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由於工作原因,本人中青年時期曾在四川地區度過了四五載光陰。提及四川,"天府之國、美食美女、少不入川、火鍋、熊貓、安逸、來了不想走、九寨溝、稻城亞丁、青城山、都江堰、護路運動、川軍、鄧小平、新一線城市成都"成為關鍵詞。

一、四川區域概要

1、區域概要

四川省位於我國西南腹地,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文化、工業、農業、軍事和旅遊大省,2018 年初常住人口達 8,302萬人。四川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六,西部第一。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四川省一共有18個地級市,分別為:成都、綿陽、自貢、攀枝花、瀘州、德陽、廣元、遂寧、內江、樂山、資陽、宜賓、南充、達州、雅安、廣安、巴中和眉山。四川省共轄3個自治州。其中包括54個市轄區、17個縣級市、108個縣、4個自治縣。

四川省可以分為成都平原經濟區、川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和川西北生態經濟區五大經濟區域,其中成都平原經濟區(包括成都、德陽、綿陽、遂寧、樂山、眉山、雅安和資陽)為全省核心經濟區域。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四川位於中國西南地區內陸,是對接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打造"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動發展的戰略紐帶和核心腹地。總面積46.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8,341萬人。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下轄下轄18個省轄市,3個自治州,17個縣級市,108個縣,4個自治縣,54個市轄區。

四川省是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萬億元大關,首次實現3年邁上一個萬億元臺階,經濟總量繼續位居全國第6、西部第1;2018年GDP為40,678億,人均GDP為48,998元,全國排名第6位和第18位,實際和名義增速為8%和1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和9%;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為28,065.3億元,同比增長10.2%;形成以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能源化工等萬億級的五大支柱產業;代表性龍頭企業如四川省電力公司、四川長虹電子、五糧液集團、攀鋼集團等。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2018年一般預算收入3,910.9億元,排名全國第7名,同比增長9.2%;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6,311.2億元,同比增長10.9%;,政府性基金收入達3,821.9億,同比增長43.5%,國有資本經營總收入68.2億,地方綜合財力為1,0201.3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佔比61.87%,政府性基金收入佔比37.46%,財政實力較強勁。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受益在天然氣、釩鈦稀土、水和品牌白酒等資源稟賦方面的突出優勢及新中國成立後大量軍工企業成長壯大積累的 技術和人才優勢,四川省擁有我國西部省份中最好的產業基礎。近年又受益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積極承接東部製造業向西部轉移,進一步鞏固四川省的產業競爭實力,

並形成以電子信息、裝備製造、飲料食品、油氣化工、能源電力、釩鈦稀土和汽車製造 7 大優勢產業為主的支柱產業結構。

工業主導逐步轉向工業、服務業雙主導,2016年四川省第三產業佔GDP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表明四川省產業結構調整出現重大變化。2016年8月四川省成為中國第三批自由貿易試驗區。

2、區域GDP及人均GDP、人口情況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2018 年,四川地區生產總值40,678.13億元在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中排名第6位,低於廣東的97,277.77億、江蘇的92,595.40億、山東的76,469.70億、浙江的56,197.20億、河南的48,055.86億。

同期,由於較高的人口基數使得四川的人均生產總值為76,267.26元,全國排名第20位,僅次於上海的134,982.00 元、天津的120,710.80 元、江蘇的115,168.40 元、浙江的98,643.41 元、福建的91,197.25 元、廣東的86,412.00 元、山東的76,267.26 元,但高於全國64,644.00元的平均水平。

人口角度,四川2018年人口8,341.00萬,全國排名第4位,低於廣東的11,346.00 萬、山東的10,047.20 萬、河南的9,605.00 萬。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3、各城市發展概要

四川各城市2018年GDP及人均GDP統計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從區域角度而言,2018年GDP從高到低分別為:成都15,342.77 億、綿陽2,303.82 億、德陽2,213.87 億、宜賓2,026.37 億、南充2,006.03 億、瀘州1,694.97 億、達州1,690.17 億、樂山1,615.09 億、涼山州1,533.19 億、內江1,411.75 億、自貢1,406.71 億、眉山1,256.02 億、廣安1,250.24 億、遂寧1,221.39 億、攀枝花1,173.52 億、資陽1,066.53 億、廣元801.85億、雅安646.1億、巴中645.88億、阿壩州306.67億、甘孜州291.2億。其中,GDP在3,000億元以上的城市有1個,僅有廣元、雅安、巴中、阿壩州、甘孜州GDP尚未突破千億大關。

從GDP總量規模看,如果把四川省各地市分為4個梯隊,則成都市屬於第一梯隊,是唯一一個GDP突破萬億的地級市,GDP高達15,342.77億元,佔四川全省的37.7%,是第2名綿陽市的6.66倍;第二梯隊地市GDP在2,000-3,000億區間,包括綿陽市、德陽市、宜賓市、南充市;第三梯隊GDP在1,000-2,000億區間,包括瀘州市、達州市、樂山市、涼山州、內江市、自貢市、眉山市、廣安市、遂寧市、攀枝花市和資陽市;第四梯隊GDP在1,000億以下,經濟體量較小,包括廣元(802億)、巴中(646億)、雅安(646億)、阿壩州(307億)和甘孜州(291億)。

人均GDP方面,沒有城市超過10 萬元/人,最高的成都為9.48萬,最低的巴中則僅為1.95萬元/人。人口角度,成都人口排第一位為1,633.00萬,已是絕對的千萬型特大人口城市。

3.1 成都市

成都市是西南地區唯一一個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四川省省會,是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重要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是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國西南地區科技、商貿、金融中心,同時也是長江上游和西部的重要經濟中心,經濟總量一直位於四川省首位,經濟實力很強。成都市總面積1.46萬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1,633萬人。下轄11個市轄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區、郫都區)、4個縣(金堂縣、大邑縣、蒲江縣、新津縣),代管5個縣級市(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崍市、簡陽市)。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成都是四川省唯一一個GDP突破萬億的地級市,2018年GDP高達15,343億元;名義同比增長10.46%,一般預算收入1,424億,同比增長9.4%,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400億元,增長2.9%,固定資產投資達8,340億,增長10%,人均GDP為9.56萬元;形成以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機械產業、汽車產業、石化產業、食品飲料及菸草產業、冶金產業、建材產業、輕工行業八大特色優勢產業。

