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敗掉一個國家?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皆因過去富貴人家的孩子大多嬌生慣養,不知前人創業艱辛,容易成為敗家子,將祖上的基業毀於一旦。家庭可能出現敗家子,國家也是如此。世界上有些國家就因為出現了一兩個“敗家子”,導致國勢日蹙,甚至從發達國家淪為赤貧。除了我們熟知的南非、阿根廷等例子外,尤以委內瑞拉、津巴布韋兩國為典型。

怎樣敗掉一個國家?

委內瑞拉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一

委內瑞拉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一。按說這個國家即使不如中東國家那樣富得流油,日子也應該過得不錯。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從2012年查韋斯統治後期開始,委內瑞拉已經出現物資短缺,到馬杜羅時期,經濟危機進一步惡化,國民經濟處於崩潰邊緣。在2016年,委內瑞拉的消費物價上漲了800%,經濟萎縮了18.6%,飢餓蔓延全國,未能逃離家園的普通民眾只能在垃圾桶裡覓食,近75%的委內瑞拉人因缺乏營養而體重平均下降8.7公斤。更為可笑的是,在2019年,這個產油大國的許多加油站居然出現汽油短缺。

怎樣敗掉一個國家?

在垃圾桶裡覓食的委內瑞拉人

獨立前的津巴布韋農業發達,號稱“非洲糧倉”。 在70年代末,津巴布韋每年糧食產量除了滿足本國需求外,每年還能對外出口50-100萬噸玉米。此外,津巴布韋還是當時世界上排名前三的菸草生產大國,僅次於美國、巴西。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烤煙出口國。僅菸草出口一項,每年創匯5億美元。在穆巴貝上臺的1980年,津巴布韋的人均gdp是我國的五倍。此後津巴布韋每況愈下,特別是從2000年開始,隨著對白人土地的掠奪,白人紛紛逃離津巴布韋,而獲得產權的黑人管理不善,導致農業生產能力迅速下降,糧食產量逐年減少。根據聯合國計劃署的統計,在2001-2008的八年時間裡,津巴布韋所產的糧食只能滿足7成國民的日常需求。隨著農業的減產,津巴布韋的國民經濟也陷入衰退,甚至完全崩潰。從2001年開始的十年間,津巴布韋通貨膨脹率高達2.3萬億倍,在人類歷史上可謂空前絕後。到了2013年,津巴布韋已山窮水盡,國庫賬戶上竟只剩下200美元。

怎樣敗掉一個國家?

通貨膨脹下的津巴布韋

考察這兩個國家經濟崩潰的過程,我們會發現一些共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點:

1.強人當政,使國家失去自我糾錯能力。無論是查韋斯還是穆巴貝,上臺後都積極打壓反對派,清除異己,從而掌握絕對的權力。權力缺乏監督,使國家失去自我糾錯的能力。

怎樣敗掉一個國家?

查韋斯

2. 意識形態掛帥,漠視經濟規律。查韋斯的左派思想使他一方面大力推行國有化,其結果是外國公司逃離,而國有企業效率低下,缺乏改進技術的能力與動力,導致委內瑞拉的石油開採及煉油技術十分低下,開採成本高昂。另一方面為討好民眾,在全國推行高福利,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住房、免費汽油、免費工資一應俱全。委內瑞拉經濟結構單一,這種模式在油價高企時尚能維持,一旦油價下跌至一定程度,國家必然陷入困境。穆加貝的民族主義使他對掌握財富的白人群體尤為敵視。土地國有化運動和針對白人的暴力導致白人逃離津巴布韋,外國企業也紛紛撤資,成為後來饑荒與經濟崩潰的主因。

怎樣敗掉一個國家?

穆加貝

3. 狂熱的民眾。昏君治下必有愚民,底層民眾為眼前的福利和利益所惑,狂熱支持強人,反對的聲音被打壓被淹沒。整個國家有如盲人騎瞎馬,失蹄是遲早的事。

4.嚴峻的外部環境。此外,這些國家長期與西方國家交惡,並受到後者的制裁,構成其經濟崩潰的外部原因。

在強人上臺之前,這些國家本身就存在許多問題,特別是財富分配不均,社會矛盾嚴重。不過,總體而言,富人吃肉,窮人喝湯,總還有一口吃的。強人借民眾的不滿上臺,不僅搶了肉,還砸了鍋,最後所有人都沒得吃。這些曾經以富饒著稱的國家,居然淪落至經濟崩潰、民不聊生之境,值得我們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