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之前就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到底做对了什么?

作为一个常年混迹天涯,豆瓣,知乎,微博各大论坛和网站的资深文艺女青年,我最喜欢看,也最喜欢回答的问题不外乎有这么一个。

就是“我在XX城市有XX套房,有现金XX万,存款XX万,算财务自由了吗?可以不上班了吗?”

这样的问题除了豆瓣这样的小清新网站,视钱财如粪土的地方,简直已经是老生常谈了,隔一段时间就会出来一个,不同的只是城市和存款现金的多少。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大家都对金钱和以后,有一种焦虑感,对财务自由有着渴望和向往,却又不知道到底要赚到多少钱才是财务自由。

这,就是没有安全感。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三十岁之前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到底做对了什么?我记得不久以前,这个问题还是,四十岁之前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人,做对了什么,而现在,财务自由这档事,居然已经被提前到了三十岁。

三十岁是什么概念呢?如果一个人不跳级,正常读书,应该22岁大学毕业,如果再读个研,那么就是25岁才走上社会。三十岁实现财务自由,通俗的说,就是赚够一辈子够用的钱,那么,现在这个社会,只给人们留下五到八年的时间,赚够一辈子的钱?

怪不得知乎的这个问题下,最多的回答的是:“投对胎。”

人生有时候就如同游戏一样,有简单模式,有困难模式,如果你一开始生在一个好家庭,父母有钱有权,那么你的人生也许一出生就实现了财务自由,但如果你生在贫困地区,连温饱都难以保证,更不要说受教育的机会,那么你一辈子也许都要为了五斗米折腰,谈何财务自由。

那么,难道就没有人靠自己在三十岁之前实现财务自由?有的,我认为这样的人不外乎拥有两种东西。一种是别人没有的天赋,一种是别人没有的运气。天赋很好解释,比如画家,比如音乐家,那些从出生就带着别人无法企及的灵感的人,他们的拥有的能力并不是后天训练就能得到的,也理所应当的能赚取到别人无法努力赚取到的金钱。

还有一种就是运气。这里用一个有争议性的人物来举例吧,比如香港巨富刘銮雄的现任妻子甘比,从一个家徒四壁的灰姑娘一跃成为香港女首富,不要说她自己的财务自由了,她一家三代的财务自由都解决了。她有什么过人的天赋?有什么特别的能力?难道不是因为运气好?

所以,作为普通人,可以把财务自由当成一种理想,但是不要给自己设太多的限,好像在三十岁之前实现不了财务自由就是一种失败。这世界上哪来那么多的富二代,官二代,天才或是幸运儿呢?

大多数都是如同你我一样的,普普通通的人。我们只能过好每一天,如果对金钱实在渴望,就去加强自己赚钱的能力;如果实在没有这个能力,就去降低自己对金钱的欲望。

也许只有这样,才会让我们最大限度的接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