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想好好睡一覺!

潮人說

不要白天假裝生活,晚上認真熬夜!

這幾天總是莫名的發睏

以前坐一個小時地鐵的時候

總是抱著手機刷文章

看看有沒有好的選題

看看有沒有精美的文章來打發這旅途的一個小時

但是現在,剛上地鐵

就想擠在人群中:睡覺

大概應了那句老話兒:春困秋乏

但我怎麼覺得在北京的人總會是那麼困呢?

3月17日

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了《中國睡眠診療現狀調查報告》

及《2018年中國互聯網網民睡眠白皮書》

數據顯示,失眠重度患者超六成為90後

集中在北上廣等城市

北京人平均的睡眠時間是7.6小時

同上海廣州想比

睡得最晚和起的最早的,是北京

“我熬了夜,我得到什麼了?”

熬夜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前些天2018年的世界睡眠日

但是在北京似乎有一萬種讓你輕易不能早睡的存在

因為在北京這座城市

你不想熬夜卻很難

無論是自願的還是被自願的,你只能熬夜

怕的是那些比你能力強的還在熬夜學習

怕的是第二天的方案你今天就得熬夜加班寫出來

怕的是自己不熬夜家人就不能有更好的生活

....

有無數的原因,都在支撐著你去熬夜

然而最怕的是:

熬夜可以,可怕的是熬完夜你得到應有的回報了嗎?

在北京這座城市

有著幾千萬行業的人都在加班,在公司加班

在家加班,在24小時營業的店中加班...

想要在北京混

你不加班熬夜,好意思嗎?

當一些人已經回到家睡覺的時候

另一些的人工作才剛剛開始

胡亂的吃上一碗泡麵的加班人

開啟了瘋狂熬夜模式

北京的夜總是燈火通明

因為北京有著無數的加班者

是他們使這座城市飛速的運作

“睡你麻痺,起來嗨?”

現在無數的年輕人都有著這麼一個病態的口號:

“睡你麻痺,起來嗨!”

這個成了夜貓子呼喚朋友的訊號

從通宵唱K、泡吧、到凌晨三點的朋友圈

“熬夜成了一種風尚”

它畸形的地方在於

所有人都知道晚睡會影響健康

但仍有大批青年走火入魔似的堅持“修仙”

“珍愛生命,遠離早睡”

成了許多“熬夜黨”的說辭

但是在這背後

有一個不爭的事實

那就是只有夜深了,才會有自己的時間,不捨得睡

“能有好的睡眠嗎?”

伏爾泰說過:上天為平衡生活中的許多艱難而給予我們兩樣東西——希望、睡眠!

但似乎這兩樣東西

早已被艱難磨沒了

每天需要擠上地鐵

如果你想上班的時候不遲到

那你就得早起

冬天的時候天還沒亮

你就得摸著黑穿衣服、胡亂的洗漱

隨便吃點早餐就得擠在黑壓壓的人群中

夏天渾身散發著臭汗

每個人的汗水都互相的黏著著

你想安穩的睡到自然醒

還想不想要工資了?

想找公司附近的房子?

那既然每天都要早起擠地鐵

我找一個離公司近的房子總可以吧?

然後可以睡到自然醒

早上打扮好,吃一個高級的早餐

邁著輕盈的步伐到公司準時打卡

那你可能半個多月的工資都交給房東了

在北京打拼的人

誰不想多熬夜加班掙點錢

然後留給自己一個豐厚的積蓄

我們的睡眠在哪裡呢?

“熬夜高風險,卻依舊有人在做”

“我怕死,但是卻依舊在熬夜”

誰想加班熬夜?只不過是生活所迫,一大批80後、90後之所以熬夜加班,就是為了買房,結婚,養家,為了給最愛的人一個更好的生活,只能用自己的命,去換取更多便利的生活。

加班能有更好的生活,能得到領導的賞識,能有更好的晉升空間,哪個領導不喜歡有能力肯幹,加班到半夜的員工?

