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墾故事:激情燃燒的歲月

激情燃燒的歲月

在新疆巍巍東天山腳下,天山雪水孕育了一塊塊希望的綠洲。在這塊熱土上,兵團軍墾戰士盡情揮灑辛勤的汗水,用無悔的青春和滿腔熱血,譜寫出一曲可歌可泣的軍墾讚歌。現年87高齡的王紀國老人,就是一名軍墾戰士,在紅星二場,經歷了激情燃燒的歲月。

軍墾故事:激情燃燒的歲月

軍墾老兵王紀國和妻子合影

紀國老人,他正與一群老同志在街心花園處納涼,與大家侃侃而談,爽朗的笑聲飄蕩在四周。

走進王紀國老人,不禁讓人眼前一亮,老人目光迥然,精神矍鑠,依稀可見當年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87載春秋,老人內斂而深沉,渾身散發著一種睿智的光芒。

老人是兵團事業的開拓者,滄海桑田,斗轉星移,老人的一生,經歷了激情澎湃的歲月。

1926年,王紀國出生於安徽省阜陽縣口子公社陳家村大隊,家中兄弟子妹4人,靠租地和給地主幹活為生,生活非常艱苦,常常吃不飽、穿不暖、受人欺負,從小,王紀國就比同齡的孩子懂事、堅強。

軍墾故事:激情燃燒的歲月

紅星軍墾博物館呈展的軍墾文物

1941年,年僅15歲的王紀國被國民黨部隊抓壯丁,輾轉各地,後來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參加了蘭州會戰。在戰爭歲月,王紀國和戰友們穿過敵人的層層封鎖,經歷槍林彈雨、血雨腥風,最終贏得勝利。後面,他跟隨部隊,從蘭州一路走到新疆。

巍巍的天山連綿起伏,廣袤的沙漠浩瀚無垠,荒無人煙的戈壁一望無際。這裡,有肆虐的狂風,漫天的黃沙,叢林般野生的蘆葦,連一條路也沒有,滿眼只有戈壁,黃沙和白茫茫的鹽鹼。

王紀國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六軍十六師四十七團的一名戰士。1949年底,部隊進駐哈密,開始平叛剿匪。

1953年的冬天,大雪過後的天山顯得特別壯美,奉命上山剿匪的王紀國和戰友身穿皮大衣,腳穿筒靴在雪地裡小心的前行進,他們呵出的熱氣,在冷風中瞬間凝固消散。天出奇得冷,許多戰士的手凍僵,他們依然堅守著,隨時準備作戰。由於新疆民族情況比較特殊,一些哈薩克族群眾和維吾爾族群眾受到反動勢力煽動,燒殺搶掠,威脅牧民,殺害解放軍,廣大人民深受其害。面對兇殘的叛匪,王紀國和戰友們必須小心謹慎,儘量減少傷亡。叛匪在地上埋了地雷,一不小心,戰士們就會粉身碎骨。王紀國和戰友們經過一天一夜的偵查,排兵佈陣,把叛匪消滅了大半,戰鬥中,王紀國腿部中彈,為掩護戰友被地雷炸傷,性命危在旦夕。戰鬥結束後,在戰友們精心照顧下,憑著過硬的身體素質,王紀國奇蹟般地活了下來。由於在剿匪中表現突出,王紀國榮立三等功。

軍墾故事:激情燃燒的歲月

紅星軍墾博物館呈展的軍墾文物

剿匪任務基本完成後。1954年,接到上級命令,所有四十七團的戰士就地轉業,王紀國和其他戰士一樣,捨不得脫下身上的軍裝。在腳下的土地誰來耕種?在他們心目中,這不僅僅是一種身份,更是一種榮譽。可是,這片土地誰來耕種?這裡的人民誰來保衛?戰士們很快投入到屯荒的戰鬥中。

沒有房子,戰士們就在鹼土層下挖的一個洞,鋪些草。住在裡面冬暖夏涼;沒有電,他們就用煤油燈,就著昏暗的燈光學習。最艱苦的,就是日常生活用水。每天都要趕著毛驢車從很遠的地方拉水回來。