從下轄各區經濟與財政實力看,在GDP規模上,成都高新區、龍泉驛區(成都經開區)GDP排名前二,分別為1,877億和1,302億,主城五區(金牛、青羊、武侯、錦江、成華區)除成華區外,GDP均在1,000億以上,經濟和工業較為發達;而邛崍市、大邑縣和蒲江縣GDP均在300億以下。從地方預算收入看,武侯區、青羊區、錦江區地方財政收入在90億以上,位居前列;有8個區縣財政收入在30億以下,財力相對薄弱。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3.1.1成都與一二線城市比較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成都2018年GDP為15,342.77億元,在一二線城市中排第8名

,僅低於上海32,679.87 億、北京30,320.00 億、深圳24,221.98 億、廣州22,859.35 億、重慶20,363.19 億、天津18,809.64 億、蘇州18,597.47 億。

成都2018年人均GDP為9.48萬元,在一二線城市中排第21名,低於深圳18.96 萬、蘇州17.38 萬、珠海15.94 萬、廣州15.55 萬、南京15.29 萬、北京14.02 萬、杭州14.02 萬、長沙13.69 萬、武漢13.51 萬、上海13.50 萬、寧波13.26 萬、青島12.85 萬、天津12.07 萬、廈門11.80 萬、大連10.96 萬、濟南10.63 萬、福州10.20 萬、鄭州10.13 萬、合肥9.75 萬、長春9.57 萬。

成都2018年人口為1,633.00萬,在一二線城市中排第4名,僅低於重慶3,101.79 萬、上海2,423.78 萬、北京2,154.20 萬。

成都2018年財政收入為1,424.15億元,在一二線城市中排第11名,僅低於上海7,108.10 億、北京5,785.92 億、深圳3,538.44 億、重慶2,265.52 億、蘇州2,119.99 億、天津2,106.24 億、杭州1,825.06 億、廣州1,634.22 億、武漢1,528.70 億、南京1,470.02 億。

一二線城市2018年GDP、人均GDP、人口及財政收入排名

3.1.2成都與國家中心城市比較

9個國家中心城市2018年GDP、人均GDP、人口及財政收入排名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成都2018年GDP為15,342.77億元,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排第6名,僅低於上海32,679.87億、北京30,320.00億、廣州22,859.35億、重慶20,363.19億、天津18,809.64億,高於武漢14,847.29億、鄭州10,143.32億、西安8,349.86億。

成都2018年人均GDP為9.48萬元,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排第7名,低於廣州15.55萬、北京14.02萬、武漢13.51萬、上海13.50萬、天津12.07萬、鄭州10.13萬,高於西安8.51萬、重慶6.59萬。

成都2018年人口為1,633.00萬,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排第4名,僅低於重慶3,101.79萬、上海2,423.78萬、北京2,154.20萬,高於天津1,559.60萬、廣州1,490.44萬、武漢1,108.10萬、鄭州1,013.60萬、西安1,000.37萬。

成都2018年財政收入為1,424.15億元,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排第7名,低於上海7,108.10億、北京5,785.92億、重慶2,265.52億、天津2,106.24億、廣州1,634.22億、武漢1,528.70億,高於鄭州1,152.06億、西安684.7億。

3.1.3成都與副省級城市比較

15個副省級城市2018年GDP、人均GDP、人口及財政收入排名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成都2018年GDP為15,342.77億元,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第3名,僅低於深圳24,221.98億、廣州22,859.35億,高於武漢14,847.29億、杭州13,509.15億、南京12,820.40億、青島12,001.52億、寧波10,745.46億、西安8,349.86億、濟南7,856.56億、大連7,668.48億、長春7,175.71億、哈爾濱6,300.48億、瀋陽6,292.40億、廈門4,791.41億。

成都2018年人均GDP為9.48萬元,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第12名,低於深圳18.96 萬、蘇州17.38 萬、珠海15.94 萬、廣州15.55 萬、南京15.29 萬、北京14.02 萬、杭州14.02 萬、長沙13.69 萬、武漢13.51 萬、上海13.50 萬、寧波13.26 萬、青島12.85 萬、天津12.07 萬、廈門11.80 萬、大連10.96 萬、濟南10.63 萬、福州10.20 萬、鄭州10.13 萬、合肥9.75 萬、長春9.57 萬。

成都2018年人口為1,633.00萬,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第1名,高於廣州1,490.44萬、深圳1,302.66萬、武漢1,108.10萬、哈爾濱1,085.80萬、西安1,000.37萬、杭州980.60萬、青島939.48萬、南京843.62萬、瀋陽831.60萬、寧波820.20萬、長春750.10萬、濟南746.04萬、大連699.40萬、廈門411.00萬。

成都2018年財政收入為1,424.15億元,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排第6名,僅低於深圳3,538.44億、杭州1,825.06億、廣州1,634.22億、武漢1,528.70億、南京1,470.02億,高於寧波1,379.69億、青島1,231.91億、廈門754.54億、濟南752.82億、瀋陽720.64億、大連703.99億、西安684.7億、長春478.01億、哈爾濱384.37億。

3.1.4成都與省會城市比較

各省會城市2018年GDP、人均GDP、人口及財政收入排名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成都2018年GDP為15,342.77億元,在省會城市中排第6名,僅低於上海32,679.87 億、北京30,320.00 億、深圳24,221.98 億、廣州22,859.35 億、重慶20,363.19 億、天津18,809.64 億、蘇州18,597.47 億。

成都2018年人均GDP為9.48萬元,在省會城市中排第14名,低於廣州15.55 萬、南京15.29 萬、北京14.02 萬、杭州14.02 萬、長沙13.69 萬、武漢13.51 萬、上海13.50 萬、天津12.07 萬、濟南10.63 萬、福州10.20 萬、鄭州10.13 萬、合肥9.75 萬、長春9.57 萬。

