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玉器

西漢玉器

西漢時期為(公元前206~公元220),玉器早期繼承了戰國時代玉器的風格,西漢玉器紋飾是在戰國晚期的基礎上繼續發展而成的。漢代玉工沿用戰國的琢玉技法,大量使用凹弧面和多視點的角度取象技法,來製作平面立體化的動物,並且產生高低不等的浮雕動物紋飾,讓立體化的玉器風格在漢代達到了鼎盛的狀態。

金縷玉衣

西漢 玉蟬

另一方面從勾連谷紋轉變為獨立的谷紋,形成風格簡潔的紋樣,也是漢代玉器紋飾的特色之一。

西漢蒲紋玉璧

西漢 玉雞心佩

西漢玉器的考古發掘主要有陝西、河北、湖南、山東、江蘇、安徽、北京,將近四十多座西 漢墓葬,其中最著名的有徐州的獅子山墓,廣州象崗南越王墓,河北中山王墓等,玉器紋飾在繼承戰國的風格下,完善了遊絲毛雕的工藝,增加了玉器中的陰刻線紋飾,出現了成組的玉劍具,首次出現了四大辟邪物,司南佩、文仲、剛卯、嚴卯、玉握豬、玉八刀蟬等極具時代特徵的玉器,第一次出現了具有等級制度的喪葬玉衣,增加了很多玉器器皿件,如玉尊、玉杯、玉奩盒,首次在玉器紋飾上出現了穿雲螭龍,以及了雙聯舞人、仙人騎辟邪等器形,將起源於商發——展於戰國的韘,演變為美麗多姿的雞心佩,並出現了多節組合的玉鉤

西漢玉剛卯

早期漢代玉器作品和戰國晚期相比,應該是倒退了或者只是延續,西漢的鼎盛階段在西漢中期,漢代玉器無論從器形之多,工藝之美,用料之精,都堪稱是空前絕後的,其玉質主要使用透閃石材質,延續發展了戰國的玉器出廓工藝特徵,新增加工藝漢八刀,完善了高浮雕、淺浮雕、鏤雕以及遊絲毛雕等工藝.

西漢 玉觥杯

西漢玉器的用料多數都是極其精美的透閃石材質,有人推測西漢中期的玉料很多來自於新疆,說明漢武帝時期已經可以控制和使用新疆地區的玉料。

西漢 玉鉤

西漢玉器紋飾的鑑定:

1陰刻線有遊絲毛雕的特徵

2淺浮雕有砣輪接砣的特徵

3玉器的地子和陰線都比表面要亮

4片狀器物的邊緣有寬窄不一的變化

西漢 玉奩

西漢 玉仙人騎馬

西漢 玉卮

西漢 玉卮

西漢 玉戈

西漢螭紋劍珌

西漢 玉翁仲

西漢玉人首

西漢 玉辟邪

西漢 玉鷹

西漢玉熊

隋唐 玉杯

隋唐 玉人

放大60倍後的紋飾

西漢玉器谷紋及遊絲毛雕

遊絲毛雕紋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