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夫·昆斯:才華與爭議並存-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url:http://theory.gmw.cn/2018-02/28/content_27850274.htm,id:27850274

在當代藝術商業市場日趨火爆的時代,藝術品市場上的鉅額拍賣價格、市場裡錯綜複雜的經濟力量等,成為公眾津津樂道的話題。在常常見諸報端的藝術家中,“在世較高身價藝術家之一”的美國當代波普藝術家傑夫·昆斯毫無疑問是整個輿論漩渦的中心人物之一——關於他商業成功上的議論從未停止。他的一系列“跨界合作”,包括為流行音樂明星Lady Gaga創作專輯封面、參與奢侈品牌LV的時尚設計,到最近與社交媒體平臺Snapchat的合作,毫不避諱地跨越著很多其他藝術家小心保持的距離邊界。

作為一位功成名就的藝術家,昆斯以善於營銷聞名於世,批評者說他是通過降低藝術價值而讓消費者迷戀的“豔俗王子”;支持者說他是不知疲倦地革新當代藝術面貌的“藝術頑童”,他的藝術創作始終伴隨著各種爭議。1月21日,法國眾多文化名人在《解放報》上聯名發表了一封公開信,敦促法國巴黎市政府停止安放昆斯贈予巴黎的巨型雕塑《鬱金香花束》。這一公開信的發佈再一次將昆斯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截至目前,法國文化部尚未對此事做出表態。

《鬱金香花束》再掀波瀾

《鬱金香花束》體量巨大,描繪了一隻手獻上一捧由各色氣球鬱金香組成的花束。昆斯於2016年11月21日——巴黎恐怖襲擊(2015年11月13日)一週年後將這件作品贈予了巴黎市,目前作品在一家德國工廠內製作完成。雕塑寓意著樂觀與團結,其外觀也有意令人想到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手中的火炬。按照計劃,這件雕塑將永久安置在巴黎東京宮門前的東京廣場上。

在發表於《解放報》的公開信中,24名藝術家、博物館工作人員、藏家和政治家都簽署了姓名。公開信呼籲這項計劃應該被廢除,並列舉了一些理由,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件作品的安放位置離2015年巴黎恐怖襲擊發生的場所——法蘭西體育場、Bataclan音樂廳及附近的商業設施十分遙遠,所以它的象徵意義並不合適。公開信其中一位寫作者表示,作品的選擇,或者說至少是作品的安放地點都和作品所指涉的恐怖襲擊事件沒有任何關聯。

據瞭解,在整個贈予項目中,昆斯只贈送了他的雕塑設計,約300萬歐元的雕塑生產費用由私人捐助填補,而安置重達35噸雕塑的費用將由納稅人買單,雕塑下方的東京宮地下展廳也將由於這一工程暫時關閉。

另一位公開信寫作者表示,昆斯的雕塑擺放位置遠離事發地點,卻堅持選在致力發揚新興藝術家及法國藝術的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及東京宮之間,藝術家無疑是想借此機會進行自我推銷。信中指出,昆斯在上世紀80年代還是個才華洋溢的藝術家,但他現在已經成為投機、譁眾取寵、工業化藝術的象徵。

褒貶不一的“藝術商品化”營銷

對於《鬱金香花束》捐贈事件,昆斯尚未表態。但回顧他的發跡史,不難發現,昆斯對藝術與經濟有著獨特的判斷。昆斯1955年生於美國,1973年畢業於馬里蘭藝術學院。在新表現主義藝術盛行的上世紀70年代,昆斯是個不被市場接受的“異類”,作品的市場反應十分冷淡。直至80年代初,作為新幾何圖形派的倡導者,昆斯開始引起藝術界的關注。這個時期,昆斯藝術的創作核心是新幾何圖形派所提倡的挪用、模仿。60年代美國蓬勃發展的波普藝術對傑夫·昆斯的創作產生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以好奇、戲謔的態度表現了光怪陸離的現代商品社會,迅速在北美乃至國際藝術界持續走紅,被視為繼安迪·沃霍爾之後美國當代藝術的又一位代表人物。

在傳統的意識裡,藝術是不應該與金錢掛鉤的;然而昆斯恰恰是個例外,他從一開始就將藝術品當成商品去創作。昆斯創造藝術,也經營藝術,在他看來,藝術創作能夠收穫回報才是最重要的。昆斯用自己從事股票經紀人、銷售員等職業的經驗來經營自己的藝術品牌,其代表作品的平均單價已達到500萬美元以上。

在作品創作環節,昆斯開創了自己特有的創作模式,在請助手協助完成作品的同時,他十分注重版權的保護,明確版權歸屬關係。昆斯培養出了一群優秀的年輕藝術家組合,團隊中的每一項藝術工作都分工明確,助手們採用企業職工制度,明細工作時間與工作量,嚴格按照流程進行工作。因此,與大多數藝術家不同,昆斯的工作室更像是一個具備一定規模、高標準、高規格的藝術產業集團。

而對藝術品和經濟價值的關係,昆斯表示,藝術創作應該和經濟利益相結合,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就是一個單純的、追求利益的商人。昆斯認為,藝術創作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包括聘請工作人員、運用先進技術等。此外,在他看來,經濟力量是每一個人,包括每個藝術家值得擁有的一項權利,得益於當下藝術市場的擴張和產生的利潤,藝術出版、藝術銷售、藝術評論收穫了比之前更多的經濟支持。“所以如果有人說經濟是負面的東西,那是在損害整個體系的根基。”昆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