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7.8%|20180515要聞

中國原油期貨日交易量穩至10萬手

界面新聞消息,“從3月26日上市至今,國內原油期貨的的日交易量已經穩至10萬左右,這是市場活躍的一個重要表現。”5月12日,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產業與市場部講師刁夏楠,在中國海洋石油研究總院與石油觀察聯合主辦的原油期貨會議上表示,從目前參與主體看,個人以及境內客戶成為保持原油期貨交易活躍的重要主體,個人客戶的佔比超過八成,無論從開戶數量還是持倉量佔比來看,原油期貨市場境內客戶佔比均超過九成,境外客戶參與比例較少。

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7.8%

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52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5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8%;第二產業用電量369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第三產業用電量7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8%;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6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8%。

1-4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210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用電量20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0%;第二產業用電量142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9%;第三產業用電量337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6%;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326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0%。

4月能源生產加快 天然氣進口保持高速增長

國家統計局消息,4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原煤、天然氣、電力生產加快,原油生產保持平穩,原油加工量增長較快。天然氣進口保持高速增長。4月份,天然氣生產保持高位,產量128.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3%,增速比上月加快5.9個百分點;日均生產4.3億立方米,比上月減少0.1億立方米。1-4月份,天然氣產量526.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0%,增速比1-3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

燃煤不再是北京大氣汙染主要來源

人民日報消息,14日,北京市發佈了新一輪的細顆粒物(PM2.5)來源解析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北京市全年PM2.5主要來源中本地排放佔2/3,區域傳輸佔1/3。本地排放貢獻中,移動源、揚塵源、工業源、生活面源和燃煤源分別佔45%、16%、12%、12%和3%,農業及自然源等其他約佔12%。這也意味著,燃煤源所佔份額由上一輪源解析中佔比22.4%降至3%,已基本退出主要貢獻源行列,標誌著北京能源清潔化戰略取得了重要成效。同時,移動源在本地排放中的佔比明顯上升,本次研究成果中,本地來源移動源佔比高達45%,是上一輪解析結果(佔比31.1%)的1.4倍。

中廣核阿克塞簽訂28億100MW熔鹽塔式光熱發電項目開發協議

近日,甘肅省阿克塞縣人民政府與中廣核新能源甘肅分公司簽訂了總投資28億元、建設裝機總量為100MW熔鹽塔式光熱發電項目開發框架協議,這是阿克塞縣今年簽訂的第二個光熱發電開發框架協議。在此之前,今年4月份與酒泉盾安新能源有限公司簽訂了建設裝機總量為2*100MW熔鹽塔式光熱發電項目開發框架協議。

德火力發電新樣板能降低70%碳排放

科技日報消息,據德國聯邦貿易與投資署消息,德國基爾市電廠正在建設一座特別節能和低排放的熱電廠,採用新型熱電聯產技術,將在今年秋季投入運營。這座電廠將成為德國火力發電廠的一個新樣板。據電廠負責人介紹,使用天然氣的新系統可以改善熱電聯產技術,提高發電效率和一次能源的利用率,並由此減少7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

中核集團與烏干達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共推核技術應用合作

5月11日,中核集團董事長王壽君會見了來訪的烏干達能源與礦產部部長艾琳·穆洛尼女士一行。會後,雙方簽署了《和平利用原子能合作諒解備忘錄》,將優先推動核技術在醫學、農業及工業領域應用合作。該文件簽署為後續項目合作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