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是幸福》:沒有好不好,只有適不適合——作者:晴雯


《下一站是幸福》:沒有好不好,只有適不適合——作者:晴雯

最近幾天和家人又看了一遍《下一站是幸福》,老媽不斷感慨賀繁星的選擇不現實,導演和編劇對結局的安排趨於理想化,但這也恰恰是現實世界的我們所缺失的,為了讓全世界滿意,自己委曲求全,得不償失。

1、和別人不一樣會很辛苦,可跟別人一樣有時候會更辛苦

劇中女主的兩個閨蜜一個選擇生二胎後離婚,另一個選擇未婚先孕後結婚,雖聽起來不靠譜,但不得不說,這都是適合她們最好的結果。有了孕期出軌這種重大瑕疵的婚姻已然千瘡百孔,即使維繫著表面的和諧,卻也逃不過內心的時刻審視。而兩個真心相愛的人即使未婚先孕,另一方也會負責到底,拋開他人的指指點點,給雙方一個避風的港灣。

有人說:“生命僅有一次,我要和別人不一樣。”於是堂而皇之地成為大齡剩女,被催婚催嫁,被七大姑八大姨惦記,被同事朋友甚至領導額外“關心”,生活往往並不容易。又有人說:“別人都是這麼過來的,我隨大流一定不會錯。”安安穩穩地先立業,後成家,再要娃,可誰知丈夫不顧家,花天酒地,自己工作帶娃做家務,很快熬成了黃臉婆,日子彷彿一眼就看到了頭。誠然,兩種選擇各有各的優缺點,無論哪種選擇,都有人呼天搶地、怨聲載道,也都有人甜蜜如初、如膠似漆。

美國思想家潘恩曾說過:“忠於自己是一個人想要幸福而不可缺的。”誠然,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沒有任何一種模式最完美,重在經營,樂在體驗,貴在珍惜。兩個人一起吃飯,一起逛街,一起旅遊,一起進步,攜手看亭前花開花落,保持獨立又樂意接納,這樣的關係無關結婚證,無關年齡,哪怕沒有孩子,都會堅不可摧、天長地久。

2、有的人全世界都覺得滿意,可不一定讓自己滿意

朋友小麗最近被相親的狂潮團團包圍,這個有三套房,那個有寶馬奧迪,還有的長得最帥,事業也在上升期……總之,每個人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優勢,也幾乎每個人讓全世界都覺得滿意。可我在小麗的臉上只看到了愁眉不展,問及原因,原來她還一直放不下讓全世界都不滿意的無房無車無事業的前男友,可小麗說自己五年的感情難道就比不過那些所謂的物質基礎嗎?

對於朋友的選擇,我無權干涉,但只希望他遵從自己的內心,以感情為前提的情況下,更看重對方的人品和脾氣,同時並不忽視物質的重要性,畢竟有沒有學區房本身就決定了能不能活得輕鬆一點。

就像劇中的女主最後還是選擇了自己始終無法忘懷的男二號,雖然我並不讚許她的選擇,但因此才更加佩服她的不顧一切,多少人由於顧及了太多別人的眼光,湊湊合合地過完了這一生。

3、成熟的年齡不能再耍小孩子脾氣,畢竟有比耍脾氣更重要的事

劇中的葉鹿鳴是很多成熟的女生理想的選擇類型:事業輝煌,性情溫和,貼心顧家,堅持健身。在狠心和追了很久才願意嘗試喜歡他的女主主動說分手後,頭晚喝得酩酊大醉,醉話連篇,但第二天仍像沒事人一樣去處理公司的各項事務,員工要吃飯,簽約單位要質量優良的產品,這些都容不得他有任何馬虎,而分手的痛苦只能自己回家後關上門來慢慢消化。換作任何一個稍微年輕一些的熱血青年,耍耍小孩子脾氣,一哭二鬧三上吊恐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第二天再頂著熊貓眼和同事朋友哭訴求安慰,甚至胡吃海塞或去遊樂場尋找刺激,以此來麻痺自己的神經。

如此類似的場景已經不是一次兩次,所以很多時候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只在一瞬間,因為生活有太多太多的不如意,而現實卻要求我們只能前進,不能退縮,不能軟弱。到了一定年齡,我們就會明白,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與其向全世界發洩不滿,不如自己慢慢消化、吸收,讓自己的內心不斷強大,堅不可摧。

寫在最後

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個人在盡力做好自己分內之事的同時,不要忘記身邊永遠向你敞開懷抱的家人。和家人不能只報憂不報喜,也不能只報喜不報憂,可以在報喜的同時適度說說心裡話,家永遠是我們的避風港,無論年齡多大,活得多不堪,父母永遠會無條件支持我們所有的選擇,毫無保留傾其所有,只為換來兒女一生幸福。

《下一站是幸福》讓我們相信,無論選擇哪一條路,路途有多麼坎坷,我們終將會收穫幸福,因為有知心的朋友,有陪伴在身邊的家人,有不遠處等你牽手的愛人,人生足矣,未來可期。

下一站一定會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