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江蘇宿遷:營商環境的升級密碼

「營商環境」江蘇宿遷:營商環境的升級密碼

近年來,江蘇省宿遷市緊扣打造“全省營商環境建設最優城市”目標,突出“五最五優”標準,著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營商環境建設成效顯著。最新的全省考核中,營商環境指數排名由2018年的全省第12名,提升到2019年的全省第3名。企業的感受、經濟的突破,折射出宿遷的改革探索,正助力當地形成更為優質、行穩致遠的營商環境,為城市形成更加強大的長遠競爭力夯實基礎。

重商親商氛圍日益濃厚

近期瞭解宿遷企業復工情況時,我們聽到企業負責人說的最多的詞是“感謝”,感動於當地政府與他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京東雲小鎮項目一期工程是宿遷湖濱新區的重點項目,近期復工時,周邊城市的工人回不來,工程建設方焦急萬分。宿遷市旅遊服務業招商局瞭解後,打了4次報告,協調出6輛小轎車和1輛商務車,把30多名工人從周邊接回,在醫院確認工人健康後,才把他們送到工地。得知工地缺乏口罩,無法復工,該局又多方協調,幫助工程建設方購買5000只口罩,解決了企業復工之憂。

這次疫情給中國經濟社會帶來巨大考驗,如何讓企業吃下定心丸,檢驗著各地營商環境的成色。

2月15日,宿遷市在全省率先召開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推進會,開展“四幫四送”助企活動,打出“宿遷惠企16條”“依法護企暖企10條”“外貿宿10條”“惠企招工宿6條”等政策組合拳,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宿豫區開辦鄉鎮“巡迴招聘會”,組織區內重點企業深入陸集、大興等鄉鎮“送崗到家”,達成就業意向1000餘人,幫助區內部分企業緩解缺工問題。

“企業崗位送到家門口,我們不出鎮就能找到工作了。”宿豫區來龍鎮龍西村居民王榮香說。她與旭派電源有限公司企業達成了就業意向,將從事上板工作,工資可達4500元/月。

至2月24日,宿遷規上工業企業100%復工;2月26日,列統的農業重點企業100%復工;2月27日,結轉續建農房改善項目100%復工……

去年初以來,宿遷提出建設全省營商環境最優城市,開啟“刀刃向內”的改革,重商親商氛圍日趨濃厚。

“我們二期項目從審圖到獲得施工許可僅用8天,這是我做項目以來見過的最快辦理速度。‘宿遷幫辦’名不虛傳,‘宿遷速度’令人讚歎!”年前,天合光能(宿遷)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連榮介紹天合光能二期項目時深有感觸地說。

宿豫區行政審批局數據顯示,疫情期間,12345政府公共服務熱線共受理企業復工復產訴求28件次,企業群眾滿意率100%。

2019年,宿遷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成效明顯,最新全省營商環境參評的11項指標中,宿遷有4項指標排名進入全省前三。

突出“五最五優”標準向難處發力

營商環境改革是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也有一些地方營商環境改革,僅是簡單轉發上級相關方案或是政策堆砌,缺乏科學籌劃;或是制訂的措施針對性和科學性不強,導致政策在實踐中“短路”。

為了讓改革更加科學、精準、務實,宿遷邀請第三方機構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尋找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堵點、痛點、難點,在調研中查問題、找差距,撰寫形成《宿遷市營商環境評價研究報告(2019年)》,為深刻分析和改進提升營商環境提供參考。

針對營商環境建設中存在的短板弱項,宿遷提出堅持“五最五優”工作標準,構建“1+2”制度體系,打造細水長流的優越營商環境。“五最五優”,即政策最優、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辦事最快、群眾滿意度最高,政務環境高效優質、市場環境開放優越、法治環境規範優先、社會環境親商優容、配套環境完善優良。

宿遷建立了以《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為統攬,以《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宿遷市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試行)》為配套的“1+2”制度體系,將全市營商環境政策措施制定,由應急性舉措向制度性創新轉變、由平面化服務向立體式服務轉變。

《宿遷市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試行)》明確了政商交往界線,既解決“不想”的問題,也解決“不敢”的問題,讓全市各級黨員領導幹部放下思想“包袱”,與企業家大膽交往,做到聯繫工作“等距離”、服務企業“零距離”。

宿遷健全了市、縣(區)領導班子成員和部門掛鉤聯繫重點企業機制,做到“一個重點項目、一位聯繫領導、一個服務團隊”。市、縣(區)黨政主要領導定期參加企業家座談會,針對企業反映的個性問題,採取“一企一策”方式推動解決。

將營商環境建設具體內容細化為21個一級指標和98個二級指標,明確到17個責任單位和49個協辦單位,將各項要求落細、落實、落地,全市營商環境改革落地有聲,一步步從體制機制上破解企業家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

這一年,開辦企業方面,市場監管局在全國先行試點“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改革,建立“全鏈通”審批平臺,實現企業開辦0.5個工作日完成。

