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景勝,但不要迷失自己

2009年,權威機構第一次提出了收縮性城市

這個概念。中國有大量的城市人口在流失,戶籍人口遠高於常住人口。


這是最近十年收縮非常嚴重的城市,它分佈在中國大大小小各個角落。


那人口都流到哪裡去了? 它被更多的都市圈給吸納。


他鄉景勝,但不要迷失自己


1

城市異鄉人


從讀書到工作,有幸輾轉幾個城市,每當離開那些城市的時候,除了中國移動發的一條歡迎短信外,這個城市沒有歡迎,也沒有歡送。


此時,拖著不多也不少行李的我,像極了徐志摩先生所說: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徐志摩


嗯,我想這座城市此刻同我一樣,不悲不喜,甚至不曾發覺有任何改變。


他鄉景勝,但不要迷失自己


這正如年輕時的徐志摩,遠赴英國留學,感受著來自異國他鄉的冷漠,從而醞釀出這首家喻戶曉的名篇。


作為外地人,除卻正常納稅之外,跟城市之間,很難發生深層次的關係,培養出親密感情。


像農村人熟悉的那種熱情,一到村口,就有鄉音冒出來打招呼的溫暖氛圍,城市是沒有的。


他鄉景勝,但不要迷失自己


城市裡多得是人,不缺我們一個外地人,我們離開這裡,也可以去那裡,反正都是過客。


2

搶過來,留下去


最開始的城市,冷冰冰的高姿態,似乎食不得半點人間煙火,而如今各大城市個個笑臉相迎,爭著往自家門裡拉人。


這可讓我們這些看慣臉色的過路人,一下子亂了章法。


而這背後,是人口,尤其年輕人口已經慢慢成為樓市最核心的驅動力......


也就是說,搶人這件事未來恐怕會成為常態。


他鄉景勝,但不要迷失自己


但未來的這些人才,到底能不能安心留下來,還留有疑問。


說個題外話,在騰迅理財的《2019國人工資報告》中有提到說:

近八成人,在工作10年後,月薪還不過萬。


他鄉景勝,但不要迷失自己


生活在一二線城市久了,有時候是挺不幸的,因為很可能看待哪裡,都覺得月薪過萬,是理所應當的常態。


這才是事實,這才是真相,才是不為人知的大實話。


很多事情,道聽途說的只是故事,但數據不會騙人,就像那些常常談論年薪百萬的人,卻從來不會跟你分享乾貨一樣。


他鄉景勝,但不要迷失自己


有時候,一個城市對年輕人能有多少誠意,就看他的產業能給年輕人開出多少薪水,而不是拿著工資死心的房價。


3

百城“搶人大戰”


以行政力量干涉市場經濟環境下高技能勞動力的空間分佈


這句話是搶人大戰,在經濟學中的本質。


近日,58同城、安居客發佈的《2019人才政策與安居就業報告》顯示:2019年已有百餘城市出臺了人才政策,超30城陸續出臺新落戶政策,大部分出臺人才政策的城市都將補貼重點放在解決居住問題上,多地開出高額購房補貼。


他鄉景勝,但不要迷失自己

△圖片來自“南京焦點發布”

他鄉景勝,但不要迷失自己

△圖片來自“南京焦點發布”


報告稱,在出臺了新的落戶政策的城市中,廣東、黑龍江、浙江、江西等省份均在其列,一二三線城市中,天津、深圳、廣州、佛山、成都、西安、南京、寧波、馬鞍山、長沙等,也相繼對人才政策、住房購買及銷售行為等做出規定。


人才政策的落地,最直接的影響是人口的增長。


西安:搶奪人才憑藉一個“快”字,快速啟動、立竿見影,僅僅三天,“掌上戶籍室”就吸引了數百位在京學子註冊、數十名碩士博士完成落戶,一個季度就落戶了24萬人,相當於其它省會城市兩三年的常住人口增量。


廣州:對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在珠三角九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超過其按應納稅所得額的15%計算的稅額部分,由珠三角九市人民政府給予財政補貼,該補貼免徵個人所得稅。


海南:實際引進並在海南工作但尚未落戶的各類人才,購房社保或個稅年限由原來的2年或5年統一降低為1年。


其實,包括新一線城市在內的人才落戶各項福利普遍具備較高吸引力。


他鄉景勝,但不要迷失自己


但最終能否讓人才真正在這座城市留下來,安居樂業,則還要看城市經濟未來的長遠發展,以及各類人才和城市發展的契合度。


吸引人,留住人,才真正實現人才和城市共同發展。


蛋 說


他鄉景勝,但不要迷失自己


明清之際的秦淮河畔,乃是煙花絢麗之地,引得不少年輕人沉迷於姑娘們的溫柔鄉,終是棄罷聖賢之德。


一事無成之後,還惹得一身煙花債。


年輕人想留在哪裡,別因為那裡主人熱情,房子便宜。主人的臉,說變就變,房子便宜,套住也是半輩子。


最後,拾人牙慧以結束本文吧:


年紀輕輕,心別冷了,那些一眼望到頭的路,配不上年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