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蒙古族文化与满洲、汉、藏民族的关系

我国的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频繁活动的地区,这里曾经有两个少数民族——蒙古族和满洲族统一了中原广大地区,建立了国家。虽然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统治中国一百多年即被汉族所建立的政权——明朝所取代,但是蒙古族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蒙古族文化流传至今,仍然具有着比较鲜明的特征。但是在各民族文化日益融合、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持东北蒙古族文化的独特性确实很艰难。

东北蒙古族文化的生成与发展

蒙古族始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于唐代。在汉文史籍中也曾被称为“蒙兀室韦”、“蒙瓦”、“萌古”和“蒙古里”等。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名称。8世纪以前,蒙古族就在大兴安岭和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活。8世纪中叶,以孛儿帖赤那为首的一部分蒙古部落走出原始森林,西迁到各大河流域,过起了草原游牧生活。到了12世纪,在我国北方已经形成了称为蒙古人的部落将近30个。公元1206年,以铁木真为首的蒙古部落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建立了大蒙古国。就这样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为民族名称了。

由于历史的原因,蒙古族的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东北地区(未包含蒙东地区东五盟)的聚居地区有黑龙江的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的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黑龙江流域,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蒙古族最初生活在蒙古高原,除了西北部多山以外,其它大部分地区为台地区,地表结构比较单调,主要为垄岗和洼地相结合。《黑鞑事略》记载阴山以北地区“气候寒冽,无四时八节,四月八月常雪,风色微变。”“其产野草,四月始青,六月始茂,八月又枯,草之外咸无焉。”而且那时的自然灾害比较频繁。正因如此,蒙古高原地区自然条件的恶劣,生态环境的相对脆弱等地理环境特点,对这个民族的性格、心态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蒙古族人民,“为了生存,逐渐培养起不向任何艰难低头的顽强精神,不论处于任何险恶的环境,都能设法调整部族的生存空间,从而也磨砺了生存意志。”

为了适应这样的自然环境,蒙古族过着游牧的生活,其日常生活离不开迁徙、流动、寻找牧场等活动。“像一切时代的游牧民一样,蒙古游牧民为了给牲畜寻找牧场,不得不每年好几次从一个地方游牧到另一个地方,游牧的距离以牧场的条件和畜群的大小为转移。”只有不断地游牧,蒙古族才有可能在严酷多变的环境中生存,并繁衍、发展、壮大起来。长期生活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之中,再加上游牧的生活方式使蒙古族养成了好奇、冒险、开放、易于接受新事物的性格。从一定意义上说,蒙古族所具有的游牧文化比汉族的农耕文化要开放的多。

蒙古族的开放心态,主要表现在他们在与其他民族交往时对其他民族文化采取的兼容并包的态度上。

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都被博大精深的汉民族文化征服过,蒙古族也不例外。其实在草原民族“汉化”的道路上,蒙古族的步履要艰难的多。蒙古族无论在血缘、语言,还是在生活方式上,都与其他在北亚、中亚,以及南俄草原的突厥系民族一脉相通。蒙古族的游牧生产更多的依赖自然,其抗干扰能力较差。公元1206年大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曾西征中亚、东欧。这次西征使蒙古人开阔了视野,广泛地接触和吸收了西方文化,也使蒙古族的文化中增添了新内容。同时因为大蒙古国疆域极为广阔,其中所包含的多种主流文化体系,均有其孕育的环境,各文化间的区别较明显。对于东西方的各种宗教,蒙古族统治者本着为我所用的原则兼容并包。一时间出现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萨满教五教并存的局面。

蒙古族入主中原后,面对着产生于黄河、长江流域的博大精深的农耕文化,蒙古族再也无法抗拒这种文化的诱惑。在儒家士大夫的影响下,忽必烈改革旧俗,推行汉制,儒家的典章制度几乎被元朝继承下来。“无论从统治集团文化素质,还是从具体政策的制定、运行来看,元朝都明显呈现出汉化迟滞的特点,统治者对‘马上得之,马上治之’,长于镇压,聚敛而短于改革、治理,统治集团与被统治地区的文化差异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弥合。”蒙古族在进入中原前,对汉民族的农业文明几乎没有接触过。认识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并接受与之相关的意识形态等,对他们来说很困难。而且蒙古族统治者也很难从汉族地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都导致了汉化迟滞的结果。尽管忽必烈实行“汉化”并不彻底,但是蒙古文化开始接触汉文化,并互相冲突交融,开创了中华文明的新局面。

