上是有教训的。

刘强:我同意。困难的确很多,但徐留平是在兵器集团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这个位置的,相信他有着足够的智慧和能力能够做出最好的应对。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看,这种调整更能够激活老兵的战斗欲望和战斗力。

王鑫:从另一个角度看,央企领导换岗,有一个用意值得猜测,那就是解决老国企的裙带式干部管理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二徐换岗有利于引进五湖四海的人才,增强企业活力。但同时,这对于徐留平来说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一汽是个典型的国企,历史形成了一家几口、家族亲戚都在一个企业的现状。往往动一个影响一片。

4、如果你是一汽集团董事长,为了实现做大做强一汽的目标,你会向上级、向国家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来支持一汽,支持自主?

贾翔:如果是我,我就会请国家帮助给一汽松两个绑。一个是请国家帮助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和社会化责任,让一汽轻装上阵;一个就是推动体制改革,让一汽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管理体制。

刘强:有句话讲,有为才能有位,一汽还是需要多从自身找原因。一汽和一汽自主需要的不是国家、上级的支持。一汽是有雄厚的基础和很多先天的优势的,重要的是如何整合资源,提升效率、打造战斗力。

王鑫:我认为重点是做好自己,一汽的问题很多,但一汽也有很多值得利用的资源,用现有资源如何盘活现有的体系,是一个国企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5、你希望徐留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一汽领导者?

贾翔:我希望徐留平成为一个锐意进取的改革者,一个耿昭杰式的人物。一汽现在需要的是涅槃重生,需要一次大的改革震动,修修补补是无法把给一汽带来辉煌的。

王鑫:时代已经决定今天的汽车工业几乎不可能再出现耿昭杰式的人物,汽车已经走向深度市场化,而不再是一家企业承载一个国家工业壮大的使命,因此谁发展好支持谁才是当下的汽车主旋律。因此,如何摆脱依赖国家资源的心态,主动投入到市场竞争中,从挑战中寻找机遇,用市场的结果论来重新调整一汽才是根本。

刘强:相对一汽来说,长安这几年做得好一些。但是,每个国有企业都有自己的问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希望徐留平是一个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领导,希望有一个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毕竟,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6、总体来看,你如何看待徐留平执掌下的一汽未来的发展前景?

贾翔:前途充满光明,道路荆棘难行。这不是套话。很多人都表示看好徐留平,看好一汽的发展。这种积极赞许的氛围值得肯定。不过,要把这种美好的期许变成现实,真的很不容易。不拿出些真本事,真手段,是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的。

王鑫:我并不完全看好。徐留平的确能带去一些新变化,但想从根本上改变一汽多年累积的问题很难。一汽的历史欠帐太多,市场空间小,而一汽又是一个如此庞大的企业,船大难掉头。

刘强:

的确,现在大家普遍的看法都只是在静止、孤立地看问题,但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市场上并不是只有一个一汽,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竞争者。你在调整、改变,别人也在发展,而且速度还比你快得多。

7、“一汽东风合并”的热议还未消散,此次一汽和长安的大动作,又引发了关于“一汽长安合并”,甚至是“一汽、东风和长安大合并”的猜测。你怎么看?

贾翔:我觉得是个伪命题。汽车行业不是靠行政垄断获取经营收益的行业,它是个高度国际化、高度竞争的行业。之前虽然发生过的天一合作(一汽收购天津汽车集团)、上南合作(上汽收购兼并南京汽车集团)的大集团兼并重组。这里面,尽管政府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视,但是企业间现实存在的巨大差距和兼并需求才是根本动力。

今天总有人喜欢说一汽、东风合并,一汽、东风、长安大合并。合并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攒一个超级大蛋糕吗?今天,几个企业之间根本不存在内生性的合并需求,几家相互之间的竞争关系更有利于汽车行业的进步。

刘强:我并不认为存在合并的可能。拉郎配的合作可能带来更大的混乱和更大的资源浪费。

王鑫:这是过分解读,央企改革首先要明确一点不是简单的合并,改革首先是增强国企竞争力与效率,活力是国企变化的第一步,打破小团体、打破小默契是国企改革必须戳破的窗户纸。因此国企人事调动是一种打破僵化体制、让企业充分出现变化,这才是人事变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