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醫療隊中的“處女座”,保護我方“大白”

近日,萬科潤園居委和協眾志願者服務聯盟上門慰問了上海首批援鄂醫療隊的吳毓新醫生。

圖片

見到吳毓新醫生是在她女兒的家中,不久前她和女兒經歷了80多天的分別,援鄂回來後,她還沒好好和女兒說過幾句話。

年夜飯上放下碗筷

拿上幾件衣服就走

吳毓新在中山醫院青浦分院負責醫院感染管理工作。1月24日(除夕夜),一聲集結令下,正在吃年夜飯的她放下碗筷,收拾行李。女兒見狀上前幫忙,時間緊迫,只在行李箱裡裝上幾件換洗衣服,吳毓新便出發趕赴集結點。出門前,女兒堅強和她話別:“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等你回家!”

凌晨抵達天河機場,50多歲吳毓新和戰友馬不停蹄奔赴風暴眼的武漢金銀潭醫院。搬運物資、事項交接,直到凌晨四點他們才能休息一會兒。身為科長,她義無反顧地來到武漢:“同事家裡孩子還小,這個時候我應該上。”一些人不知道的是:她

家裡有一位80多歲的老母親,而就在吳毓新忙碌的那個凌晨,女兒輾轉難眠...

圖片

保護我方“大白”

交出“零感染”答卷

“我要把大家安全地帶回家”,這是負責醫院感染管理的吳毓新臨行前許下的承諾。60多天後,首批援鄂醫療隊凱旋,援鄂醫療隊員“零感染”——她和戰友們不辱使命。

圖片

負責醫院感染管理的醫生們是病區裡的“處女座”:深入每個角落查找問題、排除隱患,“盯著”隊員穿戴防護裝備,管理的最終目標是減少醫院感染的各種危險因素,最低程度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每天早上,吳毓新總是提前到達病區準備,確保每一個人都得到充分保護後,才放心讓大家進入病房。出病房的時候,她更加嚴苛:脫防護服的要比穿的時候更危險,必須非常謹慎。”

圖片

每天回到酒店後,她需要指導隊員做好消殺。他們為酒店的房間也劃分了三區,外衣、鞋子不能進房間,在進門的瓷磚區要進行全身消毒,之後直接進浴室洗澡...一套下來要一個半小時,隊員才能走進休息區域。

吳毓新說:“‘零感染’是大家上下齊心、團結一致的結果,脫下防護裝備的一刻,我看到隊員臉上、手上滿是勒痕,有些隊員洗好澡後發現全身皮膚都起皺了,但所有人都想著:這個時候,一定要做好防護,不能在戰場上倒下!”之前,她處置過隊員因為穿防護服太悶熱而中暑的事件,治療的時候,那位隊員依舊牽掛著自己的病人。

圖片

吳毓新的戰友嚴明英在一封信中寫道:“吳毓新老師在隊裡年齡最大,對於我們來說更像媽媽。說心裡話,我們也很擔心她的身體狀況。”

吳毓新說她當時並沒顧及個人的安危,因為在疫情中,每個人都拼盡了全力。“我們支援的武漢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身患重症卻始終奮戰一線,他的經歷激勵著我們。”

來源:新虹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