不動產登記方面,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參與“城鎮全覆蓋不動產權籍調查示範”和“不動產登記共享相關部門信息”2項國家級試點,全國不動產信息集成共享現場會在宿遷召開。

信貸核發方面,地方金融監管局和人行、銀保監分局推動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銀行機構貸款規模首次突破3000億元,線上融資平臺融資響應時間縮短至0.57天,位居全省第一。

納稅方面,稅務局大幅精簡辦稅資料,70種證明類資料不再需要報送,148個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

辦理破產方面,法院制定服務和保障民營經濟發展“12條措施”,在全省率先建立企業破產府院聯動機制、法稅協作機制,全年審結破產案件87件,化解不良資產36.54億元,盤活市場資源14.74億元。

信用創建方面,發改委著力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宿遷信用監測全國排名由去年初的第48位上升至去年末的第10位。

營商環境的優化,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2019年,宿遷經濟穩中向好,經濟增速居全省第2位,多項指標實現歷史新突破:全面小康實現度突破90%、達到92.5%,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0億元、達到3099.23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萬元、達到6284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達到30614元。

「營商環境」江蘇宿遷:營商環境的升級密碼

謀長遠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

近期,全國各地密集召開營商環境建設大會,都在想方設法提升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絕非權宜之計,而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的工程,是經濟和產業轉型的新要求,需要推向縱深,激發微觀主體的活力。

3月10日,宿遷市召開2019年度全市高質量發展總結表彰暨營商環境建設大會;3月26日,召開全市營商環境建設暨“放管服”改革推進會,提出“瞄準更高的要求、拿出更實舉措,真正讓良好營商環境成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以良好的營商環境為看家寶,讓宿遷成為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熱土”。

——聚焦便利化,打造更具效率的營商環境。宿遷將進一步推動行政效能再提升。

一是圍繞企業全生命週期,以“放管服”改革為牽引,推廣“信用承諾+容缺辦理”機制,整合提升各級政務服務大廳“一站式”功能,探索推行“一窗受理、套餐式辦理”模式,實現企業全生命週期審批事項時限再減少30%、材料再減少50%。持續深化“不見面審批”改革,大力推進電子證照互認共享體系建設,重點推行涉企行政審批服務全程網上辦,切實打響“宿速辦”品牌。

二是推動惠企政策快落地。立足幫助企業渡過當前難關和實現長遠發展,加強各類惠企利企政策梳理和集成運用,搶抓時間窗口期,儘快把惠企措施送到企業手裡,絕不能讓好政策成為“抽屜政策”“空頭支票”。特別要深入實施“減費降負”提升行動,編制實施涉企收費目錄,保證目錄之外無收費,同時落實好疫情期間延期繳納稅款、緩繳社會保險費、減免企業稅收等政策。

三是推動要素保障降成本。建立健全“政銀擔”合作體系,全面推廣“宿易貸”等融資服務模式,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疫情期間,對企業到期貸款要採取展期、無還本續貸等方式予以支持,不得抽貸、斷貸、壓貸。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優化完善水、電、氣、熱、網絡供給服務,進一步降低企業生產要素成本。

——聚焦法治化,打造更加公平的營商環境。宿遷將堅決依法行政。

一是特別要以國家信用示範城市建設為契機,在建設誠信政府上下功夫,在守信踐諾上做表率,堅決杜絕“新官不理舊賬”“說話不算話”等現象,確保城市信用監測排名保持全國前列。

二是嚴格規範監管執法。健全完善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加大事中事後監管力度,最大限度減少自由裁量權,確保“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部門覆蓋率達100%。

三是維護市場主體權益。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突出抓好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查處各類侵權違法行為,努力創成“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深化“平安宿遷”創建,堅決嚴懲破壞企業生產經營秩序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的治安環境。

——聚焦規範化,打造更加親和的營商環境。宿遷將著眼“為”字,主動作為、積極有為。

一是特別要開展好“四幫四送”助企活動,市級領導班子帶頭深入企業幫助解決問題,各級幹部主動跟進做好幫辦服務工作,組建一批專業能力強的服務專班,常態化幫助企業排憂解難。

二是著眼“責”字,敢於擔責、履職盡責。特別是對於企業和群眾反映的問題,少說不說“不好辦”、多想多教“怎麼辦”,少說不說“你們辦”、多想多說“我來辦”,決不能“甩手隱身”、一躲了之。

三是著眼“優”字,服務優質、業績優秀。各級幹部須緊跟企業需求和群眾期盼,加強對新政策、新知識的學習研究,及時彌補知識盲區、能力短板,以過硬的能力水平、精湛的業務素質,創出優秀的服務業績,真正成為服務發展的行家裡手。

