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


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是標示萬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立夏後,日照增加,逐漸升溫,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立夏表示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時至立夏,萬物繁茂。

相關諺語:

一候螻蟈鳴、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解析:立夏可聽到蜊蛄在田間的鳴叫聲,又有人說蛙聲。立夏時,大地上可看到蚯蚓掘土。此時,王瓜的蔓藤開始快速攀爬生長。

相關詩詞: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初夏睡起》作者:楊萬里

解析:梅子味道很酸,吃過之後,餘酸還殘留在牙齒之間;芭蕉初長,而綠蔭映襯到紗窗上。春去夏來,日長人倦,午睡後起來,情緒無聊,閒著無事觀看兒童戲捉空中飄飛的柳絮。

相關習俗:

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

立夏蛋:

立夏這日,人們煮好雞蛋,有的地方還特地用紅茶或核桃殼煮蛋,稱“立夏蛋”。將蛋放入用綵線編織的蛋套中,相互饋送。或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帳子上。小孩子們鬥蛋為戲,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還有的地方,以五色絲線為孩子系手繩,稱“立夏繩”。


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

買紅花:

立夏時節,在浙南各地,每戶人家還要購紅花、新茶,備年之用,有詩云:“立夏晴和四月天,與郎商酌歲支錢;紅花鹽菜俱難緩,更買新茶過一年。”

因為那時新谷才種,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如不儲備柴米,到缺時則求購價昂。同時,蠶蛾破繭而出,抽出新絲,茶葉如不採藏,過此就變為老葉。紅花為婦女染衣之用,產於四月,也必須及時購買。

秤人:

在立夏眾多風俗習慣中,秤人是比較特殊的一個。“秤”字從“禾”,從“平”,表示“五穀壓下去”,本義是五穀的重量,轉義為稱量重量。立夏秤人流行於南方,有兩種形式,有的懸秤於大樹,秤鉤懸一個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有的懸秤於屋樑,女子品肥論瘦,嘻哈打趣,儼然閨中游戲。

相關食俗:

吃蛋:

在民間,有“立夏吃蛋,石頭踩爛”的說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會勁頭足。

吃麵食:

我國北方多種植小麥,立夏正是小麥上場時節,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區立夏時有製作與食用麵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立夏的麵食主要有夏餅、麵餅和春捲三種。

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

黑米飯糕:

黑米飯糕也是寧波傳統的立夏點心之一,是將烏樹葉搗爛泡水後,用烏樹葉汁泡糯米使其染色變黑,再將泡好的黑糯米加糖蒸熟後手工壓制成糯米糕,吃起來有一股淡淡的烏樹葉香味。

農事指南:

1、露地瓜果類蔬菜管理

春茬種植的豆類、瓜類、茄果類等作物正值植株生長期,這時作物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是需要水肥的臨界期,加強田間管理尤為重要,調節適宜的光照、溫度、溼度等生長環境;

加強澆水、追肥、輔助授粉、疏果、植株調整等管理;應及時採收,以提高商品菜率,防止因採收過晚而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做好各種蔬菜的病蟲害防治。

2、露地葉類蔬菜的管理

露地種植的蘿蔔苗、莧菜、四九菜心、空心菜、菜薯等作物加強肥水管理,並做好黃曲條跳甲、蚜蟲等害蟲的防治。同時做好葉類蔬菜陸續採收。

3、育苗

一般在5月上旬開始,選用耐熱品種,採用72穴的塑料穴盤育苗,準備夏茬茄子、辣椒 、瓜類的秧苗。

4、注重防治新植瓜類枯萎病

初步病症表現為瓜苗根部上下節位發生縱裂,俗稱“蔓割病”,裂開後流出紅色乳膠,撕開瓜苗可見莖蔓內部維管束髮黑腐爛,然後瓜苗逐漸死亡,

此病多發生於苗蔓期春雨溫溼期間,有條件可使用嫁接苗,而直播移栽苗可於整枝後根據天氣預報,採用惡黴靈或嘧菌酯+苯醚甲環唑一次噴霧及二次去噴頭灌根的方式進行綜合預防。

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

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帶暑來。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春天正在進行著一場華麗的謝幕。冬去春來,寒來暑往,揮手作別春天的杏花春雨,招手迎接夏天的枝繁葉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