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能再也吃不到巧克力了?40年內可可樹將會滅絕?外媒早就闢謠了

最近,一條全球變暖會導致可可樹在40年內“滅絕”的消息在網絡熱傳,網文稱可能30多年後我們就再也吃不到巧克力了。其中提到,科特迪瓦和加納兩國,為全球提供了近60%的可可,一旦受到氣候威脅,這些國家因為要保全生態系統切斷巧克力原料供應,那世界巧克力市場可能馬上面臨癱瘓。為此,全球巧克力巨頭和加州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希望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使得可可樹能夠抵得住未來更加炎熱乾旱的環境侵襲。“滅絕”說法引得巧克力愛好者“一片哀嚎”。這是真的嗎?

網傳文章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查證發現,“可可樹將滅絕”的這個說法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去年曾被熱炒過一次,但已被加州大學闢謠。

去年流傳得較廣的是英國每日郵報的一篇文章《我們是不是快吃不到巧克力了?》,發佈於2018年1月1日,稱“專家預測巧克力將在30年後消失”。

每日郵報網頁截圖

文中提到,在全球日益變暖的氣候條件下,可可樹越來越難以生存——

可可樹只能在緯度低於南北緯20度的地區生存,而且需要特定的條件,比如高溼度和大量降水。但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說,未來30年間全球變暖即便僅使氣溫升高2.1攝氏度,將給可可樹帶來致命打擊,繼而影響全球巧克力產業。隨著溫度的上升,土壤和植物中的水分會逐漸減少。這就意味著,到2050年,可可樹種植區將不得不遷至山上的野生生物保護區,那裡的海拔比目前的種植區高數千英尺(1英尺約合0.3米)。科特迪瓦和加納(全世界逾半數可可豆的產地)等國的官員將面臨一個兩難境地:到底是維持全球的巧克力供應,還是拯救自己瀕危的生態系統。

一方面是可可樹的“生存困境”,另一方面,卻是全世界巧克力消費量越來越大,“巧克力短缺”(Chocolate Shortage)越來越嚴重。每日郵報這篇文章提到——

研究顯示,普通西方消費者平均每年會吃掉286根巧克力棒,生產286根巧克力棒所需的可可粉和可可脂,需要10棵可可樹來提供。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巴西和俄羅斯等國的10億多人進入了巧克力市場。總部設在倫敦的研究公司哈德曼農業公司的道格·霍金斯表示:“所有的指標都表明,今後幾年我們可能會面臨每年10萬噸的巧克力短缺。”

如此“一進一出”,因此專家預測,要不了40年我們可能就沒有巧克力可吃了。

每日郵報文中所配地圖對比:到2050年,可可種植區將被推到高數千英尺的山坡上,而這裡是野生動物保護區

然而,在“可可樹40年內會滅絕”的報道在網上被反覆傳播報道之後,2018年1月,一家德國媒體“德國之聲”隨後發佈一篇闢謠文章《不,到2050年巧克力不會消失(No, the world won't run out of chocolate by 2050)》,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科學傳播主管Megan Hochstrasser在接受採訪時對網傳說法闢謠:“可可樹40年內會滅絕”說法是不準確的,巧克力也不會在未來40年內消失。

文中指出,巧克力會消失這個說法最初可能是來源於《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在2017年的一篇報道,該報道指出,氣溫上升和乾燥的天氣條件對可可樹的生長產生了威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正在與著名糖果生產商瑪氏合作,以“設法保存作物,以免為時已晚”。

Megan Hochstrasser解釋,其實他們的目標不是培育出在較高溫度下生長的可可樹,而是使植物能夠抵抗病毒和真菌病,因為這幾十年中,在南美一直有一種真菌在“折磨”可可樹,科學家們試圖利用基因編輯來調整可可樹的DNA,使其更耐病。

USA TODAY網站轉載的這篇報道的截圖

著名事實核查網站SNOPES在2018年1月也對此進行過查證。結果顯示,所謂的巧克力會在40年內滅絕是謠言。因為,《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引用的那份權威報告中其實說的是“可可樹的適宜種植面積大幅減少”,並沒有說這個物種會滅絕。而且,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的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教授Ingrid Parker也表示,雖然氣候變化可能使科特迪瓦和加納的可可種植更加困難,但其他國家也有能力種植這種作物,比如澳大利亞。

SNOPES闢謠文章

因此,40年內可可樹將滅絕的說法是不科學的,我們自然也不用擔心吃不到巧克力了。

 

(本文由鄭子愚協助校對)

欄目主編:陶健

文字編輯:宋慧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項建英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