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中國》:一本有顏、有料、有心思的好書!

導言

為了查找知識,寫好一篇我自認為還可以的文章,需要看不少書籍和論文;想要找一個好的選題,也得看很多書才能有好玩的想法和角度。

買書一大堆,有的能認真看,有的翻一下就扔在書架上,讀書筆記做的很差。所以就想開《“看”書》這個主題,簡短分享一些自己最近讀書的碎碎念、一些讀書的心得。不賣書,只根據自己感覺評價、分享,所以有好有壞。

我會從封面裝幀(外表)、目錄(框架體系)、內容(有無干貨)、配圖(是否賞心悅目)、其他(根據每本書情況定)五個方面評價我個人對一本本書的感受,每項一顆星,滿分五顆星。

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是《這裡是中國》。

《這裡是中國》:一本有顏、有料、有心思的好書!

圖書封面

概述

《這裡是中國》由“星球研究所”打造、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以地理為基礎、融合了人文、歷史、經濟發展等內容的綜合性書籍。第一版的出版時間是2019年9月,這個名字配上它的出版時間絕對是一份給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獻禮。我是2019年9月買的最早那批預定本,10月初收到的貨。


《這裡是中國》:一本有顏、有料、有心思的好書!

書按照中國地形三大階梯進行劃分

這本書看預告的時候就覺得肯定得買啊,收到貨看了之後的感覺就是真的得買啊!

好多人都知道孤獨星球,但對星球研究所知道的不多。星球研究所成立於2016年,簡單的說是做地理科普的一家媒體。這本書是他們過去三年很多文章的集合,但也增加了不少新的內容。

《這裡是中國》:一本有顏、有料、有心思的好書!

書脊

封面裝幀:★

封面裝幀這顆星絕對是有的,封面背景是白色的,最中間是中國地形圖,圖按照地形高低做了處理,很有層次感。左下角是燙金的字,也就是這本書的書名——《這裡是中國》。封面和封底這部分可以拿掉,翻開書裡面每頁也都可以“180°”展開,看圖、看文比較方便。拋開封面,扉頁是紅色的,也非常漂亮。


目錄(框架):★

這本書的目錄部分我非常喜歡,是按照中國地形三大階梯的樣子做的。從左到右,代表從西向東,最左邊那小頁最高。

這本書按照地形三大階梯安排內容,每個階梯又選取相應的典型省份、地形、文化進行梳理,非常整齊。

《這裡是中國》:一本有顏、有料、有心思的好書!

按照地形層級做的目錄

內容:★★

這本書的內容我認為是值得兩顆星的(附加星)。這也與星球研究所三年的內容打磨分不開。

河姆渡人不住半地穴的房子,半坡人不會建幹欄建築;匈奴人騎馬穿皮衣,越人划船斷髮文身,這些都說明一個地方的文化習慣、歷史發展都與所處環境密不可分。

不僅是自身發展,最初的交流、貿易的產生也是因為環境不同。要是中國不盛產桑樹,中國人就不會製作絲綢;要是西方環境和中國相同,也有很多桑樹,他們肯定早早學會製作絲綢,那也就沒有連通中西的絲綢之路了。

我們現在出門旅遊除了看景色,打卡當地美食是一定要的,不同地方儀式習慣不同、吃食不同,當然也與環境有關。所以中國有句俗語叫“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國高校現在有一個專業叫做“歷史地理”。這種種都說明了地理的重要。

《這裡是中國》:一本有顏、有料、有心思的好書!

我自己是非常喜歡地理的,在我文綜的三門課程裡面,地理也是學的最好的,但比較搞笑的是,雖然是文科生學地理,但高校的地理專業只招理科生。當然這也不會影響我對於地理的喜愛,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會盡量的運用到一些地理的概念,所以關於地理類的刊物我是經常會買。

我覺得定義一個科普文章好不好的一個核心特點就是,它不僅提出為什麼,還能比較好的回答這是為什麼,能學到知識,還能引發思考。《這裡是中國》這本書可以做到這一點。

《這裡是中國》:一本有顏、有料、有心思的好書!

書中介紹象雄部落的插頁

星球研究所這這本書儘量用淺顯的語言告訴你基本地貌、氣候、江河的等形成的原因,而且會告訴你這些東西如果共同作用會對一個地方,會有什麼樣的影響。這其實就是高中地理裡面我們學的氣候帶的知識,在氣候帶的基礎上,又會有植被帶,動物等等,非常有意思。

拿這本書中關於 “可可西里”的文章為例子,它提到了板塊碰撞、山脈阻隔、風帶等概念,讓你明白這塊地方為何如此特殊。寫到城市,也會從地理的角度出發,闡釋地形、地貌、氣候對城市發展和文化的影響。比如說對於西安的描寫,就不僅抒發它是幾朝古都,而是得從地理的角度說明白為何自古如此重要;說到浙江,會說到北緯30°為何會對中國溫柔以待,浙江的無敵生產力與境內的山和水是什麼關係。不禁感慨,為何我上學的時候沒有這麼好的科普讀物,那時候真的就只能看地圖冊,看相關的教材。

《這裡是中國》:一本有顏、有料、有心思的好書!


配圖:★

配圖這顆星當然是要給的,圖非常的棒。畢竟星球研究所從來都是以圖文結合見長。而且這本書自己的宣傳就是:

1 本書 =3 年日夜對內容的精心打磨

  1 本書 =365 處極美風光的瞬間捕捉

  1 本書 =519 頁充滿溫情的中國故事

  1 本書 =1000 小時繪製 53 幅專業地圖

53幅專業地圖這是我非常愛的,看圖就真的不僅是看個漂亮、真得能通過地圖看看門道,時間對比也好,同類型對比也罷,都很不錯。而且裡面還有一副長一米八的地形圖。

《這裡是中國》:一本有顏、有料、有心思的好書!

其他:★

我覺得關於這本書的“其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引發讀者思考,這顆星是要給的。在每篇文章的結尾都會有關於未來的思考,畢竟地理對人們的影響從未消失,即使到今天,我們還講究因地制宜。而且面對人們對自然的過度改造,我們也在調整。


星球研究所的文章這幾年不能說每篇都看,但但凡看過的,還都是不錯的,《這裡是中國》這本書保持了他們家一貫的風格和水準,尤其是對於第一階梯寫作的文章,非常棒(可能是因為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院有深度合作的關係),是我2019年看過的最好看的書之一,而且不是那種看一遍就永遠放進書櫃的那種,寫文、消遣的時候都可以拿出來翻翻。


《這裡是中國》:一本有顏、有料、有心思的好書!

總結

從我的角度來說,這本書可以打到六星(一般基礎為五星),雖然心裡還是覺得有的文章有欠缺,但作為一本以中國這麼大版圖為科普對象的書來說已經非常不容易了,愛一個國家就更多的去了解她,這本書絕對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