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俗伶學社,承載幾代人“秦腔記憶”的老地方

對於每一座城市而言,都會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戲曲社團或劇場。而這個社團或劇場也常常見證著一座城市的滄桑變化和場中的人來人往。直到有一天因城市發展規劃,它才會悄悄地離開人們的視野。

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都喜歡看戲、聽戲。如果翻看歷史淵源,有關戲曲的歷史最早地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的“儺戲”,到隋唐時期戲曲開始逐漸的成為一種有形式的戲劇藝術,而到了明清時期戲曲則進入了發展的繁榮期,欣賞戲曲節目成為了各地人們必不可少的一種文娛活動。當然因人文因素的不同,我國整體上戲曲種類比較多樣,但南北方也各有差異和特色,北方的戲曲通常比較粗獷豪放,例如秦腔、梆子戲等;南方的戲曲就如小橋流水般細膩婉轉,例如越劇、黃梅戲等。

易俗伶學社,承載幾代人“秦腔記憶”的老地方

秦腔劇場

有了戲曲就需要有對應的演出地方,“戲樓”應運而生。作為傳統戲曲的演出地,中國古代的戲樓種類繁多而且各有特色,從民間百姓的村莊到城市中的勾欄瓦肆和官員府邸以及皇家內院都有著不同形制和規格的戲樓。雖然經過歷史的演變,但戲樓已經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的傳承載體深深地紮根於普通老百姓的心中,現在在農村過廟會時依然會有搭建戲臺的風俗。隨著城市的發展和現代化程度的提升,傳統的戲樓開始以城市戲曲劇院的形式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今天我們要在這裡說到的便是與莫斯科大劇院、英國皇家劇院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劇院的西安“易俗社”。

易俗伶學社,承載幾代人“秦腔記憶”的老地方

百戲樓

易俗社原名為陝西伶學社,是著名的秦腔科班,這裡培養出了許多令人敬佩的秦腔大家。因而在具體講易俗社前,我們先簡單地聊一下秦腔。在西北五省,大多數人尤其是長輩們都對秦腔有一種源於骨子的熱愛,畢竟秦腔可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在秦朝之時就已經開始發展流傳,到清乾隆年間達到鼎盛時期,各地都出現了大量的秦腔班社。在內容上多以歷史事件和民間故事為基礎進行延伸,通常具有很強的社會教育功能。另外秦腔的特色不同於其他戲曲叫做唱戲,更多地人將其稱之為“吼秦腔”因其是以關中方言為基礎,發音方面四聲較多,而且作為北方人“吼”更能體現出當地豪爽的風土人情。現在因為互聯網及娛樂產業的快速發展,秦腔與年輕人的距離有所疏遠,但是在陝西咸陽、周至、戶縣等地方依舊有熱愛秦腔的人士成立起劇團共同演出交流。

易俗伶學社,承載幾代人“秦腔記憶”的老地方

西安易俗社

易俗社是一群對戲曲充滿熱愛的社會知名人士在孫仁玉先生的帶領下於1912年7月1日創辦。孫仁玉先生出身貧寒,十六歲時便成為了私塾教師,在人生早期一直以國家發展為己任。1912年孫先生在陝西省修史局工作,經常與李同軒等人探討普及教育、啟迪民智的方法。後來他們把方向投在了戲曲上,因陝西地區人人都愛秦腔,於是他們設想通過組建新的社區劇團,編寫新的戲曲劇本,通過廣大民眾喜愛的秦腔演出形式來達到改良社會思想,移風易俗的目標。同年,在上百位社會名人的支持下陝西易俗伶學社在西安土地廟什字街掛牌成立,並以輔助社會教育,啟迪民智,移風易俗為社團思想。社團成立後,孫仁玉先生無論是寒冬臘月還是酷暑熱夏都忘不了對新戲的研究,據統計其共編寫了160多部戲,其中包含36本大戲,《將相和》《火牛陣》《櫃中緣》等深受三秦人的喜歡,而且許多劇目還被其他戲種參考,成為常演劇目。孫仁玉先生對易俗社的貢獻是巨大的,從社團成立到戲曲內容以及人才的培養他都是數一數二的。