成都2018年人口為1,633.00萬,在省會城市中排第4名,僅低於重慶3,101.79 萬、上海2,423.78 萬、北京2,154.20 萬。

成都2018年財政收入為1,424.15億元,在省會城市中排第9名,低於上海7,108.10 億、北京5,785.92 億、重慶2,265.52 億、天津2,106.24 億、杭州1,825.06 億、廣州1,634.22 億、武漢1,528.70 億、南京1,470.02 億。

3.2 綿陽市

綿陽市是四川第二大城市,是國防軍工、科研生產、電子工業生產的重要基地,突出發展電子信息、汽車產業,支持新材料、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等優勢產業,有上市及掛牌企業32家,為長虹控股、京東方等電子企業生產基地。綿陽市經濟保持較快增長,2018年實現GDP為2,303.82億元,排名四川省第二,同比9%;固定資產投資1,316.07億元、增長15.8%,增速排名全省第1;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達到259.9億元,上升至全省第2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4.54億元、增長12.6%。綿陽市下轄3區、5縣和1個縣級市,常住人口485.7萬人。

3.3德陽市

德陽市經開區地處四川省成德綿高新技術產業帶中部,位於德陽市區東南部平原,東臨東山淺丘風景區,中有旌湖,總面積79.2平方公里,規劃建設面積54平方公里,建設成面積42平方公里;一般預算收入8億,一般預算支出10.2億,政府性基金收入10億元。

3.4宜賓市

宜賓市地處雲貴川三省結合部,是四川省的工業重鎮,形成了以"中國酒業大王"五糧液、全國創新型企業絲麗雅等行業領軍企業為核心,以智能終端、軌道交通、汽車、新材料等為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3%,居全省第2位。2018年GDP為2,026億元,名義同比增長9.7%,實際同比增長9.2%,一般預算收入160.9億,政府性基金收入132.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1,460.6億,增長13.6%,人均GDP為44,732元。

3.5南充市

南充市為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嘉陵江中游,四川第二人口大市,省域經濟副中心城市,南充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和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四川省石油天然氣和能源化工基地、川東北區域科教文化中心、西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是川東北經濟、物流、商貿和金融中心;總面積12,477平方公里,總人口732.69萬人,下轄3區(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1市(閬中市)、5縣(西充縣、南部縣、蓬安縣、營山縣、儀隴縣)。

3.6瀘州市

瀘州市位於四川省東南部、川滇黔渝四省結合部,長江上游重要港口,為四川省第1大港口和第3大航空港,成渝經濟圈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也是世界級白酒產業基地、中國著名的"酒城",總面積12,232.34平方公里,市轄區面積2,133.1平方公里,人口509.58萬人,下轄3區(江陽區、龍馬潭區、納溪區)、4縣(瀘縣、合江縣、敘永縣、古藺縣)。

瀘州市2018年GDP達1,695億元,名義同比增長6.19%,一般預算收入150.1億,同比增長9.0%,政府性基金收入286.2億元,增長61.9%,固定資產投資達1,654.7,增長5.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41元,增長8.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83元,增長9.6%,代表性企業如瀘州老窖、郎酒、川酒集團等。

3.7達州市

達州市位於四川省東部,下轄2個市轄區(通川區、達川區)、4個縣(宣漢縣、開江縣、大竹縣、渠縣)、代管1個縣級市(萬源市),達州市是四川省人口大市、農業大市、資源富市、工業重鎮、交通樞紐和革命老區,是全國三大氣田之一和國家"川氣東送"的起點站,是國家天然氣綜合開發利用示範區,是國家重要能源資源戰略基地,達州是國家規劃定位的成渝經濟圈、川東北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是四川對外開放的"東大門"和四川重點建設的百萬人口區域中心城市;2018年GDP為1,690億元,名義同比增長6.71%,實際同比增長8.3%,一般預算收入101億,政府性基金收入159.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2,8065.3億,增長10.2%,人均GDP為29,707元。

3.8樂山市

樂山市位於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重要工業城市、成都經濟區南部區域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重要交通節點和港口城市。2018年GDP為1,615億元,名義同比增長7.12%,實際同比增長8.7%,一般預算收入109.9億,政府性基金收入113.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8%,人均GDP為49,359元。

3.9涼山州

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四川省的3個自治州之一,首府西昌市。位於四川省西南部,北起大渡河與雅安市、甘孜州接壤,南至金沙江與雲南省相望,東臨雲南省昭通市和四川省宜賓市、樂山市,西連甘孜州;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北部高,南部低;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市6.04萬平方公里,下轄1個縣級市,15個縣,1個自治縣。

2018年涼山GDP為1,533.19億,2018年末涼山常住人口490.80萬,2018年涼山人均GDP31,472.00元。

3.10內江市

內江市位於四川省東南部,沱江下游中段,東鄰重慶,2018年GDP高達1,411.75億元,名義同比增長5.98%,實際同比增長7.8%,一般預算收入61.7億,同比增長8.9%,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94.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716.7億,增長3.1%,人均GDP為37,610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9.3%。以冶金建材、食品飲料、機械製造、醫藥化工、電力能源等為五大支柱產業。

3.11自貢市

自貢市位於四川盆地南部,2018年GDP為1,407億元,名義同比增長7.12%,實際增速8.7%,增速創近五年新高,一般預算收入60.4億,政府性基金收入134.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754.1億,增長15.6%,增速居全省第2位,人均GDP為48,484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7%,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1%,農業增加值增長3.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3%、9.1%。

3.12眉山市

眉山市位於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面積7,134平方千米,下轄4縣2區,常住人口297.48萬人。2018年全市GDP為1,256.02億元,增長7.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3.2億元,增長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31.6億元,增長12.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3,697元、16,563元,分別增長8.2%、8.9%。眉山市特色產業包括鋁業、多晶硅、建材等,在去產能和環保關停雙重壓力下,傳統行業效益明顯下降,旅遊、商貿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

3.13廣安市

廣安市位於四川省東部,下轄2區(廣安區、前鋒區)、3縣(嶽池縣、武勝縣、鄰水縣)、1市(華鎣市),總面積6,339.22平方千米,人口325萬人;全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50.2億元,同比實際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0.1億元,同比增長11.5%,固定資產投資1237.6億元,增長3.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79元,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31元,增長9.3%;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長8.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1%,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9.8%;廣安市以裝備製造、電子信息、能源化工等為支柱產業,以生物醫藥、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輕工服裝等為優勢產業。

