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納斯·李的傳奇一生:發明了互聯網,常被人拿來和比爾蓋茨比較

如果你想查一個東西,會怎麼做?

打開瀏覽器,打開搜索引擎,輸入想要查詢的內容,點擊搜索。

伯納斯·李的傳奇一生:發明了互聯網,常被人拿來和比爾蓋茨比較

零點幾秒後,你的面前將會出現成千上萬條相關信息,這時你只要選擇其中一條鏈接點擊,它就會像一個任意門一樣,帶你進入形形色色的網站。裡面,就是你需要的信息。

這就是互聯網的力量。

而現在我們能夠輕鬆實現這一切,與一個人密不可分——蒂姆·伯納斯·李。

伯納斯·李的傳奇一生:發明了互聯網,常被人拿來和比爾蓋茨比較

蒂姆·伯納斯·李

他是萬維網的發明者(注:萬維網全稱World Wide Web,即使我們熟知的WWW),換言之,我們目前網絡上所有的網站,都是依託於該項技術,不管是日常生活中的社交、娛樂、支付,甚至是程序開發等,通通與它相關。

可以說,沒有萬維網,我們現在的生活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網絡社交、打車外賣、移動支付等等,根本不可能實現。

伯納斯·李的傳奇一生:發明了互聯網,常被人拿來和比爾蓋茨比較

1955年6月8日,蒂姆出生於英格蘭倫敦西南部,由於父母都參與了世界上第一臺商業電腦——曼切斯特1型(Manchester Mark I)的建造,所以蒂姆從小就對計算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牛津大學女王學院讀書期間,他就用從舊貨商店花7美元淘來的電視機、M6800處理器、烙鐵、電路板組裝出了自己的第一臺電腦。

1976年,在取得物理學士學位並順利畢業之後,蒂姆先後在英國的一些高技術公司就職,從事集成電路和系統設計研究等相關工作,並逐漸展露出了其不菲的才華。

1984年,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之下,蒂姆來到瑞士的日內瓦,進入著名的由歐洲原子核研究會(CERN)建立的粒子實驗室。

該實驗室的首席研究員是華裔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

伯納斯·李的傳奇一生:發明了互聯網,常被人拿來和比爾蓋茨比較

丁肇中

當時,歐洲擁有大大小小共幾十家物理實驗室,彼此之間的信息的傳送大多通過電報或者郵寄,效率十分低下。

於是,為了增加效率,蒂姆被委託開發一款軟件,可以讓歐洲各國的核物理學家能通過計算機網絡及時溝通傳遞信息進行合作研究,以便彼此之間共同分享最新的信息、數據、及圖像資料。

軟件開發雖非蒂姆的本行,但天生喜歡挑戰的性格,卻促使他勇敢地接受了這個任務。

在經過艱苦的努力之後,他成功了編制了一款,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高效局部存取瀏覽器——Enquire,並把它應用於數據共享瀏覽中。

伯納斯·李的傳奇一生:發明了互聯網,常被人拿來和比爾蓋茨比較

初次嘗試就獲得成功,這讓蒂姆信心大增,於是他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信息的分享不再侷限於實驗室之間,而是推向全世界。建立一個全球範圍的信息網,以徹底打破信息存取的壁壘。

這個想法在當時簡直是驚世駭俗,即便是在由許多意識超前的科學家組成的CERN中,也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所有人都被蒂姆這瘋狂的想法所震驚,並對此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1989年,蒂姆正式向CERN提交了申請。

伯納斯·李的傳奇一生:發明了互聯網,常被人拿來和比爾蓋茨比較

歐洲原子核研究會(CERN)

遺憾的是,CERN只是物理實驗室而已,並非計算機網絡研究中心,所以他的申請並沒有被通過。

但蒂姆沒有灰心,他花了2個月重新修改了建議書,加入了對超文本開發步驟與應用前景的闡述。

(注:超文本是用超鏈接的方法,將各種不同空間的文字信息組織在一起的網狀文本)

在當時,超文本並不算一種新鮮技術,它出現於80年代中後期,起初只被人們當做是一種新型的文本而已,沒有人能想到把它應用到計算機網絡上去。

但蒂姆卻天才般的想到了這一點:

