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米粥:家庭健脾食譜,媽媽反饋寶寶吃它不積食

說起焦米粥,不得不說這是我兒時夏天最美好的味蕾回憶。

我的老家在長壽之鄉--湖北鍾祥,提起它,很多人會想到“明顯陵”和“蟠龍菜。

明顯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親恭睿獻皇帝朱祐杬、母親慈孝獻皇后的合葬墓,它也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關於它的歷史由來,我會用一篇文章專門來介紹。

焦米粥:家庭健脾食譜,媽媽反饋寶寶吃它不積食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老家鍾祥的特產除了“蟠龍菜”和“藕粉”外,還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家庭養脾美食:焦米粥。小的時候並不覺得它很神奇,只知道一到夏天,家家戶戶每天的主食除了米飯以外,還有焦米粥。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在吃完飯後都會喝上一碗焦米粥,它有著麥茶的香味,一口下去香味從口腔到喉嚨,最後蔓延到整個脾胃,心口感覺透心涼,像是炎熱的夏天喝了一口冷飲,卻完全沒有冷飲的寒涼,印象中,傍晚時分,我的爸爸會在院子裡的大樹下放一個桌子,我們一家人坐在大樹下,吃飯乘涼。微風、樹蔭、焦米茶便是我兒時夏日裡最天然的消暑伴侶。就這樣炎熱的夏季在這一碗又一碗的焦米粥中快樂的度過。

焦米粥:家庭健脾食譜,媽媽反饋寶寶吃它不積食

自大學到武漢求學時起,我便很少回家了,每年在家的日子用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身在異鄉為異客,來到陌生的城市,除了要適應陌生的人、陌生的環境,還要適應這裡的飲食文化。來到武漢我才知道,不是所有的粥都是焦米粥,也不是每個地方的人都會吃焦米粥。我向身邊的外地朋友推薦焦米粥,他們往往皺著眉頭嚐了一口後,便不願意再吃。我的先生是武漢人,他們家人也吃不慣焦米粥,記得有年我從老家帶回一些焦米,某天下班回家後,發現婆婆用焦米加新鮮的大米一起煮,煮出來的食物完全沒有了白米粥的細膩軟糯,也沒有了焦米粥的焦香清爽,這味道至今難忘,像是基因重組後的異類。

由於在藥廠上班的緣故,我從2015年起開始結緣中醫,成為一名中醫愛好者和中醫育兒理念的推廣者。有一天在一個知名中醫的育兒課堂上,我聽專家講起了焦米粥。專家說:焦米焦香祛溼、健脾開胃,是一道難得小兒養脾食療方。我不不禁想起焦米不就是我老家每年夏天家家戶戶必吃的主食嘛,同時我又想起家是長壽之鄉,我想這應該與這裡的人愛吃焦米粥有密不可分的關聯。

經過不斷的高溫炒炙後,焦米粥保留了大米的天然營養,同時失去了原來的水分,這使得大米焦香四溢,焦香祛溼,對於溼性腹瀉有很好的效果。而大米的甘甜最能滋養脾胃,所以焦米能健脾護胃。積食、脾胃虛寒的寶寶可以經常食用。同時它還很健康,6個月以上的人群都能食用。

焦米粥:家庭健脾食譜,媽媽反饋寶寶吃它不積食

焦米粥芳香四溢,湯色金黃透亮。

最後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家鄉美食焦米粥的地道做法

先將大米淘洗乾淨,再用沸水泡半小時,然後將水瀝乾備用。炒鍋中火燒熱,再將米倒入鍋中翻炒至無熱氣米微黃,轉小火繼續翻炒至焦黃色,大約需用時60分鐘左右。

溫馨提示:焦米炒好後需倒入平盤或平板上攤開並完全晾涼後(去火毒),方可裝瓶備用。 請媽媽們不要“嫌”它麻煩,好美的食材必須經過時間的錘鍊。

焦米粥:家庭健脾食譜,媽媽反饋寶寶吃它不積食

一碗簡單方便的焦米粥,護衛家人的脾胃健康,讓我們都動手做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