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棟:銀屑病(牛皮癬)除了用藥,還有這一點不可忽視

導讀:

初診藥用:

蒼耳子10克,蒼朮10克,黃芩10克,黃柏10克,苦參10克,蟬蛻6克,小薊15克,地丁15克,滑石15克,地膚子10克,當歸15克,金銀花10克(後下),白酒適量。囑其趁熱服藥,小腿部可用電熱毯加熱,多飲開水,務求向“微汗遍身”的目標靠攏。

二診開始,參考桂枝茯苓丸、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血府逐瘀湯、麻黃桂枝各半湯、升降散、逍遙散、止癢合劑,暖肝煎、腎著湯、甘草瀉心湯、黃連阿膠湯、真武湯、龍膽瀉肝湯等方意出入,服藥40餘日,逐漸舌苔退,舌尖紅黑減,舌下紋理變清,脈趨和緩。但出汗、皮損情況變化不明顯,筆者考察患者生活方式,發現問題主要出在穿衣上,予以簡單調整後,第2日出汗便明顯好轉,皮損也明顯變薄。從此汗出、皮損情況持續好轉。

筆者對於該患者穿衣的指導有兩個方面:

—為汗多處少穿,汗少或者不出汗的地方多穿。


二為穿衣與日曬的配合。

具體為日曬時要少穿,讓太陽儘量直接曬到皮膚上。從戶外向室內走的時候必須馬上穿衣,避免老百姓所說的“陰著”的情況出現。這點在夏天尤其要注意。患者在夏天經常犯的錯誤是,戶內戶外變換時不能及時增減衣服。戶外穿得多容易讓皮膚陷於“溼”“熱”,戶內穿得少容易讓皮膚更加“幹”“冷”。最利於皮膚脫離病態、恢復正常穩態汗出的皮膚狀態,應該是“溫”和“潤”的,溫即不熱不冷,潤即不溼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