3.14遂寧市

遂寧市位於四川盆地中部腹心,是成渝經濟區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是四川省戰略部署建設的"六大都市區"之一,電子信息、機械裝備等產業對經濟貢獻較大,總面積5,300平方公里,轄2個市轄區、3個縣。2018年GDP為1,221億元,名義增長7.32%,實際同比8.8%;固定資產投資達1,088.4億,增長11.2%,房地產開發投資172.23億,同比-0.7%;人均GDP為37,745元。2018年一般預算收入63.8億,政府性基金收入93.4億元,轉移性收入194億,綜合財力351.2億,地方綜合財力對轉移性收入依賴較大。2018年末政府性債務餘額284.8億,債務率81%。

3.15攀枝花

攀枝花位於四川最南端,是西部最大鋼鐵生產基地和全球最大釩鈦產業基地,亞洲最大高鐵用鋼生產基地;2018年GDP為1,174億元,名義同比增長2.56%,實際同比增長7.5%,一般預算收入61.5億,政府性基金收入44.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1%,人均GDP為94,937元。以金屬冶煉產業、機械製造、新能源產業、汽車製造為支柱產業。

3.16資陽市

資陽市是四川省唯一一座同時連接成渝"雙核"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地處四川盆地中部,南與內江相鄰,北與成都、德陽接壤,東與重慶、遂寧毗鄰,西與眉山相連,總面積約5757平方公里,總人口358萬人;2018年GDP為1,067億元,名義同比增長4.34%,實際同比增長7.8%,一般預算收入52.8億,政府性基金收入6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524.6億,增長8.3%,人均GDP為41,776元。

3.17廣元市

廣元市處於四川北部邊緣,北與甘肅省、陝西省交界,南與南充市為鄰,西與綿陽市相連,東與巴中市接壤,下轄轄3區(利州區、昭化區、朝天區)、4縣(青川縣、旺蒼縣、劍閣縣、蒼溪縣);2018年GDP為802億元;名義同比增長9.52%,一般預算收入47.7億,同比增長7.3%,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1.1億元,增長95.2%,固定資產投資達672.2,增長14.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0,592元、11,854元,分別增長8.7%、9.7%,增速均居全省第3位。有食品飲料、能源化工、電子機械、建材、金屬等五大特色支柱產業。

3.18雅安市

雅安市位於四川盆地西緣,2018年GDP為646億元,名義同比增長7.19%,實際同比增長8.1%,一般預算收入40億,政府性基金收入42.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464.4億,增長12.2%,人均GDP為42,015元。

3.19巴中市

巴中市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全市總面積12,292平方公里,下轄2區、3縣,2018年GDP為646億元,名義同比增長7.39%,實際同比增長8%,一般預算收入45.4億,政府性基金收入79.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達1127億,增長9.2%,人均GDP為19,474元。

3.20阿壩州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轄自治州,緊鄰成都平原,全州地表整體輪廓為典型高原,地勢高亢,境內垂直氣候顯著;轄1縣級市、12縣,總面積84242平方公里.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有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黃龍及臥龍·四姑娘山大熊貓棲息地等世界級旅遊景區。

截至2018年底,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常住人口94.4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0%

2018年,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6.6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9.55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39.53億元,增長4.5%;第三產業增加值117.59億元,增長5.4%。2018年人均GDP為32,552.00元。

3.21甘孜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簡稱甘孜州,位於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東南。總面積15.3萬平方公里,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民族的地級行政區。全州轄康定1個縣級市,瀘定、丹巴等17個縣,325個鄉(鎮),2,679個行政村。

2018年,全州戶籍人口110.05萬人,常住人口119.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7.87萬人,鄉村常住人口81.7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31.66%

2018年,全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91.2億元,增長9.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5.47億元,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121.78億元,增長14.9%;第三產業增加值103.95億元,增長6.9%。

4、十三五規劃主要指標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祝願仍處於工業化中期的四川省,基礎設施投資還將有較大增長空間,新型城鎮化加快推進和人均收入水平提升也可以持續支撐消費需求增長,同時伴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 的實施,四川省經濟增長潛力得到釋放,經濟增速仍保持相對較高水平!

二、四川區域上市公司概覽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上市公司數量和質量是一個地方經濟質量的重要標誌,1993年3月峨眉鹽化集團在深交所上市,開創了四川企業上市先河。

截至2019年11月30日,

四川的上市公司124家,上市公司數量在全國排8位,僅低於廣東的611家、浙江的454家、江蘇的421家、北京的342家、上海的302家、山東的209家、福建的138家。

區域市值總和16,771.18億,由於存在千億市值的大公司,四川區域上市公司市值全國排8位,僅低於北京的156,255.03億、廣東的115,121.22億、上海的52,708.17億、浙江的42,873.53億、江蘇的38,983.03億、山東的21,077.20億、福建的17,630.71億。

區域市值中位數46.68億,前25%分位102.82億,後25%分位27.75億。區域估值的市盈率中位數28.50,市淨率中位數2.50。

1、所有制角度

四川上市公司數量124家,上市公司市值16,771.18億。其中,非國有上市公司數量84家,非國有上市公司市值6,890.76億;非國有上市公司數量佔比67.74%,非國有上市公司市值佔比41.09%。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2、區域角度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從區域角度而言,成都79家、綿陽9家、樂山6家、遂寧5家、宜賓4家、德陽3家、瀘州3家、自貢3家、眉山3家、南充2家、攀枝花1家、內江1家、雅安1家、達州1家、阿壩1家、涼山1家、廣安1家。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數量上四川省上市公司多聚集在成都,其次則是綿陽、樂山等經濟發展較為成熟的城市。其中,成都以79家上市公司高居榜首,側面反映出成都在四川經濟發展中一城獨大的態勢,攀枝花、雅安、廣安、內江等城市均僅有1家上市公司,巴中尚未實現上市公司零突破。

