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肇庆:高要茶果节 邀请乡邻共享“免费大餐”

主流 ▎权威 ▎责任 给你不一样的新闻资讯

高要“茶果节”

又叫“行村节”

是高要区西南地区多数乡村的传统节日

被列入广东肇庆市

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年农历正月、二月或八月的初五、初八、初十、十二这些日子,村内家家户户门前都洒满鞭炮燃放后的红色纸屑,从屋内到屋外摆放着一张张桌子,村里人拿出精心制作的茶果,希望客人前来“白吃白喝”,来的客人越多,表示主人家人缘越好。

以上两图 肖sir 摄

茶果节,顾名思义,就是品茶和品食的节日,过去“茶果节”上都是濑粉、薄撑、裹蒸、汤圆、入口角、白水仔、水菱角、煎堆等,而如今又添上了鸡、鹅、鱼等食物。宴客地点在家前面的路边,或在附近的空地上,反正见缝插针,有空的地方,放上桌椅板凳,就可以宴请客人了。菜式虽然简简单单,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感受一种“茶果节”的气氛,在乎远方来的亲朋好友一年一次的大团聚。

以上三图 肖sir 摄

“茶果节”上,即使你是陌生客人,只要有朋友与村民相识,都欢迎到茶果节尽情享用免费大餐,主人家会认为,新朋友越多,明年路子则越广,日子就更红火。

是不是突然想

多认识几个肇庆高要人呢?

以上两图 微妙yangjun 摄

有些村庄的“茶果节”会比过年还要热闹,整个村每家每户都在同一时间宴请亲友,一般人家也要摆上十席八席,如果是添了男丁,那就排场更大了。客人来了一拨又一拨,有的家庭一直忙到晚上。龙舞狮吼,锣喧鼓噪,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节日的由来:

据《高要文史》记载,高要“茶果节”源于唐末,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相传,当年许多中原人逃避战乱,迁徙到高要西南片宋隆河流域生活。由于居住地每年都会发生水灾、旱灾、瘟疫等灾害,人们为了送走瘟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合家平安,所以每年春节前后期间的日子,分别举行一次“行村”或叫“行社”活动。

以上两图 肖sir 摄

每年到了行村期间,村民便自觉集资买一只花船,在村前的空地上或土地公上进行烧香拜神,用稻米粉蒸熟制作成一种叫“茶果”的点心供奉灵神。久而久之,“茶果节”成习俗。

起始时,在茶果节每家只是由外公外婆来吃“茶果”,后来发展成了一个风俗习惯,各村定出一个日子叫“茶果节”,男女老少都来吃“茶果”。

微妙yangjun 摄

梁瑞伟 摄

如今,“茶果节”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情调。虽然它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它的精髓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团聚、快乐和分享!

部分内容综合整理自网络、肇庆掌故

撰文:杜学艳

编审:仲晓璐

监制:伍志军

ID:zqtvsjt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不但可以报料咨询、

还能第一时间掌握本地资讯!

想与朋友一起分享这篇文章,可选择朋友圈。

不吐不快,可点击下面“写评论”发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