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入50萬噸新疆棉能否拯救鄭棉連跌?

天上掉下個大訂單!受新冠肺炎的影響,印度紡織行業出現停工,因此印度訂單也大量流出。


輪入50萬噸新疆棉能否拯救鄭棉連跌?


對於“大量海外紡織訂單湧入中國, 訂單已排到明年5月”的報道,鞋服行業獨立分析師程偉雄無奈稱:“浮在表面看起來向好,實際上冰山大部分在水下”,而多家對外貿易相關工廠表示,紡織行業確實存在部分訂單“迴流”,除了海外訂單“轉暖”,季節性旺季、內需等原因亦影響著訂單的“氣候”,但問詢多家工廠得知,訂單至多排至年內而非明年5月

01

輪入50萬噸新疆棉能否拯救鄭棉連跌?

需求好轉主要來自內需訂單 外貿訂單佔比較低

輪入50萬噸新疆棉能否拯救鄭棉連跌?


輪入50萬噸新疆棉能否拯救鄭棉連跌?

據瞭解,轉移的訂單有棉紗等紡織原材料,也有毛巾、床單等簡單品類,主要供應超市類需求。此前,我國企業佈局在東南亞生產線的訂單也部分轉向國內生產。


來自浙江金華的民營企業“橫崗家紡”更是接到來自國際品牌ZARA幾十萬條桌布的出口大單。該公司總經理舒介武表示,ZARA這個訂單之前確實是由印度企業來代工生產的,但今年4~5月份的時候,商家要求印度企業修改桌布的成分,由純滌改成麻布,印度企業聲稱需要2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但我們工廠7天就可以一次性搞定。


“前期有過一些溝通,到6月份的時候,ZARA突然就把這個訂單給我們了,而且是長期訂單,每個月都有。”舒介武表示,這一訂單佔到公司60%以上的產能,也造成公司6月份訂單量猛增4~5倍


而我們分別也向位於廣東廣州、東莞和福建泉州等地多傢俱備外貿資質的服裝代工廠進行核實,反應出現分化。部分代工廠表示,目前外貿訂單的確比7、8月的時候多了,但不存在網上傳的“爆單”,排單壓力不大,同時亦稱不清楚是否是“訂單轉移”,因為往年這個時候也是旺季。


據卓創資訊分析師安光了解,10月需求好轉主要來自國內“雙十一”等內貿訂單,外貿訂單佔比較低。今年前三季度紡織服裝品(不含醫護類紡織用品)的需求整體不旺,尤其是上半年紡織服裝品積壓了庫存,現在處於階段性去庫存,業內人士仍擔心行情缺乏持續性。

02

輪入50萬噸新疆棉能否拯救鄭棉連跌?

業內普遍判斷迴流訂單是“應急訂單”

輪入50萬噸新疆棉能否拯救鄭棉連跌?



儘管目前紡織行業出口表現極佳,但對於一些迴流訂單,紡織服裝業內普遍判斷是“應急訂單”。“我認為此類訂單更多還是應急之舉。轉移速度快,說明此類訂單通貨性質更強,買家更看重價格、加工速度等因素。

”中信建投期貨農產品團隊紡織業研究員表示。其他多家企業負責人也表示,由於在勞動力成本上不佔優勢,這些訂單很難在國內久留。


紡織行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對於人工成本的敏感度非常高,近幾年,隨著國內人工成本的提升,不少品牌都將工廠搬遷至越南,老撾等東南亞國家。一旦印度國內生產能力恢復,國內生產成本優勢降低,訂單能否長期留在國內還需進一步觀察。這些紡織品訂單要想再轉移回來沒那麼容易。


有業界專家指出,如果我國要想持續保持紡織服裝行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那麼產業鏈升級成為最主要的方向。

03

輪入50萬噸新疆棉能否拯救鄭棉連跌?

鄭棉四連跌 ,輪入50萬噸新疆棉影響幾何?

輪入50萬噸新疆棉能否拯救鄭棉連跌?



國慶節過後,棉花期貨帶動現貨一路上漲。紗線上漲1000-4000多不等。由於上漲跨度太大,導致紗廠基本不報價,“捂盤惜售”現象明顯。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瘋漲非市場需求所帶動,需謹慎價格回落。



粘膠短纖價格高位堅挺,工廠報價仍有上推意向,下游用戶基本有1-2個月的補貨,短期內新單交投將減少,後市繼續觀望為主。目前中端粘膠短纖報價在10000-10200元/噸,高端粘膠短纖報價在10500-10600元/噸。


受期貨漲勢影響,江浙滌綸短纖廠家報價再次普遍上漲,1.4D主流報價6000-6200元/噸左右,商談區間5900-6100元/噸左右,實單商談,廠家多數欠貨,滌綸紗廠家高價跟進略顯滯緩。

輪入50萬噸新疆棉能否拯救鄭棉連跌?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與財政部昨日晚間聯合發佈公告稱,將於12月1日輪入50萬噸新疆棉。在下游採購需求增加、需求出現一定恢復的跡象下,市場人士原認為這一消息會提振棉花價格。但是到21日收盤,鄭棉主力2101合約下跌了335元/噸,跌幅達2.28%。


主要原因是前期部分企業以13000元/噸左右在鄭棉市場建倉,而當後來棉花價格受國慶長假下游訂單好轉而引發棉花行情上漲,而下游紗線市場需求並沒有出現重大利好,且對後市行情持謹慎態度後,及時落袋為安,因此,資本退去,鄭棉連續四日下跌。也許輪入50萬噸新疆棉並不能發揮多少利多作用。

04

輪入50萬噸新疆棉能否拯救鄭棉連跌?

行情能持續多久,是否會出現急剎車?

輪入50萬噸新疆棉能否拯救鄭棉連跌?



10月以來棉花、粘膠價格持續上漲,近日滌綸也開始出現上漲跡象,近期整體下游市場訂單較9月增加50%左右,雖工廠訂單服裝類多安排至11月初至中旬附近,家紡訂單排至12月附近,但後續春季訂單是否如期而至,尚需時刻關注。


對於這一波行情持續的時間,企業表示很難判斷,最終的結果還要看10月底的行情,但普遍不看好。企業普遍表示,上漲缺少大行情的支撐,判斷是短期現象,下游織造工廠對於這波行情也很擔憂,擔心會出現 “急剎車”現象。同時受上半年疫情影響,很多企業的營業情況並不是很理想,很多企業都出現了嚴重的虧損,部分企業資金鍊斷裂的風險急劇攀升,使得各行各業氣氛非常緊張。如果年底疫情反撲,企業將面臨新一輪的停產停工的局面,將對企業雪上加霜,應提前做好應對措施!


受疫情影響,今年行情一直陰晴不定,好不容易現在等到一波小高峰,又臨近年底,紡織人對這波行情的擔心溢於言表,從中國紗線網公眾號粉絲留言也能以窺知一二,

輪入50萬噸新疆棉能否拯救鄭棉連跌?

(中國紗線網公眾號一位粉絲留言)

希望大家理性對待,至少能夠讓這波行情多飛一會兒!這需要我們上下游共同努力!


為了行情持續,請將本文轉發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人參與進來,共同守護這波小陽春!


紡織大市場 發起了一個讀者討論您的工廠現在市場情況如何?哪個產品銷售較好?請直接點擊留言。參與討論

來源:中國紗線網整理自財聯社、中國棉花網、大耀紡織、每日經濟新聞,轉載請註明中國紗線網公眾號

編輯:紡織大市場新媒體團隊

領取福利!500個紡織群等您加入,一分鐘找到客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