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仁宗盛治”背後的頂級男團

《清平樂》主要講述北宋皇帝宋仁宗的一生,殘酷的戰爭、複雜的政治,還有兒女情長,都勾勒出宋仁宗趙禎跌宕起伏的一生。

《清平樂》,“仁宗盛治”背後的頂級男團

史書記載,宋仁宗趙禎在位四十二年,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卻也是存在感很低的一位皇帝。說他存在感低不是因為他政績不好,恰恰相反的是,宋仁宗治理的這四十二年,人才輩出,經濟和文人政治都得以迅速發展。

歷史學家將這一時期概括為“仁宗盛治”,宋仁宗之所以能創造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繁榮時代,與他性情寬厚,不事奢華,知人善任的行事作風有關。

《清平樂》,“仁宗盛治”背後的頂級男團

正因為宋仁宗的寬仁,注重人才培養任用,不殺諫臣,給足了文人話語權,又虛心納諫,這樣的前提下就湧現出一批敢於進諫的能臣和傑出的人才,下面兔兔就來捋捋宋仁宗背後的頂級男團吧!

《清平樂》,“仁宗盛治”背後的頂級男團

晏殊

晏殊和來自各地的數千名考生一起參加殿試,14歲的他毫不膽怯,下筆如神,受到宋真宗的嘉賞,賜了同進士。後成為宋仁宗的帝師,叱吒政壇的宰相。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清平樂》,“仁宗盛治”背後的頂級男團

范仲淹

范仲淹是個對事業有著狂熱追求的人,在宋仁宗還沒親政時,就發現了范仲淹這個人才,總想加以重用。

宋仁宗親政後則召范仲淹入京,封為右司諫。范仲淹向宋仁宗提了不少改革的建議:裁汰冗濫,選賢任能,減徭役、厚農桑、修武備等等,大都被宋仁宗採納並施行。

而范仲淹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至今被後人廣為傳誦。


《清平樂》,“仁宗盛治”背後的頂級男團

歐陽修

歐陽修科舉考試為二甲進士及第,歐陽修不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還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號稱北宋文壇領袖,這都足以見證他在文學上的造詣。

但也因為歐陽修太有個性,范仲淹被貶到河南鄧州時,歐陽修上書幫忙求情,結果把自己也搭進去了,然後就寫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玉樓春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清平樂》,“仁宗盛治”背後的頂級男團

司馬光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怕是沒有人不知道的。司馬光不僅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還是位犀利尖銳的諫官。

司馬光任職期間,前後向宋仁宗上奏疏170餘份,上書"三言"、"五規",勸宋仁宗解決繼嗣的問題,宋仁宗覺得司馬光真心為國家社稷考慮,遂將奏摺轉至中書省。司馬光親自到中書省催辦,直到趙曙被立為皇太子。

《清平樂》,“仁宗盛治”背後的頂級男團

蘇轍是大文豪蘇軾的胞弟,他們哥倆與其父蘇洵,同為“唐宋八大家”,八人佔三席也是非常了得了。

蘇轍與蘇軾一同參加進士考試,蘇轍年輕氣盛、心憂天下,便在試卷裡寫道:“我在路上聽人說,在宮中,美女數以千計,終日裡歌舞飲酒,紙醉金迷。皇上既不關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們商量治國安邦的大計。”

考官們認為蘇轍無中生有,建議嚴厲制裁。宋仁宗卻淡定地說:“朕設立科舉考試,本來就是要歡迎敢言之士。蘇轍一個小官,敢於如此直言,應該特與功名。”

這道聽途說的事情本就有待考證,蘇轍卻這樣直白的寫了出來,要換成其他皇帝,怕蘇家上上下下的性命都難保了。

宋仁宗對蘇轍的寬容,就能看出他的宅心仁厚了。

《清平樂》,“仁宗盛治”背後的頂級男團

包拯的剛正不阿是出了名的,在擔任監察御史和諫官期間,包拯常犯顏直諫,唾沫星子都飛濺到宋仁宗臉上了,宋仁宗一邊擦拭一邊接受他的建議。

有一次包拯要拿掉三司使張佐堯的職務,理由是他平庸了些,張佐堯是仁宗寵妃的伯父,宋仁宗有點為難,就想著讓張佐堯去當級別低一些的節度使,大家都有檯面下。

那知包拯卻是不依不饒,宋仁宗生氣地說:“豈欲論張佐堯乎?節度使是粗官,何用爭?”包拯回答道:“節度使,太祖太宗皆曾為之,恐非粗官。”,而最終張佐堯也沒能當成節度使。

《清平樂》,“仁宗盛治”背後的頂級男團

沈括是宋仁宗時代的大科學家,他的《夢溪筆談》內容豐富,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沈括最重要的發明就是指南針。他在《夢溪筆談》中記載:根據計算結果,指南針所指的方向是朝南而微微偏東,他把指南針的偏向,叫做磁偏角。

《清平樂》,“仁宗盛治”背後的頂級男團

宋仁宗時期除了文學方面的成就,還有三大很厲害的發明:活字印刷術、火藥、羅盤。

仁宗慶曆年間,普通的印刷工人畢昇發明了“陶活字印刷術”,正是因為當時文化的發達,需要大量印書,才促成了這樣一件偉大的發明。不久後,山東農民王禎又發明了“木活字印刷術”,無錫布衣華燧又發明了“銅活字印刷術”。

《清平樂》,“仁宗盛治”背後的頂級男團

正是有了一個好時代,有了一個心慈仁厚的好皇帝,才促進了文化的繁榮,才造就了這個時代的輝煌。

#清平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