但是你去問一問,那是他們自願的嗎?不過是想用自己的生命去換一句肯定以及一疊鈔票。

現在90後都已經開啟了996的日常工作以及保溫杯枸杞的搭配。

“只有深夜才是屬於自己的時間”

忙了一整天,只有到了深夜才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到了晚上,需要放鬆自己,和哥們兒幾個喝酒親近一下感情;到健身房,揮灑著汗液,讓自己的身體不會老的那麼快;趴在被窩裡學習著新的知識,因為這個時代變化太快,誰也不能保證你做這行會一帆風順,會做到退休。你要時刻的保持學習的狀態,與這個時代接軌。

每個人都知道熬夜不好,但是隻有深夜的時間,才能夠讓自己自由支配。

“躺下拿起手機,就不由自主的熬夜了”

除了一些被迫的加班熬夜,還有一群人“主動熬夜”。這些人90後居多,他們會認為年輕如果不熬夜,跟老年人有什麼區別?

每當躺在床上的時候,不由自主的就會拿起枕邊的手機,戴上耳機,開始了追劇,刷起了抖音、朋友圈、微博....而且手機一玩起來,就感覺不到睏意,不知不覺就已經是凌晨了。

全國每天猝死1400人

怎麼也不會輪到我

前段時間,微博上有個叫卡卡的女孩分享了自己失聯9天的經歷:

事後卡卡分析了這次意外發生的原因——生活作息不規律,晚睡早起,工作壓力太大,運動少……

一位34歲的天涯副主編金波因為工作拼命、經常熬夜,在北京地鐵的一個站臺上突然失去意識,隨後救治無效,最終離世...

總以為年輕就意味著可以揮霍自己的身體,晚睡幾個小時真的不算什麼,而且為了證明自己年輕,故意晚睡...因為畢竟全國每天猝死1400個人,怎麼能會輪到我呢?

現在看到上面的種種案例,健康真的與年齡無關,這種事,萬一被你遇到了,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現在在北京生活的人最真實的寫照就是:覺得自己年輕,通宵熬夜,亂吃亂喝,隨意揮霍;要麼是急功近利,想著早點買車買房,拼命工作。為什麼敢這麼做?

一是還沒有到身體的疲倦點,二就是懷有僥倖心理。

但這些拼命工作,拼命放縱,通宵加班、三餐不律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無聲息地改變著你的生活格局,有些人註定要活在病床上,而有些人卻在詩意地行走在大江南北。

“規律的生活,規律的活著”

生活從來不是你用強力能改變的,格局也從來不是靠拼命來拓寬的,永遠別做那個只感動了自己卻丟掉半條命的人。

正確的生活方式應該是柔和的,你要學會善待自己,而非對生活施暴。唯有這樣,你的生命格局才會寬廣而飽滿。

首先你要學會自律,學會早睡早起,只有自律的人,才有資格和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

村上春樹在成為職業小說家之後,就改變了自己夜貓子的作息方式,他在《當我談跑步時談些什麼》一書中寫道:

“清晨五點起床、晚上十點之前就寢,這樣一種簡素而規則的生活宣告開始。一日之中,身體機能最為活躍的時間因人而異,在我是清晨的幾小時,在這段時間內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隨後的時間或是用於運動,或是處理雜務,打理那些不需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日暮時分便優哉遊哉,不再繼續工作。或是讀書,或是聽音樂,放鬆精神,儘量早點就寢。我大體依照這個模式度日,直至今天。拜其所賜,這二十來年工作順利,效率甚高。”

正是由於他這樣的生活方式,他的格局才會慢慢拓展開來,而這,才是他能寫出那麼多膾炙人口作品的關鍵。

如果白天是金幣,夜晚是銀幣

金幣消耗完,要記得留一些銀幣

給自己留一些餘地

在北京的朋友們,

無論是你想通過熬夜而得到自己更多想要的

還是你本身就是一個特別有追求的人

但還是想請你

安安穩穩的睡上一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