王紀國和戰友們“一手拿槍,一手拿鎬”肩負起保衛祖國邊疆和建設祖國邊疆,屯墾戍邊的雙重使命。

乾旱的氣候,常年不下雨,風沙大,水資源奇缺。在這,有水才有地,有地才有糧食,有糧食才有希望。之前開墾的土地,都是用“坎兒井”澆灌,但“坎兒井”的灌溉水量太小,無法滿足大規模的開墾,修渠引水成為當務之急。

和別的戰士不同,軍事素質過硬的王紀國主要任務是執行戰鬥剿匪任務,沒有敵情,他就和大家一起,參加大生產運動。1952年,王紀國參加了興修紅星二渠。每天天剛泛出魚肚白,王紀國已經用小推車沿著崎嶇的山路,把炸爛的石頭從山上運下來修渠。戰士們一邊修渠,一邊站哨,白天繁重的體力工作結束後,夜晚點著煤油燈學習文化,生活緊張單調。王紀國愛唱歌愛跳舞,生性活潑好動。一有空閒時間,在大家期盼的眼神中,王紀國都要唱一支歌,跳一曲舞,他是團場的文藝骨幹,每年的文藝匯演,總是少不他的身影。

夜晚,王紀國和戰士們就睡在尚未修好的渠邊上。新疆的蚊子個頭很大,素有三個蚊子一盤菜的笑談,戰士們常常被叮的滿身是包。可是一個班只有一個帳篷,根本不夠用,很多戰士就在賬篷邊上鋪些稻草,修完渠,累的倒頭就睡,這時候誰會去計較蚊蟲的叮咬!

修紅星渠,從天山上引來雪水,修渠需要水泥,到哪裡去弄成千上萬噸的水泥?沒有水泥廠,運輸費用高,交通不便利,戰士們想出了製作代水泥解燃眉之急。代水泥是用石灰和紅磚與磨成的陶粉混合燒製而成,為了製作代水泥,王紀國挖過煤,燒過石灰,打過磚坯,燒過紅磚,磨過陶粉。戰士們用智慧修成了紅星二渠。

“無風一片白,風起白滿天。”這是對當時的紅星二場一句最形象的概括。在王紀國的記憶中,剿匪,修渠,治鹼,蓋房子雖然苦,但最苦的,是挖排鹼溝,天天泡在鹼水裡的那種滋味,讓王紀國最難忘。

沒有膠鞋,光著腳下到溝裡,腳泡到鹼水裡,排鹼溝比人都高,晚上回來雙腳泡的慘不忍睹,彷彿不是自己的腳了。就是這樣,第二天依然繼續工作,那個年代好像人都是鐵打的,一個賽一個能幹。

毛主席曾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渠修好了,水引下來了,地裡長出莊稼了,可以收穫糧食了。王紀國看著一天天的變化,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有吃的,有穿的,住的房子靠自己動手蓋。

蓋房子在王紀國眼中,比打仗要容易多了。

王紀國每天完成上百塊土坯任務,往往是三四點鐘,就開始幹活了。打土坯是一項重體力活,王紀國時常光著膀子一干就是一天。提前一天把土挖好,用水泡上。第二天摸黑,把浸泡好的泥一鍬一鍬撈出來裝入土坯模子裡了。起身、彎腰,摔模子,一天來來回回重複上千次這個連續的動作,腰累的直不起來。有了土坯,伐了樹,作好人字架和房梁,王紀國砌牆,抹牆泥,上房泥樣樣都會。

王紀國是南方人,家裡條件不好,個子長得比較矮。但是經過戰爭的洗禮,經過修渠的勞動,他長成一個大高個。戰友們都親切地稱他為:“高個兒”。每次上房泥的時候,大家都會找“高個兒”。久而久之,王紀國打坯,蓋房都是一把好手。

這一年,王紀國打磚蓋房獲獎章一次。

後來,王紀國調到吐魯番,在蘇聯專家實驗的長絨棉實驗田裡當起了勞動生產班班長。

1965年,王紀國回到紅星二場工作,1985年離休。

哈密梅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