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21考研:克服賴床,做“早起鳥”,你該這麼幹…

「經驗分享」21考研:克服賴床,做“早起鳥”,你該這麼幹…

“起床難起床難,難於上青天”,這個問題簡直伴隨了我們一生。春季已經過完一大半,天氣已經漸漸回暖了,但是在備戰考研的初期,起床真是一個讓人咬牙切齒的大問題。

「經驗分享」21考研:克服賴床,做“早起鳥”,你該這麼幹…

一天之計在於晨,學長總結了一些起床的小技巧,讓起床不那麼難,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早起先養成習慣

1.早睡才能早起

早起更多的是為了調整自己的生物鐘,將清晨的時間合理利用,而不是考驗誰的意志品質,也不是故意和自己過不去。如果每天不能保證充足的睡眠,那即使早起,也是以犧牲自己的健康為代價,得不償失。

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是前提,如果你希望每天6點鐘起床,那每天的睡覺時間就應該在23點以前,如果是5點,那至少要在22點半以前進入睡眠狀態。其實如果真正養成早起習慣後,11點前我們就會很自覺地去睡覺,而且不會出現失眠問題。

而充足的睡眠,往往能帶來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身體情況。大腦清醒能讓人辦事更精明更高效,注意力更集中,不容易開小差。健康的身體狀況能夠支撐我們進行持續不斷的高效率工作。

「經驗分享」21考研:克服賴床,做“早起鳥”,你該這麼幹…

2.早起寫下自己想做的事

夢想是用來實現的,不是用來祭奠的。如果你有夢想,那就把它寫下來吧。每天早晨起床,把自己一天的計劃都寫下來,每天晚上經常翻看。這能提醒你不要忘了自己的目標和夢想,促使你為了實現它而努力。

同時,在開始一天的工作和學習之前,

我們要明確今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給自己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每天都優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會越來越高效。

3.叫上小夥伴一起早起

如果怕自己意志力不足,或者中途放棄,那就找些志同道合的同伴,和你一起早起吧。如果你起不來,約定會讓你記得早起,如果這都不行,小夥伴也能把你叫起床。大家一起互相監督,起床哪有那麼難。

4.打破慣性

一年之際春夏秋冬,很多學弟學妹醒來以後又會習慣性的躺下去。從床上的懶散狀態轉變成起床的行動狀態,是對慣性的打破,對每個人來說,都會造成不適(只是程度不同)。但這種不適其實只會持續不到1分鐘,只要你利利索索地掀開被子、坐起來、下床、穿上衣服、洗把臉,就可以順利消除這種不適了。大家真的不妨嘗試一下,只要你從床上滾下來了,你就不那麼難受了。

「經驗分享」21考研:克服賴床,做“早起鳥”,你該這麼幹…

訣竅是:動作要快、姿勢要帥。把被子一下子掀開,迅速穿起衣服,然後用涼水洗一把臉。

5.將早起和有趣的事情聯繫起來

比如,每天早上同一時間,跑到某處去拍清晨的陽光;比如,每天早上同一時刻發朋友圈假裝很勵志的樣子.
為自己建立這種儀式化的連結,會讓早起變得輕鬆有趣起來。把早起當作一個遊戲,別和夢想啊、人生巔峰啊、革命啊聯繫起來。

二、清晨起來乾點啥?

1.背單詞

在考研複習的基礎階段,背英語單詞是每天的重要事項之一,早上是背單詞非常適合的時間段,比較容易記住。學弟學妹們一定要把考研核心必考詞背的滾瓜爛熟。單詞的記憶一直要持續到考試前一天。

「經驗分享」21考研:克服賴床,做“早起鳥”,你該這麼幹…

2.攻英語語法

以長難句為代表的英語語法是考研中的“老大難”,其中包含很多道道,而且句式靈活多變,不同於我們已經固定了漢語習慣,難度巨大,很多學弟學妹都折在這上面。因此,這部分內容十分適合放在頭腦清醒的早晨去複習。早晨攤開語法書或輔導班講義,認真去理解每一種語法背後的語言邏輯,靜下心來剖析句子結構,會比平時進入狀態更快、效果更好。

3.啃數學定理

考研數學中包含很多概念和定理,它們是搞定考研數學的關鍵之所在,唯有認真吃透了概念和定理,才能快速準確地應用於做題。而有相關數據證明:歷年數學考場上最大的失分因素就在於對概念和定理把握不準確或應用不到位。因此,這樣的“硬骨頭”最適合放在早晨來啃,讓大腦在最高效的狀態下去理解並吃透這些概念和定理,才能更好地指導做題和複習。

4.集中攻克難題

我們在平時做題中可能會遇到一些令人頭痛的難題,因為一時無法解開就丟到了一邊。早晨時間頭腦清醒,正適合把它們揪出來,好好修理一番。也許你會發現當初想破腦袋死活也沒想明白的地方,忽然開竅了。唔,原來是這樣,原來沒有想象中的難,是之前自己太鑽牛角尖了。

在頭腦清醒的狀態下換個角度想想,很多難題都會不攻自破了。

「經驗分享」21考研:克服賴床,做“早起鳥”,你該這麼幹…

我們常說凡事講究張弛有度,一味高強度的複習不可取,勞逸結合才是真理。因此,我們要更加珍惜並好好利用休息之後的高效狀態,讓時間為我們所用,才能保證良好的複習效果,在考場上最終笑到最後!


「經驗分享」21考研:克服賴床,做“早起鳥”,你該這麼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