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公主錯選婿(民間故事)

寶安公主19歲那一年,皇帝父親幫她精挑細選了一位駙馬—王詵。

王詵是開國功臣之後,官宦世家的貴公子,更是詩人,畫家,大宋最清雅的才子。被選作駙馬,本是尋常人眼中無上的榮耀,但是在王詵眼中卻是一道枷鎖,他不缺富貴,不缺才華,缺少的是一展他兼濟天下的政治抱負的舞臺。然而宋朝是一個嚴防外戚涉政的王朝,成為駙馬得到的只能是限制和約束,是報國無門的無奈和失落,娶了公主政治這個舞臺從此將與自己無緣。

這場婚姻註定是一場錯配,在王詵看來是劫;在趙淺予看來卻深以為幸。她喜愛他清麗幽遠的詞句,即使知道不是為自己而作,也日日吟誦句句珍藏。她喜愛他獨創的既保留金碧山水的冷豔又融合水墨氣韻,不古不今的畫作。她愛這個男子的一切,在她的眼裡,他只有優點,沒有缺點。

汴梁的西園以佈局精巧陳設華美著稱,那裡就是公主與駙馬的府邸,此時英宗已經過世,但是有神宗這位疼惜自己的哥哥罩著,趙淺予依然寵命優渥,享盡殊榮。

自從嫁給王詵,這個從小就篤定的女子變得心神不寧起來,她始終不明白,為什麼原本應該和自己最親近的夫婿卻總是隔著些淡淡疏遠。天性善良單純的公主以為這只是時間的問題,只要自己賢惠寬厚,總有一天能夫妻同心。為此她不惜紆尊降貴盡心盡力地照顧他寡居的老母,在婆母生病的時候親自捧茶喂藥。

婆母被感動了,常常在王詵面前誇讚公主的賢良溫順,但是王詵卻不以為意,因為他想要的是一位有情趣、嫵媚妖嬈的女子,能讓他滿足男性虛榮心的女子。而美麗溫婉,知書達理的趙淺予顯然不是。至於端茶倒水,無微不至地照顧母親,家中有很多的僕婦丫鬟都能做到,甚至比公主做得更好。

自古才子多風流,狎妓納妾,王詵一樣不缺,公主為人寬厚,王詵就毫無顧忌地納了幾房妾室。

若拋開他對公主的薄倖,王詵算是一個不錯的人,文采出眾,詩詞書畫俱佳,為人熱情豪爽,對朋友忠誠俠義。就連像李公麟這樣居京師十年不遊權貴之門的宋畫第一人也是他的座上賓。

然而,當王詵和蘇軾等人在西園雅集歡宴的時候,王詵的姬妾都可以參加,唯獨公主不能,因為公主的高貴身份會使所有的人都不自在。在這座神宗御賜的園子裡,本是主人的公主卻只能躲在一邊聽人笑語,鬱鬱寡歡。

縱然愛讓公主百般忍讓,卻並沒有換來王詵的回報,倒是那幾個姬妾看到公主軟弱可欺,一個個的強悍起來。公主的隱忍委屈讓身邊的乳母宮女各個義憤填膺,她們紛紛勸諫公主,把駙馬和姬妾的行為告知神宗和太后,讓孃家人出面主持公道,但是公主顧慮到王詵會因此而受到責罰,不但不聽取勸告,還嚴厲地告誡身邊人不許在皇帝和太后面前多言。

王詵知道了這一切,但他依然處處無視冷淡公主,那些姬妾們在王詵的明寵暗護之下一個個愈發的張狂。王詵本人更是荒唐,即便是和公主同寢的時候,也帶著他寵愛的姬妾,這種羞辱使得苦悶鬱結的公主年紀輕輕就百病叢生羸弱堪憐。

好在不久,公主喜結珠胎,這個孩子給她的生活帶來了無限光明和希冀。這段時期是公主在西園最快樂的時光,她常常緊鎖的眉頭漾起了神采,面頰也紅潤豐盈起來。十個月後,公主如願地誕下一子。王詵看著襁褓裡粉嫩的幼兒真切的歡喜異常。他為兒子取名彥弼,意思就是有才學的人,輔佐君王的大臣,他把今生不能完成的志向寄託給了兒子。

自從公主把全部的愛都放在了小彥弼的身上,每日只要看著彥弼的笑臉就是最滿足的幸福。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這樣一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孩子竟然沒有福氣消受,只短短的三年彥弼就離開了人間。公主也從此一病不起。雖然請遍了御醫聖手,竟然是藥石罔效,不見起色。

幸運之神自此再也不肯眷顧王詵。子亡,妻病,他自己也因為在蘇軾的烏臺詩案中受到牽連被免去了所有官爵。原本對於王詵的處置不應該如此重,但是由於神宗察覺到自己心愛的妹妹在駙馬府過得很不舒心,而公主趙淺予又不肯透露一絲一毫的怨尤,苦於一直抓不到王詵的小辮子,而這次正好是一個機會,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嚴厲處置。

沒想到,這導致公主的病情更加危重。太后得知公主生病後,親自前去探望,母女二人拉著手相對而泣。病榻上,公主容顏枯槁,形銷骨立,太后也看出公主恐難久居人世,於是問公主還有什麼未了的心事。公主淚如泉湧,哀哀地說道,自己別無牽掛,只希望當今聖上能網開一面,恢復駙馬的官職。太后聽後唯有嘆息。

得知妹妹的心願,神宗馬上恢復了王詵的官職,不久,又親自去探病。看著小自己兩歲的妹妹憔悴如此,神宗即心疼又後悔,他自責處罰王詵時沒有考慮周全,連累了公主。看著妹妹連飯都吃不下,他端著粥,一勺勺地親自餵食,看到公主略能進食後,贈金帛6000,並允諾,公主無論有什麼要求,只管提出。公主只勾起淺淺笑意說自己別無他求,只希望王詵能平安周全。神宗只能強顏歡笑,安慰妹妹。

第二天凌晨,公主薨,年僅二十九歲。接到報信,神宗來不及早朝就宣佈輟朝五日,直奔公主府。一路上望門而泣,哀慟傷懷。到達公主府後,看到一府縞素,哀聲四起,眼淚更是止不住地流。素日裡得到公主體恤照拂的下人看到神宗這樣更是傷慟哀泣,只有王詵的幾個妾室在那裡假意敷衍。想到她們平時對公主的輕慢行徑,一向把公主視為己出的乳孃此刻再也忍耐不住心中的怒火,把公主平時的告誡拋到一旁,跪在神宗面前,把公主平時受到的委屈一五一十全部道出。

神宗雖然知道王詵風流,娶了幾個小妾,卻沒有料到這些小妾居然膽敢對公主不敬,不由徹底震怒了。他命人杖責那幾個妾室,將其打得披頭散髮,哀號連連,打完之後就直接被帶到了軍中,說是配給了軍卒。顧念公主的遺願,對於王詵的責罰是把他貶到了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

在封建社會里皇權就是天,不容絲毫的冒犯,公主以往的寬容溫和這一刻王詵才真正地體會到,但是一切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