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混到投行合夥人的90後,月薪是多少?

近些年,高盛合夥人名單裡,新的合夥人裡,有三分之一都是年輕人。首批90後已經喜提投行合夥人offer了!成為這樣的精英的直觀的好處,就是收穫豐厚的薪水+獎金。

投行收入一直可以說在各行業中居於金字塔的頂端,是個令人趨之若鶩的行業。這可是華爾街多金的崗位,更是所有金融人夢想的聖殿。

首批混到投行合夥人的90後,月薪是多少?

從2018年高盛宣佈的合夥人中可以看出,這些人大部分少:

1、所在部門

本屆的69位新合夥人中,28位(41%)來自交易部門,21位(30%)來自投行部;

其它部門都只貢獻了個位數新大Par,如,6位來自商業銀行部門,4位來自消費者與投資管理,3位來自科技部門。

這69位中,67%是從高盛初級職位,即分析師或初級經理做起的,28%在高盛不同的部門輪過崗,平均在高盛呆了13年。

2、年齡分佈

除此之外,這屆合夥人中最大的看點是,29%是“千禧一代",即所謂1982-2000年間出生的Y世代。這意味著,年齡小於36歲,而且已經有90後的同學在其中了。

3、合夥人數量是歷年新低

另外與往年不同,高盛2018年新提拔的合夥人在數量上少了很多,是1999年該行上市以來*少的一屆。

在高盛的合夥人公告中,也有提到這點。

高盛認為這個“新低”更凸顯了合夥人職位的高貴、能激勵更多有事業雄心的員工向這個目標看齊,並稱這些新加入的人才華橫溢,是高盛精英中的精英,可擁有豐厚的薪資。

高盛合夥人的薪水有多少?

在高盛,一個毫無經驗的本科生*年能獲得的收入就已經是10W+美金了。

不過這對於Partner級別,實在是小意思。先來看下合夥人的發展路徑:

  • Analyst(3 years)
  • Associate(3 years)
  • Vice President(3-5 years)
  • Director(≥3years)
  • Managing Director
  • Partner

根據這個職業路徑,
Careers-in-Investment-Banking網站顯示的薪酬變化如下:

如果拿瑪莎拉蒂來做個比較,那麼投行Partner的年薪可以買3-142輛…...這個可是投行的平均水平。

至於高盛,一般情況下合夥人年薪都在100W美金+,還能獲得股票、期權以及額外的豐厚Perks。

我們從2016年中國百大券商人均薪酬排行榜可以看出,合資券商還是佔有*的優勢,排名*的高盛高華甚至達到了305萬的年薪。

關於高盛的合夥人制度,有一句很好的話:

Being a Goldman partner is like being knighted on the battlefield by king Arthur, only this time the battlefield is th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and the Holy Grail is, well, money.

成為高盛的合夥人就如同騎士收到亞瑟國王的受封一般光耀,只是在這裡騎士的戰場換成了全球資本市場,而“榮譽”便成為實在的“金錢”而已。

然而這極不容易。

之前,高盛因為加班嚴重,出臺了一則努力為實習生“減負”的政策,令外界一片譁然。

高盛告訴暑期實習生,在午夜之前必須離開辦公室,早上7點之前不要回來,並且週六也不要來工作。

有人調侃稱,高盛是在告訴實習生,*只要工作17個小時就夠了。

由此可見,這些混到Partner的人,不僅智力超群,身體素質也特別棒。

雖然很多人習慣於把投行掛在嘴邊,但其實這只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念。投行是Investment Bank的簡稱,國內普遍稱為券商,中外投行的差別不小。

首批混到投行合夥人的90後,月薪是多少?

