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美国利用驼峰航线向位于滇缅公路的贵州某地大山深处运送并安装了两台当时最先进的发电机组,为当时中国的地下兵工厂提供电力。发电站于1942年建成,位于一个大天坑的地下溶洞里,外面没有水坝,只有一条小河,流量很大,到了断崖下就断流。


抗战时期,美国利用驼峰航线向位于滇缅公路的贵州某地大山深处运送并安装了两台当时最先进的发电机组,为当时中国的地下兵工厂提供电力。发电站于1942年建成,位于一个大天坑的地下溶洞里,外面没有水坝,只有一条小河,流量很大,到了断崖下就断流。


美国的发电机在山洞中行。洞中的石碑上记载着这座地下电站的背景,当年日军切断了滇缅公路运输线,这两台发电机是通过重型运输机运过来的。
发电机全部机件为美国GE公司1942年出品,是两座封闭型、伞式、三相交流同期发电机,带有高低发电、继电及自用屏电壁六块。两台机组正常发电。励磁发电机和主发电机是做在一起的,上面小的是励磁机,下面大的是主发电机。
这两台发电机,从1942年到现在一直在发电,连轴承都没有换过,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这是老美三、四十年代的产品,却有如此高的质量和可靠性。
这两台发电机5年来一直在发电,发6600V的电,直接输送。处于阴暗潮湿处的发电机浑身发亮,线圈绕组还是崭新的。
该电站在贵州桐梓县,当时为41兵工厂厂址,首任厂长为钟道锠将军。1944年9月兵工署报告该月产量,步枪1,000枝,捷克式轻机枪300挺。
军政部兵工署第41兵工厂为修建电站,在此处筑起一条拦河坝蓄水发电。1942年,当电站即将落成时,水坝内已变成一个面积约百余亩,蓄水达40多万方的山间湖泊了。水坝命名为“中正坝”,还在湖心岛上盖起了古朴典雅的楼台亭阁,湖中修建成“三潭映月”等仿西湖格局的景观,湖心亭的柱子上贴着的对联“一湖西子水,半壁桂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