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驚心的《格爾尼卡》

《格爾尼卡》,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幅畫的名字,《格爾尼卡》是西班牙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於1937年創作的一幅巨型油畫,畢加索的鼎鼎大名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在1999年12月法國一家報紙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他以40%的高票當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十個畫家之首。但是,當大家第一次看到這幅畫的時候,想必都會感到困惑,這畫的是啥啊,怎麼人牛啊都是畸形的扭曲的,確定不是小孩子的塗鴉?

觸目驚心的《格爾尼卡》

《格爾尼卡》

這還真不是,想要看懂這幅畫就要了解這幅畫創作的背景,在1937年,西班牙正經歷著一場及其血腥的戰爭,即西班牙內戰(1936年7月17日—1939年4月1日),這是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發生的一場內戰,由共和國總統曼努埃爾·阿扎尼亞的共和政府軍與人民陣線左翼聯盟對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為中心的西班牙國民軍和長槍黨等右翼集團,在戰爭中弗朗哥向納粹德國發出了請求,德國派出空軍對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鎮格爾尼卡發動了轟炸的事件。德軍三個小時的轟炸,不僅僅摧毀了當地的軍事力量炸死炸傷了很多平民百姓,使格爾尼卡化為一片廢墟。而格爾尼卡正是在描述普通的平民在轟炸下的悲慘境遇。

觸目驚心的《格爾尼卡》

西班牙內戰

觸目驚心的《格爾尼卡》

西班牙內戰

瞭解了這些,我們回過頭來看這幅畫是不是有這莫名的恐怖,倒地不起的戰士,慌亂的人群,尖叫的母親,嘶吼的牲畜,所有人都在哭著叫著跑著,不知道哪裡才能安全,一種壓抑的恐怖鋪面而來,簡直就是人間地獄。

《格爾尼卡》完成以後,便一直在世界各地展覽,畢加索死前留下了遺言:“只有當西班牙建立起民主政府的時候,《格爾尼卡》才可以回到自己祖國。”弗朗哥於1975年去世,西班牙重建民主政府,格爾尼卡於1981年,從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轉移至西班牙。

順帶說一句,晚上關了燈,配上恐怖音樂看有奇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