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歷史上可能真實存在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這是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文字,大家上學時都背誦過。文章描寫的是一個與世隔絕、無賦稅徭役,無戰火煩擾、平等、自由、安寧祥和的人間仙境。

桃花源歷史上可能真實存在過

這符合陶淵明的理想,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嚮往心遠地自偏的生活。

那麼,桃花源真實存在嗎?我認為存在的可能性很大。

武陵源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的特點就是容易形成天坑。由於地下水的溶解、沖蝕,一些地表層出現坍塌,這就是天坑。天坑中有草木、河流,並可以流向天坑外面,人們可以在天坑居住生活。CCTV10頻道有這方面的介紹。有的地方還形成喀斯特盆地。喀斯特盆地是喀斯特地區大型的負向地貌,又稱波立谷、岩溶盆地或溶盆。盆地四周石峰環繞,底部平坦或略有起伏。石峰坡腳處常有暗河出口,較大的喀斯特盆地中還常散立一些孤峰殘丘和小型淺緩的喀斯特窪地。

桃花源歷史上可能真實存在過

陶淵明作品中的桃花源很有可能就是一個喀斯特盆地,那位漁人無意中通過暗河進入桃花源,見到了避秦時難的桃花源村民,並受到熱情招待。

可能晉朝時,人煙稀少,桃花源這個地方偏僻,加上是喀斯特地貌,到達桃花源的人幾乎沒有。漁人只是意外闖入。漁人從桃花源出來之後,桃花源裡面的人,必定要破壞漁人所做的標記,而且要把入口堵死並進行偽裝。

漁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這個結果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桃花源歷史上可能真實存在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