3、行業角度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從行業角度而言,化工14家、公用事業11家、機械設備11家、計算機9家、醫藥生物7家、食品飲料7家、通信6家、國防軍工6家、汽車5家、電氣設備5家、建築裝飾4家、家用電器4家、傳媒4家、有色金屬4家、商業貿易4家、建築材料3家、輕工製造3家、非銀金融3家、電子3家、交通運輸2家、紡織服裝2家、綜合2家、採掘1家、農林牧漁1家、休閒服務1家、房地產1家、銀行1家。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4、市值角度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從市值分佈角度而言,市值0-20億18家、20-30億21家、30-50億27家、50-100億26家、100-300億23家、300-500億5家、500-1,000億2家、1,000億以上2家。

區域市值總和16,771.18億,中位數46.68億,前25%分位102.82億,後25%分位27.75億。區域估值的市盈率中位數28.50,市淨率中位數2.50。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截止2019年11月30日,四川上市公司市值從大到小排序為:五糧液(飲料製造,宜賓市,市值4,950.99億)、瀘州老窖(飲料製造,瀘州市,市值1,197.44億)、新希望(飼料Ⅱ,綿陽市,市值867.23億)、通威股份(電源設備,成都市,市值508.62億)、川投能源(電力,成都市,市值420.4億)、康弘藥業(化學制藥,成都市,市值348.31億)、天齊鋰業(稀有金屬,遂寧市,市值341.11億)、科倫藥業(化學制藥,成都市,市值334.32億)、成都銀行(銀行Ⅱ,成都市,市值308.49億)、水井坊(飲料製造,成都市,市值275.39億)、東方電氣(電源設備,成都市,市值257.37億)、國金證券(證券Ⅱ,成都市,市值248.6億)、

華西證券(證券Ⅱ,成都市,市值248.06億)、攀鋼釩鈦(其他採掘Ⅱ,攀枝花市,市值239.65億)、衛士通(計算機設備Ⅱ,成都市,市值199.27億)、藍光發展(房地產開發Ⅱ,成都市,市值199.25億)、天味食品(食品加工,成都市,市值179.43億)、易見股份(多元金融Ⅱ,成都市,市值161.52億)、邁克生物(醫療器械Ⅱ,成都市,市值149.8億)、盛和資源(稀有金屬,成都市,市值142.87億)、昊華科技(化學制品,成都市,市值136.91億)、興蓉環境(水務Ⅱ,成都市,市值134.68億)、和邦生物(化學原料,樂山市,市值128.05億)、貝瑞基因(醫療器械Ⅱ,成都市,市值123.79億)、四川長虹(視聽器材,綿陽市,市值123.72億)、新華文軒
(文化傳媒,成都市,市值118.48億)、四川路橋(基礎建設,成都市,市值116.98億)、四川雙馬(水泥製造Ⅱ,綿陽市,市值112.99億)、創維數字(視聽器材,遂寧市,市值110.17億)、紅旗連鎖(一般零售,成都市,市值107.98億)、新乳業(食品加工,成都市,市值104.24億)、四川成渝(高速公路Ⅱ,成都市,市值102.35億)、千禾味業(食品加工,眉山市,市值98.63億)、福蓉科技(電子製造,成都市,市值98.49億)、捨得酒業(飲料製造,遂寧市,市值97.88億)、富森美(商業物業經營,成都市,市值89.87億)、岷江水電(電力,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市值89.18億)、新易盛(通信設備,成都市,市值87.99億)、帝歐家居(家用輕工,成都市,市值87.93億)、鵬博士(通信設備,成都市,市值85.66億)、海特高新(航空裝備Ⅱ,成都市,市值81.73億)、茂業商業(一般零售,成都市,市值76.73億)、佳發教育(計算機應用,成都市,市值72.71億)、瀘天化(化學制品,瀘州市,市值72.13億)、*ST集成(航空裝備Ⅱ,成都市,市值71.64億)、久遠銀海(計算機應用,成都市,市值71.35億)、金時科技(包裝印刷Ⅱ,成都市,市值66.22億)、廣匯物流(綜合Ⅱ,成都市,市值60.73億)、臺海核電(專用設備,眉山市,市值60.52億)、天邑股份(通信設備,成都市,市值60.46億)、利爾化學(化學制品,綿陽市,市值60.41億)、雅化集團(化學制品,雅安市,市值57.71億)、三泰控股(計算機應用,成都市,市值57.47億)、銀河磁體(金屬非金屬新材料,成都市,市值57.2億)、尚緯股份(高低壓設備,樂山市,市值55.06億)、四川九洲(視聽器材,綿陽市,市值55.03億)、山鼎設計(房屋建設Ⅱ,成都市,市值51.15億)、創意信息(計算機應用,成都市,市值50.3億)、川能動力(電力,成都市,市值49.91億)、宏達股份(工業金屬,德陽市,市值49.78億)、日機密封(通用機械,成都市,市值47.81億)、雲圖控股(化學制品,成都市,市值46.87億)、利君股份(專用設備,成都市,市值46.5億)、振芯科技(航天裝備Ⅱ,成都市,市值46.34億)、航發科技(航空裝備Ⅱ,成都市,市值44.86億)、天原集團(化學原料,宜賓市,市值43.03億)、天奧電子(航天裝備Ⅱ,成都市,市值42.07億)、華體科技(光學光電子,成都市,市值40.7億)、國光股份(化學制品,成都市,市值40.18億)、博瑞傳播(文化傳媒,成都市,市值39.58億)、廣安愛眾(電力,廣安市,市值39.43億)、北化股份(化學制品,瀘州市,市值39.2億)、中光防雷(通信設備,成都市,市值38.25億)、中科信息(計算機應用,成都市,市值36.58億)、富臨精工(汽車零部件Ⅱ,綿陽市,市值36.47億)、唐源電氣(計算機設備Ⅱ,成都市,市值35.83億)、迅遊科技(互聯網傳媒,成都市,市值34.53億)、成都路橋(基礎建設,成都市,市值33.85億)、運達科技(計算機應用,成都市,市值33.38億)、峨眉山A(景點,樂山市,市值32.93億)、西昌電力(電力,涼山彝族自治州,市值32.41億)、厚普股份(專用設備,成都市,市值31.91億)、川大智勝(計算機應用,成都市,市值30.21億)、ST正源(其他建材Ⅱ,成都市,市值30.21億)、四川美豐(化學制品,遂寧市,市值30.17億)、樂山電力(電力,樂山市,市值29.61億)、德恩精工(通用機械,眉山市,市值29.57億)、中建環能(環保工程及服務Ⅱ,成都市,市值29.34億)、高新發展(房屋建設Ⅱ,成都市,市值29.22億)、明星電力(電力,遂寧市,市值29.04億)、東材科技(塑料,綿陽市,市值28.64億)、金石亞藥(化學制藥,成都市,市值27.92億)、振靜股份(紡織製造,樂山市,市值27.79億)、華西能源(電源設備,自貢市,市值27.63億)、大西洋(金屬製品Ⅱ,自貢市,市值27.56億)、愛樂達(航空裝備Ⅱ,成都市,市值27.25億)、旭光股份(其他電子Ⅱ,成都市,市值27.02億)、硅寶科技(化學制品,成都市,市值26.8億)、浩物股份(汽車零部件Ⅱ,內江市,市值26.51億)、依米康(白色家電,成都市,市值26.2億)、泰合健康(中藥Ⅱ,成都市,市值25.76億)、新築股份(通用機械,成都市,市值24.61億)、新金路(化學原料,德陽市,市值23.39億)、大通燃氣(燃氣Ⅱ,成都市,市值22.13億)、西部資源(綜合Ⅱ,綿陽市,市值21.51億)、宜賓紙業(造紙Ⅱ,宜賓市,市值21.23億)、川環科技(汽車零部件Ⅱ,達州市,市值19.85億)、匯源通信(通信設備,成都市,市值19.05億)、華塑控股(醫療服務Ⅱ,南充市,市值18.82億)、四川金頂(其他建材Ⅱ,樂山市,市值18.81億)、豪能股份(汽車零部件Ⅱ,成都市,市值18.69億)、川潤股份(通用機械,自貢市,市值18.2億)、富臨運業(公交Ⅱ,綿陽市,市值18.18億)、西菱動力(汽車零部件Ⅱ,成都市,市值17.82億)、金宇車城(電源設備,南充市,市值17.12億)、*ST升達(燃氣Ⅱ,成都市,市值16.7億)、深冷股份(專用設備,成都市,市值16.21億)、長城動漫(互聯網傳媒,成都市,市值16.14億)、科新機電(通用機械,德陽市,市值15.61億)、吉峰科技(專業零售,成都市,市值13.99億)、達威股份(化學制品,成都市,市值13.7億)、浪莎股份(服裝家紡,宜賓市,市值13.43億)、天翔環境(專用設備,成都市,市值11.84億)、金亞科技(通信設備,成都市,市值2.65億)。