國外的投行普遍分為兩類:

Bulge Bracket(BB)如我們經常聽到的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銀美林, 德意志銀行, 瑞銀, 瑞信這些華爾街的領軍集團;

其次是Boutique,指的是精品投行,規模很難計量。

這類投行通常專注於某一項特定的業務,有的專業做上市,有的專業做發債,有的只做併購,代表投行有神秘的拉扎德,獨立投行美馳。

投資銀行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併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綜合投行的主要部門有:

投資銀行部(IBD)

這是*傳統的投行部門,主要是通過發股、發債、兼併收購的方式幫助客戶融資,主要活躍在一級市場,賺錢的方式是收取幫助客戶融資的佣金。

銷售交易部(S&T)

這是投行的交易經紀業務部門,專注於二級市場,專業性較高。與對沖基金的交易員不同,投行的S&T主要80%-90%的時間都在做市,剩下的10%是自己交易的時間。

經紀業務通過收取機構投資者的交易的佣金賺錢。

交易對象大致有股票交易、基金、固定收益、大宗商品、債券交易、研究報告等。

服務對象非常廣,機構個人,大小企業,*的社保,養老金,QFII、QDII等。

資產管理部&私人銀行(AM&PWM)

這部門和商業銀行的對私業務有些類似,主要負責銷售金融產品,替富人理財,同時維繫與大客戶的關係。

當然投行裡面還有“投資管理部”這樣的買方部門,基本運作和私募一樣,非常土豪。

“券商投行部”vs“商行投行部”

券商的投資銀行部一般來說,主要的工作是證券發行、承銷(IPO)、兼併重組以及收購,有的還包括了固定收益相關。

但是現在這個部門越來越精簡了,固定收益部單獨成立了一個部門,也有了負責新三板的場外市場部,所以狹義的投資銀行部就是做IPO的。

商業銀行投行部在國內主要有三類業務:幫公司發債融資、做信貸替代類的理財產品、財務顧問、債券承銷。

如果想對投行有更多瞭解,北京西直門南小街,有個榮大快印,你可以進入坐2小時,感受一下真實的投行是怎樣的。

如何才能進投行?

想要進入投行,尤其是高盛,一定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實力,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張通行證!小博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基本要求,方便大家對照參考。

1、分析和社交能力

投資銀行希望員工有很強的分析和社交能力,一份資產分析家的工作要求有分析和社交的能力。

要求的能力包括投資銀行業務是一個高層次,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當你進入這個行業時,你的工作時間一般會加長,但是這項工作的確很令人興奮。

因此要做好心理準備,接受當你過度疲勞時會產生的挫敗感和工作情況順利時的喜悅感。

許多大學畢業生在剛剛進入投資銀行時,都是從分析員做起。

要想成功地做好這個工作,你必須具有特別的技能,要有很好的處理算表的技能並且能思路清晰的分析問題,接下來,你有可能會成為合作伙伴。

首批混到投行合夥人的90後,月薪是多少?

2、建立自己的人脈關係網絡

進入投行這個行業的關鍵是關係網,也許你早已被這種關係網吸引住了,但如果你沒有,就應迅速建立你自己的關係網。

多參加一些產業會議,在你的同學通訊錄裡找一些從事商業的朋友。

記住,你的關係網不一定馬上就能起到作用。如果你還年輕,但還沒有取得MBA學位,也許你可以努力進*好的學校學習深造。

3、多去投行聚集區遊學

大多數公司的辦公地點不在紐約。儘管你想在其他地方工作,但你主要的尋找工作的地點仍可能集中在紐約。

其他一些值得你注意的地方還包括:香港,東京,倫敦,莫斯科和新加坡。

如果你想找一個投資銀行的工作,你應該多去幾次紐約。

投資銀行中獲得成功的關鍵是團體協作。能夠將每一個人團結起來,共同為客戶服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並且回報很可能是非常高的。

4、積累相關實習經歷

對於還是學生的我們來說,掌握投行必備的行業研究的能力,就是進入金融行業的敲門磚。

尤其是對於缺乏實習的同學來說,一份相關的實習經歷,可以作為跳板,幫我們找到*份投行的工作,更能幫我們深入瞭解各個行業的發展前景!

當然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投行,在決定從事這個職業之前,小可愛們必須想好未來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