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少伟,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蒲溪人。1918年出生,自幼父母双亡,8岁即为地主放牛为生,1935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9年入党。在部队上,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1950年牺牲时任副师长一职。


罗少伟,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蒲溪人。1918年出生,自幼父母双亡,8岁即为地主放牛为生,1935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9年入党。在部队上,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1950年牺牲时任副师长一职。


1931年1月,14岁的罗少伟在流落到安康街头乞讨时被强拉壮丁入伍,期间接触到同样在安绥军中当兵的中共地下党员沈启贤,开始逐步接受革命思想。1935年初,他和沈启贤等人一起脱离杨虎城部队,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陕南抗日第一军”。
1940年,已经担任连长的罗少伟在山东抗日前线夜袭曹县韩村集时,他独自攀上日军指挥所屋顶,用手榴弹了炸毁敌指挥部,首创了鲁西南全歼日军据点的范例,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签署命令通报表彰,并号召根据地全体军民学习他的英勇事迹。

1946年初春,为迎接美国总统杜鲁门特使来延安巡察,上级命令时任延安教导旅第一团团长的罗少伟,组织一支五百人的仪仗队,接受检阅。
1946年3月4日,罗少伟带领着由500名战士组成的人民军队第一支仪仗队,接受了美国总统杜鲁门的特使,三人军事协调小组成员、美国五星级上将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的检阅。
1946年8月,罗少伟率部队偷渡无定河,歼敌800余人,胜利完成了迎接王震南下支队北返延安的任务。 王震赞扬说:“有这样的部队,我可以再打一个来回。”
1947年3月,胡宗南指挥20万大军围攻陕甘宁边区。罗少伟率领教导旅一团分三道防线阻击敌人,浴血奋战七昼夜,为保卫党中央、保卫延安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49年2月,教导旅改称六军十六师,罗少伟任副师长,他又指挥部队,相继参加了春季战役,陕中战役、扶眉战役、兰州战役等著名战役。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起义后,为迅速完成西北全境的解放,中共中央和第一野战军彭德怀司令员,命第一兵团所辖的二、六军火速进军新疆。第六军在官兵在军长罗元发的率领下,空运车运并举向北疆各地挺进,罗少伟随部队进驻新疆哈密。

1950年3月25日,新疆军区派出第十六师、十七师、第六军骑兵团、第五军第四十团、骑兵第七师一部、第二十七师第八十一团等2.5万多人,开始了大规模的剿匪战斗。 4月1日下午,第十六师副师长罗少伟率机要秘书、参谋、报务员、警卫员等6人,乘小吉普车一辆,亲赴七角井前线侦察,未与主力同行。行进途中,于七角井以东车古泉山地隘路,被叛匪40余人伏击,罗少伟等5人壮烈牺牲。
1950年4月14日,剿匪大军兵分两路,取道深山密林、雪原戈壁,日夜兼程,向叛匪巢穴大、小红柳峡奔袭,出其不意地突入匪集,经过战斗,肃清大部分土匪。乌斯满等残匪由新疆逃至甘肃敦煌、安西一带,经新疆、甘肃部队联合清剿,于1950年11月全部被人民解放军歼灭。
呜呼烈士,生我家贫。衣食无源,独立自生。坎坷无路,备尝艰辛。既长有知,洞察人生。毅然奋起,舍身为民。披艰历险,出死入生。英雄长剑,大放光明。群贼授首,万民欢腾。暴政倾倒,祖国新生。 各方建设,频传佳音。恰当斯时,烈士陨身。仰望苍天,俯察四邻。晴空万里,少伟何存?痛悼烈士,此心如焚!

致敬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