5、財務指標角度

(1)收入

2018年度區域收入的總和6,351.66億,中位數14.30億,前25%分位37.73億,後25%分位6.31億。

其中,收入超過100億的有14家,分別:四川長虹833.85億元、新希望690.63億元、五糧液400.3億元、四川路橋400.19億元、藍光發展308.21億元、東方電氣307.06億元、通威股份275.35億元、天原集團181.23億元、科倫藥業163.52億元、攀鋼釩鈦151.61億元、易見股份145.06億元、茂業商業131.05億元、瀘州老窖130.55億元、成都銀行115.9億元。

(2)淨利潤

2018年度區域淨利潤的總和507.54億,中位數1.20億,前25%分位3.44億,後25%分位0.35億。

其中,淨利潤超過10億的有14家,分別為:五糧液133.84億、成都銀行46.49億、川投能源35.7億、瀘州老窖34.86億、攀鋼釩鈦30.9億、藍光發展22.24億、天齊鋰業22億、通威股份20.19億、新希望17.05億、科倫藥業12.13億、茂業商業12.05億、四川路橋11.72億、東方電氣11.29億、國金證券10.1億。

(3)經營性現金流

2018年度區域經營性現金流的總和543.45億,中位數1.22億,前25%分位4.21億,後25%分位0.23億。

其中,經營性現金流前十名為:五糧液123.17億、四川長虹44.25億、瀘州老窖42.98億、天齊鋰業36.2億、新希望33.37億、四川路橋32.33億、通威股份31億、科倫藥業29.54億、茂業商業26.72億、四川成渝26.2億。

(4)資產

2018年度區域資產的總和17,932.00億,中位數32.62億,前25%分位74.09億,後25%分位14.82億。

其中,資產前十名為:成都銀行4,922.85億、藍光發展1,508.81億、東方電氣913.23億、五糧液860.94億、四川路橋860.94億、四川長虹715.05億、新希望479.44億、華西證券467.81億、國金證券466.67億、天齊鋰業446.34億。

(5)淨資產

2018年度區域淨資產的總和5,577.07億,中位數18.80億,前25%分位35.40億,後25%分位9.20億。

其中,淨資產超過100億的有17家,分別為:五糧液634.87億、成都銀行311.99億、東方電氣285.84億、川投能源248.32億、新希望215.75億、國金證券194.9億、華西證券183.56億、瀘州老窖169.65億、藍光發展157.59億、通威股份147.38億、四川成渝144.92億、四川路橋139.98億、四川長虹130.52億、科倫藥業127.63億、和邦生物109.72億、興蓉環境104.44億、天齊鋰業101.36億。

(6)商譽

2018年度區域商譽的總和159.14億,中位數0.00億,前25%分位0.90億,後25%分位0.00億。

其中,商譽前十名為:鵬博士20.87億、迅遊科技14.17億、和邦生物13.9億、茂業商業12.13億、新希望8.65億、金石亞藥7.87億、創意信息7.76億、盛和資源7.26億、通威股份6.36億、帝歐家居5.21億。

(7)員工

2018年度區域員工的總和503,296人,中位數1,603人,前25%分位3,393人,後25%分位729人。

其中,員工前十名為:新希望61,918人、四川長虹55,149人、五糧液26,291人、鵬博士22,505人、通威股份21,513人、科倫藥業19,990人、藍光發展18,261人、東方電氣17,608人、紅旗連鎖15,202人、四川路橋10,930人。