將不同的文本信息組合在一起,通過不同的超鏈接,實現信息間的互相跳轉,這樣就可以像一張巨大的蜘蛛網一樣,將全世界的網站囊括進來。

伯納斯·李的傳奇一生:發明了互聯網,常被人拿來和比爾蓋茨比較

當他把修改過後的方案在此遞交上去時,終於獲得了委員會的通過,蒂姆也因此獲得了一筆研究經費。

他用這筆經費購買了一臺NEXT計算機,並率領助手開發試驗系統。

1989年仲夏之夜,世界上第一個Web服務器和第一個Web客戶機誕生。

雖然這個Web服務器簡陋得只能說是CERN的電話號碼簿,並只是允許用戶進入主機以查詢每個研究人員的電話號碼,但它實實在在是一個所見即所得的超文本瀏覽/編輯器。

同年12月份,蒂姆將他的發明正式定名為World Wide Web,即我們熟悉的WWW。

伯納斯·李的傳奇一生:發明了互聯網,常被人拿來和比爾蓋茨比較

而蒂姆·伯納斯·李本人,也被人們公稱為“互聯網之父”。

美國著名的信息專家尼葛洛龐帝曾在他的著作——《數字化生存》中這樣說道:

“1989年是Internet歷史上劃時代的分水嶺。的確,WWW技術給Internet賦予了強大的生命力,Web瀏覽的方式給了互聯網靚麗的青春。”

由此可見,WWW的發明,對於互聯網絕對是創造性的,就如上帝造人一樣,前無古人,從無到有。

而這樣的技術,註定其蘊藏著巨大的商業價值。

毫不誇張的說,如果蒂姆真的將此當做商品加以銷售,那麼這數十年來所獲得的財富,將會妥妥的把他送上世界首富的位置。

但蒂姆卻並沒有這麼做,因為他知道,一旦自己的技術以這樣的形式問世,勢必引起前所未有的網絡軟件大戰,使國際互聯網陷入割據分裂。

同時,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事,蒂姆在1994年,有預見性的創建了非贏利性的萬維網聯盟(W3C),同時邀集微軟、網景、蘋果、IBM 等155家著名公司,致力達到WWW技術標準化的協議,並進一步推動Web技術的發展。

伯納斯·李的傳奇一生:發明了互聯網,常被人拿來和比爾蓋茨比較

W3C官網首頁

因為蒂姆堅信,W3C最基本的任務是維護互聯網的對等性,保有最起碼的秩序是它的重中之重。

同是從事互聯網工作,同為互聯網推動做出巨大貢獻,蒂姆常會被人們拿來和比爾蓋斯作比較。

但在某些方面的觀念上,這兩人簡直是截然相反。

伯納斯·李的傳奇一生:發明了互聯網,常被人拿來和比爾蓋茨比較

比爾蓋茨

對於比爾蓋茨,人們總用“青蛙”來形容他:

瞪著雙眼,緊盯著浮在水面上的所有昆蟲,看準時機,迅即下手。

他固然是技術的狂熱愛好者,但更多的卻是一個商人。

他是一個“利己主義者”,總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露面,且永遠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賺錢的機會。

而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讓他有花不完的錢;能夠在自家的豪宅中養一頭龐大的鯊魚;在被紅顏知己起訴時,輕鬆支付得起80億美元的鉅款。

而蒂姆則完全不同,他熱愛技術,這種熱愛是發自內心的、純粹的喜愛,不摻雜任何私心。所以當他面對一項革命性的技術時,他最先想到的不是這裡面蘊藏著多少商業價值,而是它將會給全人類帶來怎樣的變革。

伯納斯·李的傳奇一生:發明了互聯網,常被人拿來和比爾蓋茨比較

這兩者孰好孰壞自有歷史評價,但我們要知道的是,世界首富年年更換,但“互聯網之父”卻永遠只有一個。

千百年後,當比爾蓋茨的名字被人們遺忘時,蒂姆·伯納斯·李,必將在歷史的長河中,綻放出獨一無二的光。

以上。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關注、點贊、收藏、分享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