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科技走進尋常百姓家——我市住建領域科技創新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葉晨雯

通訊員 曹彬 張勇 鄭東勝

施工現場,一種綠色可降解的生物塵劑將塵土固化成殼;建築工人拿著圖紙像“搭積木”一樣裝配房子;通過應用BIM技術設計3D模型,可以排除90%圖紙錯誤;建設人員在手機APP上能隨時“掌控”建築質量安全……在聊城,綠色科技創新的重大成果已經在住建領域廣泛應用,走進了尋常百姓家,讓建築施工實現了生態環保、安全集約、健康互聯,打造高品質的宜居環境,為城市綠色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應用綠色節能新材料

“外牆保溫是建築節能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無機材料的應用已經無法完全適應時代的發展,新材料在我市建築節能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4月25日,山東元辰建築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先亮介紹說,在一般建築保溫中,用的無機保溫材料主要是膨脹珠巖及其製品,如今應用的外牆保溫板不斷升級,除了具備良好的保溫效果,也降低了工程成本,避免環境汙染,能夠有效達到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效果。

在聊城市健康科技園建設現場,一種新型技術成為工地抑塵的“武器”。這種抑塵技術能夠替代綠網覆蓋,由天然植物多糖成分提取,結合新型植物高分子聚合物,通過材料自身作用後,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層網狀高分子生物膜,將塵土固化成殼,可抗八級風吹。施工現場,工作人員用工業吹風機對覆蓋綠色抑塵劑的地面吹風來演示抑塵效果,被強風吹過,塵土卻牢牢地附著在地上,沒有揚塵。據工作人員介紹,這種綠色抑塵劑不僅可以有效固塵,還可以天然降解,能夠改善土質,促進植物生長,對小區的綠化也能發揮良好的作用。

建築信息化程度提高

建築產業現代化能夠全面提高建築工程的效率和質量,而信息化是建築行業現代化的核心要素之一。

“我們多個項目應用BIM技術,以三維數字技術為基礎,集成建築工程項目各種相關信息的工程數據模型,提升科學決策和管理水平,最終提高工程質量。”4月25日,聊建集團總工程師劉建忠說。在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與建築業的深度結合已是必然,在這變革中,BIM技術被認為將起到關鍵的基礎作用。目前,該技術也已經廣泛應用於我市建築項目的建設中。

“運用BIM技術對施工場地佈置方案進行優化,通過3D模型以動態的方式進行合理佈局,使員工對施工現場的準備及施工各區域有更直觀的瞭解。”劉建忠說,應用BIM技術對生產性施工設施以及建設項目的安全、防火和環境保護,不僅能得到更佳的佈置方案,並且可以實現事先預演,提高施工效率及質量,從而做到綠色施工、節能減排。

為提升建築質量安全控制水平,目前我市建築企業施工過程中不斷加大信息化建設投,通過智慧工地管理的手段,確保工程質量安全。比如,在施工巡查中發現問題,可及時通過智能APP立即通知駐地辦和施工單位以及相關安全質量負責人。

相關單位負責人收到“質量”或“安全”相關整改通知後,可及時落實處理,高效管理工程質量。

施工技術不斷改進

“用室外的新鮮空氣更新由於居住及生活過程而汙染了的室內空氣,以保持室內空氣的潔淨度,當室內氣溫高於室外的氣溫時,使建築構件降溫,此類通風名為新風系統,是一種建築節能技術。”4月25日,山東聊建第四建設有限公司安全生產科科長付海英介紹說,當前為了讓居民擁有更加健康的居住環境,我市住宅建設中有的施工單位採用新風系統,從而更為節能地實現居室通風和控溫。

目前,這一系統在金柱·潤景苑、新鵬都·綠島等樓盤都已得到應用。新風系統從室外採集新鮮的空氣,經過除塵、過濾處理之後,將新鮮的空氣送入室內,進入室內的健康新鮮空氣從地面的進風口緩緩滲入,同時將室內帶有二氧化碳和濁氣的空氣,通過衛生間和廚房間的排風口排出。

結合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要求,我市已形成適合本地的裝配式建築技術體系。在山東瑞坤裝配式建築科技有限公司,記者看到,裝配式混凝土減力牆內牆板、預製梁、預製柱、預製樓梯等裝配式建築產品正在批量生產中。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市培育了10餘家本地裝配式建築設計、開發、施工等應用企業。當前已投產混凝土裝配式建築生產企業7家,鋼結構裝配式建築生產企業3家,年生產混凝土預製構件85萬立方米、鋼結構構件36萬噸,其產能可滿足聊城市場並輻射周邊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