(8)毛利率

2018年度區域毛利率中位數29.26%,前25%分位42.22%,後25%分位18.48%。其中,毛利率前十名為:康弘藥業92.17%、迅遊科技85.6%、水井坊81.87%、瀘州老窖77.53%、五糧液73.8%、捨得酒業72.63%、富森美70.08%、天齊鋰業67.6%、金石亞藥65.93%、泰合健康65.36%。

(9)ROE

2018年度ROE中位數5.47%,前25%分位12.80%,後25%分位1.27%。其中,ROE前十名為:四川金頂59.72%、攀鋼釩鈦52.29%、水井坊35.27%、唐源電氣34.63%、福蓉科技24.35%、天味食品23.37%、五糧液22.94%、瀘州老窖21.68%、利爾化學21.57%、四川雙馬20.99%。

(10)人均指標

2018年度區域人均創收中位數90.00萬元,前25%分位142.92萬元,後25%分位59.30萬元。其中,人均創收前十名為:易見股份8712.44萬、川能動力2136.02萬、華塑控股1804.63萬、瀘州老窖489.79萬、天原集團443.81萬、攀鋼釩鈦440.29萬、成都路橋438.55萬、天齊鋰業416.85萬、茂業商業389萬、四川路橋371.87萬。

2018年度區域人均薪酬中位數11.14萬元,前25%分位16.18萬元,後25%分位9.03萬元。其中,人均薪酬前十名為:國金證券59.09萬、華塑控股33.05萬、成都銀行32.11萬、高新發展31.99萬、華西證券30.95萬、水井坊26.65萬、昊華科技26.04萬、川能動力23.09萬、天齊鋰業22.85萬、川投能源22.58萬。

2018年度區域人均創利中位數6.92萬元,前25%分位15.71萬元,後25%分位2.61萬元。其中,人均創利前十名為:川投能源498.26萬、易見股份488.86萬、川能動力150.48萬、天齊鋰業146.87萬、瀘州老窖130.77萬、富森美97.57萬、攀鋼釩鈦89.74萬、成都銀行83.81萬、廣匯物流82.76萬、四川雙馬68.04萬。

(11)研發投入指標

2018年度區域研發投入率中位數2.84%,前25%分位5.64%,後25%分位0.20%。其中,研發投入率前十名為:海特高新37.6%、振芯科技21.97%、川大智勝20.57%、博瑞傳播18.3%、金亞科技14.59%、運達科技14.31%、新築股份13.36%、久遠銀海13.03%、厚普股份12.94%、衛士通12.46%。

(12)成長性指標

2018年度區域收入3年複合增長率中位數10.96%,前25%分位25.40%,後25%分位4.15%;其中,3年收入複合增長率前十名為:宜賓紙業355.41%、廣匯物流280.81%、川能動力137.32%、帝歐家居123.3%、昊華科技106.69%、金石亞藥102.38%、四川金頂100.35%、茂業商業90.05%、華塑控股89.8%、貝瑞基因84.28%。

2018年度區域扣非後淨利潤3年增長率中位數45.11%,前25%分位140.66%,後25%分位-26.99%;其中,扣非後淨利潤3年相對期初增長率前十名為:捨得酒業121.46倍、臺海核電26.27倍、貝瑞基因20.49倍、盛和資源15.98倍、茂業商業13.79倍、帝歐家居7.92倍、金石亞藥7.55倍、四川雙馬6.94倍、易見股份6.21倍、天齊鋰業5.8倍。

(13)其他指標

①2018年區域

應收賬款週轉率中位數5.21、前25%分位15.04,後25%分位2.07;

②2018年區域存貨週轉率中位數3.66、前25%分位7.81,後25%分位2.02;

③2018年區域資產負債率中位數39.05%、前25%分位55.99%,後25%分位25.09%;

④2018年區域流動比率中位數1.76、前25%分位2.59,後25%分位1.21;

⑤2018年區域速動比率中位數1.29、前25%分位2.21,後25%分位0.79;

⑥2018年區域銷售淨利率中位數7.85%、前25%分位17.14%,後25%分位2.83%;

⑦2018年區域銷售費用率中位數4.42%、前25%分位9.57%,後25%分位2.43%;

⑧2018年區域銷售期間費用率中位數16.97%、前25%分位25.01%,後25%分位11.87%。

6、投資回報角度

企業上市至今漲幅超過5倍的有18家,分別為:

瀘州老窖267.58倍、五糧液40.24倍、水井坊22.55倍、新希望20.86倍、川投能源16.68倍、興蓉環境14.46倍、通威股份10.55倍、捨得酒業9.48倍、廣匯物流7.96倍、博瑞傳播7.72倍、國金證券7.14倍、衛士通6.71倍、海特高新6.28倍、鵬博士6.16倍、茂業商業6.13倍、貝瑞基因5.82倍、大通燃氣5.45倍、山鼎設計5.37倍。

三、四川區域資本運作動態

四川地區股權類融資統計(截至2019年11月30日)