「營商環境」江蘇宿遷:營商環境的升級密碼「營商環境」江蘇宿遷:營商環境的升級密碼

《中國企業報》匠心推出:《中國企業智庫》(營商環境)融媒體週刊,每週一期,適合地方政府、園區管委會、企業、投資機構等單位訂閱。歡迎電話、郵件或微信諮詢。

《中國企業報》是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管主辦,以企業和企業家為報道對象的中央級媒體,是國務院國資委系統最重要的新聞信息平臺,是服務地方經濟、產業園區招商、特色小鎮建設和企業經營發展服務的專業型智庫型融媒體。

《中國企業智庫》(營商環境)融媒體週刊是《中國企業報》旗下的電子出版物,由《中國企業報》專業團隊編輯出版,通過對國內外營商環境信息的全面搜索和長期跟蹤,對營商環境信息分門別類提煉彙總,為政府部門、企業和機構提供“最新、最重要、最全面、最有價值”的營商環境動態信息。《中國企業智庫》(營商環境)融媒體週刊適合地方政府、園區管委會、企業、投資機構等單位訂閱。

《中國企業智庫》(營商環境)融媒體週刊的內容分為【調研】【政策】【訪談】【案列】四大板塊,內容廣泛、信息豐富、具有深度。

《調研》欄目,即時呈現由《中國企業報》集團組織的34個調研組在全國100個地市、近1000個縣區和園區採訪調研和產業服務的最新成果;

《政策》欄目,分為宏觀政策和地方政策。宏觀政策層面,邀請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深入解讀國家各部委發佈的有關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的政策。地方政策層面,及時梳理全國各省、市、區以及園區有關營商環境的相關政策信息,並根據用戶需求,再細分為投資環境、發展環境、人才環境、政務環境、環保環境和法治環境等多個專題,實行定製化服務;

《訪談》欄目,地市、司局級以上領導和知名專家關於營商環境的講話、演講和訪談;

《案例》欄目,以園區招商、小鎮建設為切入點,及時報道各地優化企業營商環境的成功經驗,包括政府服務、管理、人才、稅收等方面。

週刊不僅提供PDF文件,還將為訂戶提供豐富的音頻、視頻形式的內容。

《中國企業智庫》(營商環境)融媒體週刊每年訂閱價格9800元(自訂閱日起,一整年。比如今年7月2日-明年7月1日)。每週一期,全年約50期,每期約100頁(A4),以PDF形式發送給單位郵箱或指定微信。

提供在週刊中添加單位定製名稱和LOGO的服務,適合以單位名義直接快印成紙質版分發至各科室,也可通過手機閱讀。

—— —— 訂戶權益 —— ——融媒體週刊一經訂閱,訂閱單位即享有如下權益:

1、贈送同期《中國企業報》紙質版一份。

2、融媒體週刊不定期免費刊登訂閱單位介紹及企業動態信息。

3、訂閱單位可不定期向融媒體週刊供稿,週刊編輯部根據稿件質量擇優刊登,並選擇優秀稿件在《中國企業報》全媒體進行刊發報道。以上稿件一經採用,按相應標準給予稿酬。

4、訂閱單位有權免費參加由《中國企業報》舉辦的各種沙龍、論壇等會議活動,並優先推薦參與《中國企業報》舉辦的各種評選及榜單發佈。

5、訂閱單位在《中國企業報》上發佈廣告,享有優惠政策。

訂閱熱線:13683180392

聯繫人:康女士,耿女士

郵箱:[email protected]

【匯款信息】

單位名稱:《中國企業報》股份有限公司

開戶銀行:華夏銀行北京車公莊支行

單位賬號:10282000000248270

融媒體週刊訂閱

「營商環境」江蘇宿遷:營商環境的升級密碼
「營商環境」江蘇宿遷:營商環境的升級密碼

中國企業報獨家首發:

宋志平,講述人生和做企業的三個基點——學習、創新、責任。

共3.5萬字,十次連載。

敬請持續關注。

「營商環境」江蘇宿遷:營商環境的升級密碼
「營商環境」江蘇宿遷:營商環境的升級密碼

·關於開展“全國企業防疫攻堅戰優秀故事展播”活動的通知

·關於開展全國企業防疫法律知識競賽的通知

·關於開展“全國防疫攻堅戰最佳惠企金融機構”評選的通知

「營商環境」江蘇宿遷:營商環境的升級密碼
「營商環境」江蘇宿遷:營商環境的升級密碼

企業抗疫復產典型事蹟

為了進一步貫徹中央的新指示新要求,更好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推出《企業抗疫復產典型事蹟》專欄,系列宣傳報道抗疫復產中企業和企業家的突出貢獻,讓更多的人瞭解他們的優秀事蹟,展現他們的決心與勇氣、作為與擔當。

「營商環境」江蘇宿遷:營商環境的升級密碼
「營商環境」江蘇宿遷:營商環境的升級密碼

本文選自中國金融信息網。編輯:米果。

本平臺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臺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覆處理。

在這個時代,我們以傳播信息、分享知識為已任。

微信關注中國企業報公號:zgqybnews,關於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