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豆”看世界疫情

中國雖然是發展中國家,但是老百姓生活水平並不低。比如我們年人均肉類消耗量是60公斤,水產消耗量是50公斤,這些吃的數據在全世界妥妥是發達國家水平。但是要維持14億人口如此巨大的肉類與水產消耗量意味著需要消耗天文數字的糧食。


我們每年糧食生產6.6億噸+遠遠不夠,還必須從全球進口大量的糧食,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大豆。

從“大豆”看世界疫情

大豆可以榨油,榨油後產生的豆粕是餵豬的主要飼料。全球大豆出口國主要有三個——美國、阿根廷、巴西,三個國家每年出口大豆總計1.1億噸,中國就要拿走1億噸+。

2018年中美爆發貿易戰,中國對美國大豆加徵關稅,導致很多美國農民破產,為了彌補美國進口大豆的缺額,中國幾乎將全世界其他國家的大豆席捲一空,巴西農民為了滿足中國的大豆需求把亞馬遜森林都燒了來增加種植耕地。現在因為疫情在全球爆發,今年全球大豆產量很可能大幅度減產。比如美國經濟陷入停滯,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生產跟不上,大豆減產是肯定的;巴西、阿根廷這些國家醫療基礎差,表面上看確診人數少,但是很可能是捂著蓋子掩飾嚴重的疫情。

目前包括泰國、越南以及一些中亞的糧食出口國已經宣佈禁止糧食出口,主糧我們倒是不大怕短缺,因為我們還可以動用糧食儲備來應對危機,但是大豆比較要命,這玩意我們對外部依賴太大,國家儲備也不足以應對未來的需求缺口。
如果因為大豆減產導致中國今年無法進口1億噸大豆,麻煩就大了。
首先是豬肉價格肯定飆升,然後是食用油價格也飛漲。不僅僅如此,我們要對沖出口下滑的老基建這一塊一定很大,那麼就存在對鐵礦石巨大的需求。在過去中國每年進口鐵礦石都是十億噸級別的,最大的兩個鐵礦石輸出國是巴西與澳大利亞,現在這兩個國家疫情看起來很不樂觀,未來如果因為疫情關閉一些礦山的開採,就有可能導致我們進口的鐵礦石銳減,這玩意銳減直接就會導致鋼材價格飆升!


豬肉+食用油+鋼材價格飆升就會直接推高我們的通脹指數。去年光是一個非洲豬瘟的影響就讓我們通脹指數突破了5%,現在還疊加一個食用油+鋼材,通脹指數會達到多少?
最麻煩的是這個通脹來得還不是時候,因為疫情影響,我們外部面臨全球陷入經濟大衰退,內部再來一個惡性通脹,聯繫起來就是經濟停滯+惡性通脹——這就是任何國家最害怕的經濟現象:滯漲。滯漲一旦出現任何貨幣政策統統失效,而且底層老百姓痛苦指數非常高,對社會穩定將形成嚴重的衝擊。


從“大豆”看世界疫情

幸好央行遲遲不動銀行存款利率,壓著1.5%的存款利率不降,就可以將相當大的居民持有的現金留在銀行,就可以減輕未來可能爆發的通脹壓力,為全球大豆與鐵礦石恢復生產爭取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