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開中巴友誼,還原真實的巴基斯坦:一個容易“失控”的國家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贊哦~親

巴基斯坦是中國唯一長期保持著良好關係的國家,兩國友誼經受住了歷史的多次考驗,具體就不多誰了。但國內對巴基斯坦真實情況的瞭解,實際上還遠遠比不上我們對其他鄰國的認識,比如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更別提日、韓、俄等交流更密切的國家了。本文就簡單談下真實的巴基斯坦。

撇開中巴友誼,還原真實的巴基斯坦:一個容易“失控”的國家

一、依靠宗教捏合在一起的國度

印、巴原本是一個國家,兩個國家的分裂,完全是因為宗教原因。二戰結束後,印度謀求獨立,但國內的伊斯蘭信眾不希望生活在印度教主導的國家,於是,便謀求建立一個由穆斯林主導的國家。南亞次大陸西北(即現在的巴基斯坦)、東南(即現在的孟加拉),因為穆斯林佔多數,便成了其建國之基礎。

撇開中巴友誼,還原真實的巴基斯坦:一個容易“失控”的國家

於是,因為宗教原因,南亞地區有了現在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後來孟加拉又從巴基斯坦分裂出來。兩國因為粗暴的人為“分隔”,宗教矛盾極為尖銳。其中,兩國間的“火藥桶”的克什米爾地區,就是宗教問題的集中表現。

題外話:從印巴分治的前車之鑑來看,我們的確需要在處理宗教問題上慎之又慎。

撇開中巴友誼,還原真實的巴基斯坦:一個容易“失控”的國家

二、巴基斯坦的內、外環境

首先看下巴基斯坦的外部環境:巴基斯坦東邊,是中國、印度,北邊是阿富汗,西邊是伊朗。和印度之間的矛盾就不說了;和阿富汗之間,更是說都說不清,塔利班、基地組織簡直當巴基斯坦為後方基地;和伊朗之間,對卑路支地區歸屬存在分歧。目前存在的俾路支解放軍,依舊對巴基斯坦對該省的有效統治造成嚴重威脅。

對巴基斯坦來講,唯一可以放心的鄰居,也就是中國了。

撇開中巴友誼,還原真實的巴基斯坦:一個容易“失控”的國家

再看下內部環境。巴基斯坦有四個省:信德省、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和俾路支省,以及占主導地位的旁遮普省。後者於巴國東部,人口一億多,約佔全國60%以上,經濟最發達,擁有全國8成的高速公路;從建國起,旁遮普人就一直控制著巴國政局,歷任總統、總理基本出自該省,這引起了其他省份的嚴重不滿。除此以外,各省原本就是因為宗教捏合在一起,由於發展嚴重失衡,分裂勢力自然愈加猖獗。

撇開中巴友誼,還原真實的巴基斯坦:一個容易“失控”的國家

地形上,巴基斯坦全境有60%以上為山地,南部沿海(主要為俾路支省)則是大片荒漠。整體來看,只有旁遮普省才比較適合發展,該省為全國供應8成以上的糧食。但憑藉如此貧瘠之國土,要養活2億多人,並不容易。

從上述來看,外部勢力的擠壓、滲透,內部的宗教、地形、區域發展失衡等因素,催生了巴國的三大主義: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分裂主義。三者之間關係又錯綜複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中,巴國的恐怖主義,世界上除了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以外,大概無出其右了。也因此,巴基斯坦統治階層一直“亞歷山大”。

撇開中巴友誼,還原真實的巴基斯坦:一個容易“失控”的國家

三、巴基斯坦種群構成

種群構成對區域的影響,具備長期性。比如阿拉伯人與猶太人之間,乃至於波斯人之間,上千年來一直爭鬥不休。在巴基斯坦,種群構成更加複雜。

旁遮普人。

正如前文提及,該民族人口最多,實力最強。旁遮普人是具備雅利安血統的拉傑普特人,該人種是塞種人和中亞各族在一、兩千年前移居印度後,與當地民族融合而成。

撇開中巴友誼,還原真實的巴基斯坦:一個容易“失控”的國家

信德人。

位於巴基斯坦東南地區,除部分居住在俾路支省以外,主要居住在信德省,為雅利安、阿拉伯人種混合,是南亞大陸最早接受伊斯蘭教的民族。

普什圖人

。位於西北部落區,人口2100萬,所處區域相當於“自治區”。因為和塔利班、基地組織等淵源極深(普什圖人為阿富汗主體民族),這個民族存在感最強——現在可以明白為何巴基斯坦西北地區為啥這麼亂了。

撇開中巴友誼,還原真實的巴基斯坦:一個容易“失控”的國家

俾路支人。

俾路支省地廣人稀,主要居住著伊朗人、突厥人的混血後代:俾路支人。該地區不少部落還處在奴隸社會,蓄奴現象非常普遍。對於中國來講,有兩件事值得一提:瓜達爾港正好位於該區域,5·24中國公民被綁架事件也發生於該區域。這裡的分裂勢力俾路支解放軍,因為仇恨巴政府而恨屋及烏,對中國並不那麼友好。具體不多說,反正一帶一路和瓜達爾港建設,任重道遠吧。

撇開中巴友誼,還原真實的巴基斯坦:一個容易“失控”的國家

人種多,而且各據一省,又具備一定的“自治”基礎,自然為三大主義創造了條件。須知,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分裂出去的正是孟加拉族主導的東巴基斯坦。

四、法外之地

和很多中東國家一樣,部分巴基斯坦地區宗教大於法律。主要表現在西南俾路支省,以及與阿富汗交界處的西北山區。

2014年,一位巴基斯坦女孩因為和喜歡的人結婚,被自己的家人用石塊、棍棒砸死。“兇手”包括她的親生父親和哥哥,事件發生在巴國一家高等法院前。除此以外,還有巴基斯坦女子因為擁有手機,被部落法庭判處伊斯蘭特有的刑罰——石刑,並被家人砸死。類似事件和報道,早已不是新鮮事。

撇開中巴友誼,還原真實的巴基斯坦:一個容易“失控”的國家

這裡還有必要提下另一件事。9·11事件爆發後,美國人很快就鎖定拉登藏匿地點:巴基斯坦部落區。2001年起,美、巴多次搜捕,直到2011年5月,美國特種部隊才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擊斃拉登。

撇開中巴友誼,還原真實的巴基斯坦:一個容易“失控”的國家

由上述事件可以看出,巴基斯坦的部落地區就是法外之地,極容易成為恐怖主義之溫床。尤其是西北山區基本上是山地,比井岡山還大——有人認為,就是藏匿10個拉登都不是問題。加上宗教勢力的強大,部族地區幾乎是三不管地帶,巴基斯坦政府很難實行有效的統治。

撇開中巴友誼,還原真實的巴基斯坦:一個容易“失控”的國家

總的來看,巴基斯坦能夠維持一個國家的形態,已經很了不起了。也因為國內問題太多,巴國往往很難全力應付印度的挑戰。比如,第三次印巴戰爭,就是因為國內問題,被印度趁虛而入。除此以外,國內政局一直不穩定,總統、總理走馬燈花似地替換。這點,巴國做得不如印度。

作為巴國的友邦,我們只能祈禱巴國能保持穩定,淡化民族矛盾,瓦解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但這條路非常難走,就像走鋼絲。

換句話說,巴基斯坦的國內形勢,很容易“失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