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熔斷,負荷點在哪?

最近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熔斷”,那麼,什麼叫熔斷?我們就拿美股熔斷舉例說明。熔斷就像是美股的一根保險絲,一旦美股下跌的厲害,“保險絲”就斷了,需要停十五分鐘。在這十五分鐘期間,大夥都冷靜下,與此同時,莊家會彼此博弈,想對策。十五分鐘後,狀態調整好後,大家在重新開始。

熔斷這種機制在1988年開始以來,僅1997年發生。然後從3月9日開始,熔斷便相繼發生,莊家在熔斷之後,紛紛抄底。在第三次熔斷後,政府便放出救市兩大“大招”:降息為零(我借你錢,你不需要支付利息,相當於無息貸款)、量化寬鬆(大量發行貨幣)。以前的話,這兩項貨幣政策實施後,便可以救市,然而,隨著美股第四次熔斷,這種現象便引起了民眾的徹底恐慌。

救市大招初顯成效,3月24日晚,美指道瓊斯指數觸底反彈,漲2112.98點,漲幅11.37%,究其原因主要是美國發布的無上限量化寬鬆政策,階段性解決了社會的流動性緊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