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院政策演化路徑 未來行業有望進入穩定發展階段

概念解析

互聯網醫院,是指實體醫療機構自行或者與第三方機構合作搭建信息平臺,使用在本機構和其他醫療機構註冊的醫師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或第三方機構依託實體醫療機構獨立設置互聯網醫院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

根據國家衛健委《關於印發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等 3 個文件(國衛醫發[2018]25 號)》的定義,互聯網醫院、互聯網診療、遠程醫療同屬於互聯網醫療概念。

三者對比來看,遠程醫療屬於 B2B 模式,互聯網醫院屬於 B2C 模式,互聯網診療類似實體醫院的一個科室。

三者的共同點在於均需要通過互聯網進行圖文或視頻交流,差異主要在於參與者不同。具體而言,互聯網診療只能由實體醫療機構申請資質,只能利用本院醫生開展線上診療;互聯網醫院則是實體醫療機構、第三方依託實體醫療機構均可申請,既可利用本院醫生,也可利用其他醫院醫生開展線上診療。而遠程醫療無需申請資質,但只能在醫療機構和醫療機構之間進行。

相比之下,互聯網醫院可連接的參與者最多,能夠容納的服務方式也更多,還可包含遠程醫療、互聯網診療的範圍,其變化更能反映互聯網醫療行業的發展情況,因此在研究互聯網醫療政策對行業的影響時,選擇以互聯網醫院相關政策為研究對象。

互聯網醫院政策演化路徑 未來行業有望進入穩定發展階段

互聯網醫院政策大盤點

2015 年至今國家和地方共發佈了 88 條(截止 2020 年 3 月)互聯網醫院相關政策。從空間維度看,中央政府先出臺頂層設計政策,地方政府相繼出臺實施細則。通過發展——問題——修正——再發展的循環,不斷推進互聯網醫院健康發展。

分時期看,政策出臺有機遇期、介入期、拓展期以及穩定期。2015-2018年前期為機遇期機遇期則是推出試點文件——國家出臺正式文件,企業此時佈局能夠搶佔先機;2018年4-8月為介入期,介入期是國家出臺正式文件——第一個省份出臺實施意見,此時進入還能有一定機會;2018年8月至今為拓展期,拓展期是首個省份出臺實施意見——所有省份出臺實施意見,這個階段將面臨激烈競爭;未來政策演化或將進入演化期, 即所有省份持續性的監管政策,行業進入成熟階段。

互聯網醫院政策演化路徑 未來行業有望進入穩定發展階段

互聯網醫院政策演化路徑 未來行業有望進入穩定發展階段

互聯網醫院政策演化路徑 未來行業有望進入穩定發展階段

文件類型分析

從政策角度看,當前互聯網醫院仍處於拓展期。截止 2020 年 3 月,全國共有 31 個省市出臺了 71 條地方政策,大部分屬於指導和監管類,醫保支付類政策相對較少。(其中,指導類政策:主要是各省市出臺的《XXX 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對行業發展制定目標,全國除香港、澳門、臺灣外所有省市均已出臺;監管類政策:主要是各省市出臺的《XXX 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提出了具體准入、監管等措施,目前共有 21 個省市出臺;支付類政策:主要是落實《國家醫療保障局關於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而出臺的政策,將部分服務項目納入醫保,目前僅有 10 個省市出臺。)

整體看,雖然所有省市都已出臺指導類政策,但監管類政策和支付類政策還不完全,待所有地方政策發佈完成後,行業有望進入穩定期階段。

互聯網醫院政策演化路徑 未來行業有望進入穩定發展階段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10000+行業報告免費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