1、2005年以來IPO統計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2005年以來,四川地區IPO共71家,為:*ST集成(2007-12-03,航空裝備Ⅲ,成都市,市值71.64億)、北化股份(2008-06-05,民爆用品,瀘州市,市值39.2億)、川大智勝(2008-06-23,軟件開發,成都市,市值30.21億)、利爾化學(2008-07-08,農藥,綿陽市,市值60.41億)、*ST升達(2008-07-16,燃氣Ⅲ,成都市,市值16.7億)、衛士通(2008-08-11,計算機設備Ⅲ,成都市,市值199.27億)、川潤股份(2008-09-19,機械基礎件,自貢市,市值18.2億)、四川成渝(2009-07-27,高速公路Ⅲ,成都市,市值102.35億)、硅寶科技(2009-10-30,其他化學制品,成都市,市值26.8億)、吉峰科技(2009-10-30,專業連鎖,成都市,市值13.99億)、金亞科技(2009-10-30,終端設備,成都市,市值2.65億)、三泰控股(2009-12-03,IT服務,成都市,市值57.47億)、富臨運業(2010-02-10,公交Ⅲ,綿陽市,市值18.18億)、臺海核電(2010-03-12,其它專用機械,眉山市,市值60.52億)、天原集團(2010-04-09,氯鹼,宜賓市,市值43.03億)、科倫藥業(2010-06-03,化學制劑,成都市,市值334.32億)、科新機電(2010-07-08,機械基礎件,德陽市,市值15.61億)、振芯科技(2010-08-06,航天裝備Ⅲ,成都市,市值46.34億)、天齊鋰業(2010-08-31,鋰,遂寧市,市值341.11億)、新築股份(2010-09-21,機械基礎件,成都市,市值24.61億)、銀河磁體(2010-10-13,磁性材料,成都市,市值57.2億)、雅化集團(2010-11-09,民爆用品,雅安市,市值57.71億)、雲圖控股(2011-01-18,複合肥,成都市,市值46.87億)、東材科技(2011-05-20,其他塑料製品,綿陽市,市值28.64億)、依米康(2011-08-03,空調,成都市,市值26.2億)、成都路橋(2011-11-03,路橋施工,成都市,市值33.85億)、華西能源(2011-11-11,火電設備,自貢市,市值27.63億)、利君股份(2012-01-06,冶金礦採化工設備,成都市,市值46.5億)、尚緯股份(2012-05-07,線纜部件及其他,樂山市,市值55.06億)、和邦生物(2012-07-31,純鹼,樂山市,市值128.05億)、紅旗連鎖(2012-09-05,超市,成都市,市值107.98億)、天翔環境(2014-01-21,環保設備,成都市,市值11.84億)、創意信息(2014-01-27,軟件開發,成都市,市值50.3億)、中建環能(2015-02-16,環保工程及服務Ⅲ,成都市,市值29.34億)、富臨精工(2015-03-19,汽車零部件Ⅲ,綿陽市,市值36.47億)、國光股份(2015-03-20,農藥,成都市,市值40.18億)、運達科技(2015-04-23,IT服務,成都市,市值33.38億)、金石亞藥(2015-04-24,化學制劑,成都市,市值27.92億)、中光防雷(2015-05-13,通信配套服務,成都市,市值38.25億)、迅遊科技(2015-05-27,其他互聯網服務,成都市,市值34.53億)、邁克生物(2015-05-28,醫療器械Ⅲ,成都市,市值149.8億)、厚普股份(2015-06-11,其它專用機械,成都市,市值31.91億)、日機密封(2015-06-12,其它通用機械,成都市,市值47.81億)、康弘藥業(2015-06-26,化學制劑,成都市,市值348.31億)、山鼎設計(2015-12-23,房屋建設Ⅲ,成都市,市值51.15億)、久遠銀海(2015-12-31,IT服務,成都市,市值71.35億)、新易盛(2016-03-03,終端設備,成都市,市值87.99億)、千禾味業(2016-03-07,調味發酵品,眉山市,市值98.63億)、帝歐家居(2016-05-25,其他家用輕工,成都市,市值87.93億)、新華文軒(2016-08-08,平面媒體,成都市,市值118.48億)、達威股份(2016-08-12,紡織化學用品,成都市,市值13.7億)、深冷股份(2016-08-23,其它專用機械,成都市,市值16.21億)、川環科技(2016-09-30,汽車零部件Ⅲ,達州市,市值19.85億)、佳發教育(2016-11-01,軟件開發,成都市,市值72.71億)、富森美(2016-11-09,專業市場,成都市,市值89.87億)、華體科技(2017-06-21,LED,成都市,市值40.7億)、中科信息(2017-07-28,IT服務,成都市,市值36.58億)、愛樂達(2017-08-22,航空裝備Ⅲ,成都市,市值27.25億)、豪能股份(2017-11-28,汽車零部件Ⅲ,成都市,市值18.69億)、振靜股份(2017-12-18,輔料,樂山市,市值27.79億)、西菱動力(2018-01-16,汽車零部件Ⅲ,成都市,市值17.82億)、成都銀行(2018-01-31,銀行Ⅲ,成都市,市值308.49億)、華西證券(2018-02-05,證券Ⅲ,成都市,市值248.06億)、天邑股份(2018-03-30,終端設備,成都市,市值60.46億)、天奧電子(2018-09-03,航天裝備Ⅲ,成都市,市值42.07億)、新乳業(2019-01-25,乳品,成都市,市值104.24億)、金時科技(2019-03-15,包裝印刷Ⅲ,成都市,市值66.22億)、天味食品(2019-04-16,調味發酵品,成都市,市值179.43億)、福蓉科技(2019-05-23,電子零部件製造,成都市,市值98.49億)、德恩精工(2019-05-31,機械基礎件,眉山市,市值29.57億)、唐源電氣(2019-08-28,計算機設備Ⅲ,成都市,市值35.83億)。


四川上市公司全景掃描(從資本市場看中國區域競爭系列)


2、IPO在審企業統計

截止2020年1月23日,四川地區IPO在審企業有:成都大宏立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菊樂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立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合縱藥易購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盟升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海天水務集團股份公司、成都彩虹電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成都天箭科技、四川安寧鐵鈦*、成都康華生物製品*、四川英傑電氣已過會,等待發行上市。

成都秦川物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暫緩上會

IPO終止企業有:歡樂水魔方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索貝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聖迪樂村生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金星清潔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邁普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桑瑞光輝標識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晶華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百利天恆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深藍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老肯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諾爾環保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苑東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成都環美園林生態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任我行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君逸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貢華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龍蟒鈦業股份有限公司、雷迪波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艾普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產業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3、借殼案例統計

該區域借殼案例為:"中鐵工業"借殼"中鐵二局"、"藍光發展"借殼"迪康藥業"、"貝瑞基因"借殼"天興儀表"、"茂業商業"借殼"成商集團"、"臺海核電"借殼"丹甫股份"、"創維數字"借殼"華潤錦華"、"印紀傳媒"借殼"高金食品"、"廣匯物流"借殼"大洲興業"、"*ST華澤"借殼"ST聚友"。

4、歷史被否IPO案例

歷史上,四川地區IPO被否企業包括:四川港通醫療設備集團、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四川裡伍銅業、成都吉銳觸摸技術、海諾爾環保產業、信息產業電子第十一設計研究院科技工程、四川英傑電氣、成都東駿激光、四川優機實業、成都尼畢魯科技、四川安寧鐵鈦、四川龍蟒鈦業、成都航天模塑、成都苑東生物製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