到了清代,大批汉人迁居蒙古地区,蒙古人和汉人之间进行了频繁的交往。不少蒙古人学习汉语,甚至取汉名。清政府认为这是“蒙古渐染汉民恶习”,一再颁发命令,要求“蒙古人命名,不得擅用汉字义。公文呈词,不得擅用汉字”(《清太祖实录》),但这阻止不了蒙古人语言文字汉化的趋势。到了民国,几乎多数蒙古人已通汉语,识汉字,并且有不少蒙古人不会蒙文或不会说蒙语了。

同时在清代,特别是在腾格里特古格奇汗乾隆统治时期,由于直隶(今河北)、山东等省人口较多,土地兼并严重,人民生活困苦。再加上遇有水灾旱灾,流民遍地。在统治者默许的情况下,大量汉民纷纷流亡塞外,迁往蒙古人居住区(今辽西及内蒙古),这就逐渐形成东北许多地区特别是辽宁地区蒙汉两族杂居的情况。一部分汉族接受蒙古族文化的影响,逐渐蒙化。《朝阳县志·种族》载:“至则依蒙古族,习蒙语,行蒙俗,垦蒙荒,为蒙奴,入蒙籍,娶蒙妇,为蒙僧等等。”

另外在清代,蒙古族和满洲族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因为在和清代的战争中,蒙古诸部均屈服,并被编为蒙古八旗。(东北君:蒙古八旗是内藩蒙古,等同于满洲,还有外藩蒙古,即各扎萨克旗。本文作者的水平……)满洲更和蒙古科尔沁部世代联姻,清代历代皇帝都聘蒙古蒙古王公子女为妃,同时又将清室公主和宗亲的格格下嫁给蒙古王公为妻。这样更加强了满蒙两族间的密切文化交流。

蒙古族文学的历史比他的文字更古老。早期的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歌谣、祝词、赞词、英雄史诗等,生动地展现了蒙古族早期发展的历史。

蒙古族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叙述宝木巴的英雄江格尔及其他勇士同来犯的敌人英勇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江格尔》与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一起被誉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其他像《蒙古黄金史》、《嘎达梅林》、《蒙古秘史》、《乌八什·洪台吉》等作品对后世都有影响。

东北蒙古族文化的特征

蒙古族文化与满洲、汉、藏族文化的互补

1.蒙古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互补

有学者指出:蒙古族是在对中原文化不同质的我国北方民族游牧文化全面继承的基础上,又先受中亚文化影响之后才进入中原的,因而其本身的传统文化内容较独特,对中原文化产生了一些抵触。但蒙古族最后还是从中原文化中汲取了许多文化营养,发展壮大了自己,并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发展。

元朝时期,蒙古民族及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大量涌入中原汉族地区,并且与其农耕文化产生交流、融合才出现了元杂剧的繁荣兴盛局面。可以说,没有民族的大融合就没有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元曲是蒙古族对中原文化的一个突出贡献。

汉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优秀作品众多。像《聊斋志异》、《封神榜》、《今古奇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优秀古典名著,用蒙文翻译过来,在辽宁蒙古族居住地区广泛流传。近代的蒙古族作家尹湛纳希曾翻译过《红楼梦》,他的兄长古拉兰萨翻译了《水浒传》。1998年底,辽宁喀喇沁左翼地区发现了蒙文手抄本《水浒传》20多本,举世罕见。

在向汉族诗歌学习的过程中,取得成绩显著的作家是尹湛纳希兄弟四人。他们创造性地借鉴、吸收了汉族唐代以来的近体诗、格律诗和绝句的行数规则、词数规律、押韵、对仗等传统,创造了有别于蒙古诗坛中其他体裁的新诗体。

尹湛纳希创作《大元盛世青史演义》、《一层楼》和《泣红亭》时,积极地有创造性地借鉴和吸收了汉族章回小说、长篇历史小说的写法和技法,丰富了蒙古文学的体裁。

《大元盛世青史演义》

2.蒙古族文化与满洲族文化的互补

在明代满洲族的先民与蒙古族的关系非常密切,相比较而言处于优势的蒙古族文化对满洲族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满洲族的发展初期,无论是行政制度还是文化方面都向蒙古族学习。(东北君:对比辽金史,个人认为还是大量的传承了辽金元时期的女真,而非作者所说)特别是语言方面,噶盖、额尔德尼、喀喇等人利用蒙古文字创制了满洲文。

