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縣薯品彙-- 開啟帶貧新模式 薯業興農同致富

《檢察風雲》河南檢察專刊訊(記者 魏健 袁雲香 通訊員 李璞 河南方城報道)“穀雨前後一場雨,勝似秀才中了舉”。4月22日,一場喜雨過後,大田裡一簇簇種植紅薯的農民十分忙碌。正在插苗的王海濤高興地說:“去年種紅薯,畝均毛收入3000多元,種紅薯比種其它莊稼強得多。今年我種植了8畝春紅薯,小麥收後再種5畝麥茬薯,年底脫貧有指望了。”

方城縣薯品彙-- 開啟帶貧新模式 薯業興農同致富

王海濤是方城縣小史店鎮陳滹沱村馮王莊的村民,2014年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前些年,王海濤靠種幾畝崗地維持一家人的生活。他患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妻子患了乳腺癌,還要供應三個孩子上學,生活十分困難。精準扶貧開展以來,鎮村幹部和薯品彙結合他家的實際,鼓勵他流轉一些崗坡地種植紅薯致富。去年,薯品彙免費給他提供了脫毒薯苗商薯19,他精心管理,3畝紅薯收入了近萬元。老鄉們打趣道:“外出打工,不如海濤在家種紅薯。”
小史店曾流傳著“滹沱貢薯”的傳說。這裡生態資源豐富,生物種類多樣,特有的地形地貌和獨特的富硒土壤,氣候特徵,種啥啥好吃。為特色紅薯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方城縣薯品彙-- 開啟帶貧新模式 薯業興農同致富

2018年,該鎮立足產業優勢,多方調研,引進了薯品彙〈方城縣〉紅薯產業電商物流園項目,在資金、土地、環境等要素方面,為薯品彙提供政策支撐。逐步培強了特色鮮明的帶貧企業。薯品彙建成了日加工能力500噸的紅薯澱粉廠,85畝脫毒薯苗基地,儲存40萬斤的傳統紅薯窖23個和30萬斤的冷藏庫46個,建設工坊物流園區,吸引300家手工作坊入駐。形成了從育苗、種植、窖藏、加工、物流商貿完整的三產融合的產業鏈。今年又和農村信用聯社簽訂戰略意向,推出了種植、加工、窖藏、電商物流每個環節的“薯寶貸”金融服務產品。產業鏈和金融鏈和諧運行,協同發展。解除了農戶的後顧之憂,提高了薯農種植加工的積極性。
薯品彙〈方城縣〉紅薯產業電商物流園總經理呂海乾介紹:“薯品彙是以‘黨建引領+精準扶貧+國企保障+融資支農+保險保障’為一體的紅薯產業綜合體。薯品彙龍頭昂起後,採取:“企業+黨支部+光榮社+貧困戶”的帶貧模式,實現了產業發展與脫貧增收的無縫鏈接,把產業發展的源頭活水,引向貧困戶,穩步脫貧,有效脫貧。薯品彙著力打造“滹沱貢薯”特色精品農業品牌,提高紅薯附加值,增加農民收益,產品銷到北上廣,出口日本韓國。紅薯成了小史店鎮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方城縣薯品彙-- 開啟帶貧新模式 薯業興農同致富

“目前,‘滹沱貢薯’產地陳滹沱已建設2000畝示範基地,優先流轉貧困戶土地600餘畝,僱傭貧困戶勞力50多人。薯品彙還積極開展社會化、‘保姆式’全程服務,確保每戶有種植技術的明白人。把農資供應到田間地頭,解決了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降低了種植戶生產成本。全村44戶,106人貧困人口,年底可穩定脫貧。”小史店鎮鎮長金玉剛說。
“今年,小史店鎮紅薯種植面積已達2萬畝,產量可達5萬噸。薯品彙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全鎮貧困戶2004家,4122名貧困人口,薯品彙包場了3542人,年底穩定脫貧。明年可發展3萬畝,帶動全縣及周邊紅薯面積10萬畝以上,紅薯深加工產品可達10萬噸,產值達20億,帶動2萬人就業,確保貧困戶穩步脫貧致富。”提起紅薯產業發展前景,方城縣副縣長李清坡十分興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