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復產後究竟為何出現“報復性離職”的怪象?

“恐怕疫情結束了,我與老闆的緣分也結束了……”

一位HR網友透露,本以為在這疫情的特殊時期,大家都變“慫”了,沒想到收簡歷收到手軟。

復工復產後究竟為何出現“報復性離職”的怪象?

原來,很多人並不是被裁員,而是炒了老闆魷魚:

1.就職於新媒體的小麗哀嘆道:

以前上班是996,現在根本就是007,一天24小時在線工作。

領導絲毫不提工資的事情,也不考慮員工的情緒和任務量,更不考慮你在家辦公是否方便,只是一味的要求員工加班搞業績,這種“加量不加價”的工作不要也罷。

復工復產後究竟為何出現“報復性離職”的怪象?

2.一公司部門主管小徐氣憤道:

從2月3號開始就在家辦公,公司也發佈了降薪通知,主管及以上員工降薪50%,普通員工降薪30%,這對工資本就不高的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每天工作量增加,在家還要工作,可是工資卻減少了,這樣的買賣怎麼算都是虧本的,所以很多人就選擇了離職,反正也沒多少工資。

3.就職於某互聯網金融公司的小王糾結道:

自2月10號復工後,我們就開啟了在線辦公模式,可在疫情影響下,業務開展得並不順利,實在難以維持正常運轉。

前幾天全體員工都收到了來自人事的“降薪倡議書”,公司給出兩個選項,要麼從2月開始,工資按在線辦公“自願”降薪50%來算,直到公司的情況有所好轉,才恢復正常工資;要麼2月份工資發放70%,3月份開始在家停薪留職,同樣是等到公司運營恢復正常後再參與工作。

這兩個選擇都讓人難以接受,其實我們從2月10號開始,就一直沒閒過,在家辦公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實際上的工作量可以說是比在辦公室辦公更大,就算是接受50%降薪,但馬上就要月底了,這個月的工資就減半發放並不合理。

部分寧願選擇停薪留職呆在家裡修養身體的同事,在向人事諮詢具體注意事項後卻被提醒到,公司在這個時期對員工工作量的考核標準會相應降低,但不會停下來。換言之,一旦選擇停薪留職,工作量達不到要求就有被辭退的風險。

復工復產後究竟為何出現“報復性離職”的怪象?

從這幾個案例來看,他們選擇離職的原因均是付出和收穫未能成正比。站在員工角度來看,除特殊時期待在家保障了員工的生命健康,工作量只增不減、收入卻被迫減少,生活與工作的界限被模糊掉,他們的切實利益實際上並未得到保障,這種只虧不賺的買賣確實讓人難以接受。

相信不止小王所在公司會給出員工這類的降薪選擇,這種做法在表面上看貌似給足了員工尊重和選擇,實際上並無選擇可言,甚至有“道德綁架”之嫌。止損的辦法不是隻有降薪,疫情也終會過去,分期、延期發薪等方式或許更能留住人心。

企業的難處員工當然可以理解,可是這種理所當然地理解為“員工就該為企業損失買單”的想法,無異於把員工往槍口上送,真正的“共進退”難道不是上下一心地承擔?

復工復產後究竟為何出現“報復性離職”的怪象?

對於這種“報復性離職”的怪現象,你的看法又是如何,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