满洲族建立政权后,开始向文化更先进和发达的汉族学习,并且又反过来影响蒙古族文化的发展。

3.蒙古族文化与藏族文化的互补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蒙古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文字始创于13世纪初,最早借用维吾尔字母拼写。元世祖忽必烈曾命西藏喇嘛八思巴改创蒙古新字,主要是根据藏文加以变化,俗称“八思巴字”,一度推行。元亡之后,逐渐停止使用。14世纪初,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又对最初的蒙古文字进行了改革,发展成为至今通用的规范化的蒙古文。在蒙古族文字的创制过程中,藏族的语言文字影响是巨大的。

在蒙古族书面文学发展的最初阶段,藏族的经典文献、民间故事和藏译的梵文作品被蒙古族翻译过来,并广泛流传。但是蒙古族在吸收藏族文化的过程中是经过了加工和润色之后才吸收的。例如蒙古族的很多民间故事的原型都可以从藏族民间故事中找到。

民间文化与作家文化的长期共存

几百年来,辽宁蒙古族群众创作了不计其数的诗词歌赋,同时也创作了许多历史故事和长篇小说。这些作品大多数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群众中流传。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就是尹湛纳希及其父兄创作的《一层楼》、《泣红亭》、《大元盛世青史演义》等鸿篇巨著。

辽宁省的西部地区是蒙、汉文化最先交汇融合的地区,丰厚的蒙汉文化的营养哺育了许多优秀的蒙古族作家、诗人、学者。如尹湛纳希、罗布桑却丹、恩可特古斯、玛拉沁夫等。他们身上具有很多共同点:

他们天资聪颖,而且大多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尹湛纳希出身官宦人家,一门父子兄弟五人都是作家,他还是成吉思汗第28代后裔,他的父亲曾聘请一位有名的秀才做他的家庭教师。恩可特古斯10来岁就在私塾里学习。玛拉沁夫自由在家受其父的影响,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教育。罗布桑却丹虽出身寒门,但他发奋读书自学成才,最终称为知识渊博的蒙古族民俗学家、思想家和哲学家。

精通蒙文、汉文,吸收其他民族文学营养。在任何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种民族文化的碰撞都会迸发出一些新的火花。尹湛纳希通晓蒙、汉、满、藏、梵文。罗布桑却丹、恩可特古斯、玛拉沁夫等人也都精通蒙文和汉文。这样就使得他们在消化吸收本民族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接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

创造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尹湛纳希的《红云泪》、《一层楼》和《泣红亭》等长篇言情小说,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布桑却丹在1915-1918年四年中写出了长篇巨著《蒙古风俗鉴》,记述了蒙古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宗教、地理、历史、医药、法律、婚姻等问题,是一部用蒙文撰写的“百科全书”。恩可特古斯的《兴唐演义》,以唐朝内部的忠奸之争为主线,描写了薛、徐、秦、程、罗等忠臣后代的赤胆忠心和英雄业绩。

这些作家学者不仅将本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而且也为祖国文化的发展做处了贡献。

《蒙古风俗鉴》

蒙古族民间不仅有耐人寻味的口头文学,还有脍炙人口的好来宝(连环说唱)、乌力格尔(故事)、民间演唱、民间小戏等民间文化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拿好来宝说,好来宝分单口说唱、对口说唱和群体说唱三种表现形式。民间流传的好来宝主要有《燕丹公主》、《宅院颂》、《骏马赞》等。近代流行的是《孝顺歌》,以生动凝练的句子,赞美了尊老敬上的蒙古族传统美德。这种说唱形式不仅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而且也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教育了青少年。

东北地区的蒙古族民间文化和和作家作品构成的文化交相呼应、长期共存,都极大的丰富了蒙古族人民群众的生活。

结语

通过对东北蒙古族文化特点的粗浅的研究,我们能发现这样一条规律:各民族之间如果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各种先进文化借鉴、吸收,那么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就不会有发展。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相比较而言,汉民族文化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来说,应该算是一种强势的文化。在各民族接触、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是一个大问题。成吉思汗说过:“如果有一天我的子嗣和臣民都住进了用泥土建造的房屋,那就是我所建立的蒙古要灭亡的时候了。”这真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满洲族入关后,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许多渔猎经济时期出现的词汇慢慢消失了。时至今日,蒙古族文化赖以存在的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很多地区,一家祖孙三代人,祖辈说着蒙语,父母蒙语、汉语都会说,而年轻一代有很多不会说蒙语的情况很常见了。所以我们应该为保持东北地区的蒙古族文化做些什么,让这种独特的文化延续、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