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桥居然要收过路费?44张照片揭露100年来宜宾不为人知的故事!

宜宾,在你的记忆中是什么样的呢?

很多人都听过家里的老人讲过去的事情

那你知道以前的宜宾是什么样的吗?

见证着宜宾100多年来的时代变化

好好看看宜宾的“那些年”

// 那些老地方 //

上世纪70年代的大观楼

听说,这是以前宜宾最高的一座建筑

在上面可以看到整个宜宾的全景

小时候听老人说大观楼底下压着一条龙

每次经过的时候,还想进去看得很呢

图/张光金

1989年大观楼环道

仔细看看,图片里还有一家火锅店

2018年的大观楼

经过修复后的大观楼显得更加富丽堂皇

周边经济的发展让它在高楼中显得并不再高大

但却成了宜宾最标志性的建筑

听说现在大观楼上面也已经开放了

终于可以上去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了

1990年11月2日的南门大桥

正式通车剪彩仪式

看照片就能想象到当时盛大的场景

当年,这是最让宜宾人骄傲的

“亚洲第一拱”

以前南门桥头还有收费站呢

2001年的南门桥经历过一次“重创”

整个桥断成了3截

稍微大点的宜宾人都会记得吧

2018年的南门桥

在经历过16年~17年

长达8个月的维修加固后

现在的南门桥桥面更宽了

也成了宜宾人心中深刻的记忆

夏天的时候,很多宜宾人在晚饭后都会耍

调皮点的小孩子还会去喷泉玩水

去年10月,这个老喷泉拆了

应该很多人家里都会有在喷泉旁照的相片吧?

1980年的东街

原来东街在上个世纪就这么热闹了

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景象不亚于今天

图/张仁禧

东街夜市是以前宜宾人最喜欢逛的地方

后来东街没有了烤鱼、砂锅、面这些美食摊摊

基本上都是卖一些衣服、小商品的摊位

显得冷清了不少

图/小曾

解放前的合江门

和现在比起来,简直是简陋太多了

2002年的合江门广场

最标志性的就是那块

“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牌匾

小时候最喜欢去看合江门的喷泉表演了

图/张仁禧

不过现在这块牌匾好像挪到一进门的位置了?

以前喷泉表演的地方也变成了

大家跳广场舞、滑滑板、打陀螺地方

图/小曾

1998年的翠屏山

应该每个人家里都会有一张在

翠屏山脚底下的全家福吧?

那时候在上山前都会在山脚底下照一张相片

在翠屏山耍一趟下来,照片也印出来了

以前,还没有翠屏天桥呢

以前的白塔

以前总是听家里的老人说

白塔和黑塔的“帽子”是互换了的

现在的白塔经过修缮之后更加漂亮了

在白塔边上,能够俯瞰整个宜宾城

20世纪80年代的宜宾火车站

照片这些匆匆忙忙的人现在在哪里呢?

1978年的金沙江铁桥

金沙江铁桥已经快半个世纪了

铁桥上有标志性的头像

图/张仁禧

现在到金沙江铁桥走走

周围的环境在变

但铁桥的时间仿佛静止了一样

还是上个世纪的光景

是清末明初的

听说,大碑巷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的

1985年改造中的林家巷

那时候没有很先进的机械

都是纯人力改造的吧

如今,在好吃的宜宾人的眼里

林家巷=点点香

图/粟林

1981年的西郊农贸市场

那时候规模就很大了呢

图/苟建华

1979年的刘臣街

照片中的“刘臣小食”如今在哪里呢?

图/苟建华

1979年的女学街

现在应该还保留了一些老房子

图/苟建华

上个世纪30年代的宜宾街景

这应该就是现在的文星街

1969年的岷江

这样的帆船很多宜宾人都没有见过吧!

图/唐世英

1982年的宜宾老六中

有六中的老校友吗?

图/苟建华

七八十年代的南广小镇

能看到以前的南广老桥

// 那些人 //

清末民初

那时候的人还穿着长袍马褂呢

这应该是读书人的穿着吧?

1923年,叙府的幼儿园

照片里的这些拿着洋娃娃的小朋友

现在都应该是百岁老人了吧

1925年,背重物的母子

那时候的宜宾小孩可没有现在幸福

小小年纪就要学会帮着大人劳动了

1929年的两父子

那时候的宜宾人,大多都是打光脚

1949年12月13日

宜宾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解放

80年代,宜宾人卖肉还要用肉票

80年代的地摊连环画

图片中看书的小孩子们现在都已经成家立业、

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吧?

1988年的人力板板车

那时候的人民大多从事体力劳动

现在一般都看不见了这样的人力搬运了吧

1991年8月8-10日

宜宾发生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特大洪

这是当年的南门桥下面的光复街口

已经成为河道了

农贸市场的人在紧急转运西瓜

原来宜宾人真的天性乐观

即使是洪水,也阻挡不了大家“看海”

这些就是我们熟悉的宜宾城曾经的样子

很多人说,宜宾发展的太快了

几年不回宜宾,都快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但这一切都是我们的老一辈

一点一滴的汗水,为我们挣来的

不要忘了些段历史,珍藏这些老照片

相信,我们的宜宾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