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40名大學生被退學,為大學生“喊冤”

前幾天這樣一個報道,被廣大的網友一致叫好。大學生的好日子將一去不復返。

6月18日,河北體育學院40名學生因為長期曠課,且未辦理任何手續被退學。

有些學生不滿校方的處理而開始上訴維權。

所以在10月31日教育部舉辦的通氣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在此表示:

現在有的大學生對自己不負責,不對家長負責,不對社會負責,他就應該付出自己應付出的代價。

要讓一部分學生天天打遊戲,天天睡大覺、談戀愛這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之前也是有很多被退學的案例:清華大學就勸退兩位博士生;華中科技大學多名本科生學業表現太差,被降為專科生;合肥大學一次性清退46名碩士研究生。。。。。

種種跡象表明:時代變了,學校不再是溫室,大學生不再是“鐵飯碗”,學生對自己不負責,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有一篇破十萬閱讀量的文章是這樣來告誡這些大學生,來先喝完這一碗心裡雞湯。

河北40名大學生被退學,為大學生“喊冤”

1

你所厭惡的學習環境,是別人無法觸及的夢想。

在一次採訪中,一群12歲到18歲的孩子,問他們想做什麼

大部分孩子都說想當演員,歌手,網紅。。。。

他們很一致的討厭讀書,聲稱讀書枯燥無味浪費時間,簡直折磨時間。

大學生擁有高檔的教室,齊全的設備,冬有暖氣,夏有空調,缺一個在下面沉睡,虛度光陰。

再寫道,一個破破爛爛的山村教室,風都能吹進。雨淋則溼,卻被孩子的朗誦聲溫暖起來。

或許在他們眼裡,讀書是他們最幸福的事了。

反應了,儘管生活很艱苦,農村孩子對知識的渴望。

因為他們知道,讀書的苦,比其生活的苦來說,完全不是什麼。

讀書雖然苦,但卻是人生最容易走的路。

2

你所厭惡的學習,是因為你沒有吃過社會的苦。

接著舉例超級學霸在工地上幫父母打工。所以懂得父母的苦,遭受過社會的苦,這樣的孩子怎麼會不努力讀書呢?

接受說,如果你覺得讀書很苦,就去工地體驗幾天。

就會明白,學習雖然枯燥,但比起社會的殘酷而言,顯得太輕鬆。

河北40名大學生被退學,為大學生“喊冤”

3

“讀書無用論”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

這幾天,朋友圈連續爆了兩個大事件。

一個是,深圳龍華區“年薪30萬招聘中小學老師,共吸引3.5萬人報考,其中畢業於清華北大,博士生23人,近9成是研究生。

一個是深圳南山外國語學校高級中學招聘20人,同樣來自清華北大,幾乎是研究生以上學歷。

用這些例子證明了讀書無用論是錯的。

可能你買菜用不到數學,但是學好數學有可能決定你在哪買菜。

4

別抱怨讀書苦,那就是你看世界的路。

寶劍鋒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作為普通人,不能拼爹媽,沒有金錢沒有背景,只有從小努力讀書養成吃苦耐勞的習慣,才能在人生的競技場獲得勝出的機會。

看完了,小編很差點感動哭了!不知道有多人和我一樣。

因為文章太長,之摘抄重點。

表面看這篇文章真好很容易打動人心,是一篇很不錯的心靈雞湯。但仔細想這篇文章是不足以讓大學生主動學習。只是一時的感動而已,和陳安之的成功學沒有什麼兩樣。

從整篇的文章來說讀書就是苦的,因為苦才讀書。

與其喝心靈雞湯還不如我們分析為什麼大學生不愛學習了?

河北40名大學生被退學,為大學生“喊冤”

我們的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有求知的慾望。而非因為苦才讀書,也不是為父母讀書,也不是為生活而讀書,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理想而讀書。

讀書應該是快樂的,為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快樂!體驗和享受讀書學習的過程。

如果我們是為了生活,為了父母而讀書,我生活條件好了,我幹嘛還要讀書?山區的孩子也一樣,我的生活條件變好了,我也不用讀書了。從讀書的目的性就是一個誤區。

這次為大學生“喊冤”

作為每一個大學生,入學之前,每個人都憧憬大學美好的生活,會在學業上有所成就。

我想這是每一個大學生之前都這樣的想法。然而進入大學之後就變了,變得和他們之前想的不一樣了。做過學生都會有同樣的感受。

1

不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產生厭學。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因為中學階段和大學是斷崖式,中學是基礎教育,大學是專業教育。高中畢業對大學所有的專業一點都不瞭解,很多都是聽別人說,或者網上查,瞭解到的是片面的。在報考學校專業也是父母和老師參考,自己也沒有自主權,即使有,對這些專業也不瞭解。

很多大學生缺乏對自己的瞭解,對自己的定位,人生規劃是沒有方向,所以一到了大學就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學習了?或者僅僅為了生存。求學的動力和慾望不強烈。

在中學階段,學生的社會實踐太少,對社會的發展方向認知不足,只管學習成績優秀。源於我們的應試教育的侷限。

在大學學了自己不感興趣的專業,很多都是死扛著,很痛苦,為了順利畢業沒有辦法。

河北40名大學生被退學,為大學生“喊冤”

2

沒有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學習很被動。

在中學之前,很多都是有父母參與陪伴學習。在父母老師的監督下完成的學業。學生是沒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個獨立能力也沒有得到提高。一到大學,沒有了束縛,對外面的事物很好奇,所以不斷去接觸,但是現在缺少了一個引導的人,個人的社會經驗,獨立能力不強,往往誤入歧途。

很多學生對讀書的概念就是為了父母而讀,讀書也是僅僅是知識,而沒有變成個人的思想,獨立思考的習慣。對讀書的認識和理解沒有進一步提高,所以沒有轉化為主動學習,有求知的慾望。

思想是驅動力,就會自覺去行動,不用任何人監督。

3

學校專業設備落後,就業專業不對口。

最近教育部也在要求減少高校的”水課“。確實現在有些學習設置的專業很不符合現在社會的需求,包括一些專業的設備成就,跟不上社會的發展。

除了專業性特別強的專業外,其他都不適應社會的需求。畢業之後,很多學生找不到對口的工作,上大學是這個專業,出來工作又是開始學新的專業,這樣的畢業生太多了。所以對未來是迷茫。

有時候學生有什麼想法,去創新,去實踐。學校的資源短缺,沒有提供不上設備。

不過有些學生在沒有畢業之前就去接觸一些行業,開始放棄學業,去工作,去創業。

在這樣迷茫的情況下,只有靠逃課,戀愛,玩遊戲,睡覺來麻醉自己,忘掉不快樂的生活。

所以說,大學生被退學有點”冤“,這是整個社會形成的問題。只有找到問題的根本才能解決問題,而不是喝下心靈雞湯就止渴。讓我們的讀書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

大學本該是學習,奮鬥,創造、創新最好的年華。我們卻在迷茫,掙扎中度過。

16歲到25歲之間是思想最活躍,精力最旺盛,創造力,想象力最佳的時段,可惜我們沒有用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