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意 忆亲情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偶然间看到欧阳修的一首《渔家傲》,缠角粽、挂菖蒲、共清尊,在那个石榴花盛开的季节里,亲朋好友,把酒言欢……

细细想来,长大以后,离家越来越远了,从来没认真地过一次端午节,至于节日的意义,除了记得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外其他早已抛之脑后。端午的印象也只是带着昔年的光阴而存在着。

小时候,只惦记着端午有粽子吃,早早开始催促母亲,准备包粽子,母亲也总会笑我“馋猫”。

包粽子时,母亲将准备好的箬竹叶卷成一个圆锥漏斗形,盛上洗净的糯米,然后用嘴咬着一根细麻片慢慢捆扎,翠绿的粽叶在手中自如地翻卷着,一绕一扎只几下,一个棱角分明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裹扎而成了。红枣馅儿、肉馅儿、豆沙馅儿的……刚出锅的粽子,冒着热气,满屋飘着浓郁的箬竹叶清香,剥开粽叶,嫩滑的糯米吃到嘴里是那么的清甜爽口,心里美滋滋,那真叫一个幸福。

高中毕业后,怀着对自由的向往,独自去远方求学。四年间,端午全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那时候总忙着和同学出去游玩,早已忘记回家陪家人过节的事情了。而母亲会特地将包好的粽子储存在冰箱里,到了暑假,才拿出来让我品尝,而我总会以一句“在学校吃过了”或者“不吃这个,吃多了发胖”搪塞过去。仔细想来,那四年,开始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还是从那时开始,他们再也不知道我有没有熬夜?再也不知道我有没有吃早饭?再也不知道天冷我会不会加衣服?

如今,我还是只身到了离家更远的地方工作,上班之后,才真正体会到离家的远,也越来越能体会到父母的牵挂,更是后悔当初的不懂事。慢慢的,不管多忙,隔一天给父母打一次电话报个平安,哪怕是一分钟。

想起父母微微发白的双鬓和粗糙的双手,总有一股力气让我不怕困难,乐观的生活。

好几年没吃上家乡味儿的粽子了,甚是想念……

听说五芳斋的粽子最好吃,有妈妈最喜欢的豆沙馅儿还有爸爸喜欢的蛋黄馅儿,我打开淘宝,买了两盒,寄回家……

文:张荣(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