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股改到鏈改,從上市到上鍊

每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進化,都會帶來社會層面的變革,我判斷,區塊鏈會給社會制度與社會組織帶來商業社會的發展,就是公司和組織的價值不斷凸顯的過程,也是從利益平衡到利益共享的過程。

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世界第一家股份制公司。東印度公司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為了便於自己開拓全球市場、分散經營風險,具有民主精神和契約精神的股份制商業結構被荷蘭人率先創立。這種商業模式被英國東印度公司效法並後來居上,兩者都對中國近代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股改到鏈改,從上市到上鍊

東印度公司開創了人類商業史的“股改”。股改,顧名思義就是股份制改革,最大的特點就是明確產權。中國40年改革開放進程中,股改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至關重要。

從股改到鏈改,從上市到上鍊

“股改”是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在資本的助推下,公司的發展會迅速改變。但股改後也會有負面效應,如:公司只對股東負責,股權分散導致內部人控制等問題。公司也會被資本的力量裹挾,影響企業發展,甚至蔓延成行業危機。“滴滴打車”在連續發生惡性刑事案件後坦承:“公司在短短几年裡靠著激進的業務策略和資本的力量一路狂奔”。

從股改到鏈改,從上市到上鍊,一種全新的商業機制正在醞釀完善。

什麼是鏈改?鏈改,就是運用區塊鏈思維,採用區塊鏈分佈式技術,通過發放Token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連接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實現利益共享的商業機制。“鏈改”會讓公司和產業鏈的價值同步放大。

從股改到鏈改,從上市到上鍊

鏈改會將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三體合一。以可口可樂為例,在傳統商業中,你喝再多的可口可樂,這家全球飲料巨頭和你的關係都不大。而一經鏈改,你喝的每一瓶可樂都會跟你有關係。生產即挖礦,銷售即挖礦,消費即挖礦,廣告即挖礦……鏈改可以實現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整合。

從股改到鏈改,從上市到上鍊

鏈改可以讓企業的整個產業鏈形成命運共同體。鏈改的核心在於取得產業鏈共識,在內部發行“Token”或“鏈券”,這將成為產業協作的“通證”。公司上市後,股票的漲跌往往受很多因素的干擾,不能準確反映公司的價值;而公司鏈改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每一個人都會成利益共同體的節點。

鏈改帶來的一個新商業機會,便是上鍊。從上市到上鍊,公開發行股票並不能保證一個公司的持久成功,世界上最早的股份制公司也已經倒閉,買股票的很多人也沒有賺到錢。而上鍊通過運用區塊鏈的技術,使企業資產數據金融化,採用智能合約打通各個環節,放大企業已有資源價值。比如買一瓶名酒,只要完成智能合約,即便它不交付到你的手裡,它在流通過程中賺得的錢也和你有關。再比如古董交易:古董產生的年代,出處和來源,凝聚著哪些文史信息……這些一旦經區塊鏈智能合約確認,就會流傳有序,價值共享。

鏈改和上鍊會帶來全新的商業情景:消費者可以購買Token,分享公司的發展及收益;上下游企業也能購買Token,直接抵扣貨款或其他交易往來;產業鏈整合後,大家會共同監督產業各企業的發展,並維護“Token”的穩定。鏈改到位後,就可以啟動上鍊,這樣就會有更多的消費者和公司加入,生產要素和資源便能實現最大化的配置和組合。而且上鍊之後,“Token”的價值也會不斷提升,大家共同分享Token的升值。

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區塊鏈的最大價值在於提供新的經濟發展動能。從第一產業到第四產業,從工業、服務業到知識信息產業,從礦山到餐飲,從版權到藝術,所有行業都可以上鍊。甚至企業的固定資產和知識資產都可以上鍊。資產的登記、交易、結算等環節都可以在區塊鏈上完成。

從股改到鏈改,從上市到上鍊

傳統商業模式中,只有少數企業可以上市,甚至必須是精英企業。但區塊鏈真正做到讓所有的企業可以上鍊。上鍊之後,企業就有了新的商業價值:從股改到鏈改,公司一成立就能上鍊,用大家的錢辦企業的事,人人可以享受收益。拿藝術品上鍊來說,藝術家花了一輩子的心血,其實很多作品都在倉庫裡,為什麼說梵高是窮死的,畢加索是富死的,因為畢加索懂得隨時“上鍊”,讓自己的作品儘快變現。

未來,萬物皆可上鍊,這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思維。區塊鏈讓一切資產都可以數字化、token化,鏈改和上鍊讓每個人成為企業發展的參與者、貢獻者和獲利者。

鏈改是一種面向未來的商業模式,在讓公司更值錢的同時,還能實現財富的轉軌。在經營的過程中,公司的規模、營收、利潤,一旦上鍊,就意味開拓了新的商業空間。

股改和IPO讓公司有價值,鏈改和上鍊則讓公司和行業的價值同步放大。從股改到鏈改,從上市到上鍊,我們即將迎來一個人人共創價值、共享增值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