易俗伶學社,承載幾代人“秦腔記憶”的老地方

孫仁玉先生

我們提到過易俗社並非只是一個單一的秦腔戲曲社團,它自成立的那一刻起就有著自己的目標。“輔助社會教育”是其中之一,通過秦腔演出這一老百姓們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傳遞新思想,改變舊觀念是易俗社成立的初衷之一。那麼如何通過秦腔來實現社會教育呢?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從戲曲內容入手。孫仁玉先生曾經寫了一齣戲叫做《鎮臺唸書》,戲中的主要內容是武夫張茂做了高官,但是他不識文字,常常依賴自己的夫人李翠仙處理公務。為了方便處理事情,張茂便拜自己的妻子為師傅,學習讀書寫字。有一次,張茂因心情不好學習不用心,夫人便對他進行了處罰。張茂覺得作為男子,丟了臉面便生氣了,二人因此鬧成僵局。此時又恰逢有緊急公務需要處理,張茂沒有辦法,只好向夫人賠禮認錯,尋求幫助。這出戏劇情雖然簡單,但是其內在方面傳達的卻是新的思想與風尚。男女之間是一種平等的存在關係,即使是夫妻也不例外。在生活和學習中女子也能夠成為他人的師父,去教授別人知識。而作為男子應該放下傳統思想中的臉面問題,要有不懂就問的意識。1912年之後,處於發展中的中國正是需要這種社會思想的時候。

易俗伶學社,承載幾代人“秦腔記憶”的老地方

易俗社老照片

除了演出,易俗社還會招收學生來進行秦腔方面的系統學習,以此來培養秦腔領域的專業人才。在秦腔教育上易俗社倡導的是“有教無類”的思想即每一個熱愛秦腔的人都能夠有進入易俗社學習的機會。秦腔名家劉箴俗,家境貧寒,自幼喪母,初到易俗社報名時衣衫襤褸,灰頭土臉,門口負責接收的人見狀便做出拒絕接收入學的決定。還好碰到孫仁玉先生,他認為劉箴俗是秦腔旦角人才,便準其入學。在社中他努力學習技藝,在後來的漢口演出中得到很高的評價,很多文人還在報紙上直接發文讚美。而且後來其在戲曲界得到了與梅蘭芳、歐陽予倩形成了“南歐、北梅、西劉”的局面。易俗社並不會因為一個人的出身而否定他對學習秦腔的熱愛,後來我們熟悉的名家劉毓中、王天民、孟遏雲、肖若蘭等眾多秦腔名家都是這裡的學子。

易俗伶學社,承載幾代人“秦腔記憶”的老地方

秦腔名家劉箴俗

易俗社作為秦腔社團,在秦腔戲的推廣宣傳上也產生了巨大的作用。新中國成立後易俗社成為了最早的國營劇團,開始面向大眾進行秦腔演出。期間易俗社也多次前往首都進行彙報演出,紮實的唱腔,充實的內容使其每一場演出都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1959是建國十週年,易俗社前往北京進行獻禮演出,首場《三滴血》便出現了觀眾爆滿的情況。之後又進行了多達十三省的巡演,南京、上海、杭州、廣州等大城市的百姓都領略到了陝西秦腔文化的魅力。就連我國著名的戲劇、戲曲、電影藝術家歐陽予倩先生都說:“中國各處的劇團還很少能和陝西易俗社比的呢”。秦腔作為活化石,而易俗社作為一個秦腔劇團成功地將秦腔這一古老的戲曲劇種推向了全國,將西北地區的秦腔文化發揚光大。

易俗伶學社,承載幾代人“秦腔記憶”的老地方

古調獨彈

西北人熱愛秦腔,廣袤的黃土地上辛勤的勞動人民,在生活的空閒中吼一嗓子秦腔,將西北人的豪爽表現得淋漓盡致。毫無疑問,這秦腔就是這秦地人最好的代表與象徵。易俗社從1912年成立的那一刻起,就肩負著社會教育,傳承秦腔的偉大使命。就連文壇先驅魯迅先生也曾在易俗社與秦腔結下了緣分。1924年7月7日魯迅先生應邀前來西安進行講學,在期間他曾連著三天在易俗社欣賞秦腔,他被這種古老而又充滿魅力的戲劇深深所吸引。在離開西安前他為易俗社特意寫下了“古調獨談”四個字。如今這四個字已經成為易俗社以及秦腔在戲曲領域獨有的象徵。

一百多年過去了,西安易俗社見證了這座城市的發展,傳遞了新的社會思想,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秦腔人才,讓這代表秦人的聲音傳遍了大江南北。即使如今易俗社地區也要面臨城市發展改造的變化,但這座古老的劇場或社團精神將永久存在,它也將帶著幾代人的秦腔記憶永遠地傳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