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如何形成?有沒有辦法能阻止地震發生?

所有內容都建立於板塊構造

學說,

如果板塊構造學說被推翻,

以下文案也就不存在了。

地震如何形成?有沒有辦法能阻止地震發生?

要想了解地震如何形成,

首先要學習一下地球的構造。

地震如何形成?有沒有辦法能阻止地震發生?

地震往往多發於地殼上的板塊

當地球內核釋放的能量傳遞到地殼上,

地殼上的板塊交界處達到某一臨界點的時候,地震就產生了。

地震如何形成?有沒有辦法能阻止地震發生?

地震也有不同類別,分別是構造地震,火山地震,人工地震。

構造地震

地球上絕大多數地震都是構造地震。

在上地幔與地殼之間,有一層軟流層(軟流層是岩漿的發源地),

地核不斷的向外傳遞能量,地殼就在軟流層上漂移。

兩個板塊交界時,因受到互相的作用力,受阻而無法移動,

當兩個板塊吸收的能量過多,地下岩層應力過大,

會移動斷裂,產生震動彈性波,引發地震。

所以地震多發於板塊交界處。

地震如何形成?有沒有辦法能阻止地震發生?

應力:物體受外界因素(受力、溼度、溫度)變形時,在物體內各部分之間產生相互作用的內力,以抵抗這種外因的作用,並試圖使物體從變形後的位置恢復到變形前的位置。

(類似彈簧卻又不是彈簧)

火山地震

火山地震比較好理解,

內核向外傳遞能量,軟流層的岩漿透過地殼上的板塊噴出地表,

引發的震動。

地震如何形成?有沒有辦法能阻止地震發生?

人工地震

工業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動,

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

能量越大的活動引起人工地震的震級越大,同時也受地質條件的影響。

人工地震一般不會造成損害,但對要求高度穩定的精密設備,仍有不利的影響。

地震如何形成?有沒有辦法能阻止地震發生?

自然地震往往會造成巨大的人力財力損失,但地震也不可避免。

地震是使地球保持穩定的必須條件,

因為地球的內核不斷吸收與釋放能量,來保持著地球的穩定。

如果內核不向外釋放能量,只吸收能量的話,積攢太久就會boom

地震如何形成?有沒有辦法能阻止地震發生?

還有一種情況:內核慢慢釋放完了能量開始冷卻,坍縮,地球的地下活動消失。

不再有火山,地震,海嘯等自然現象,氣候也會越來越冷。

地球所產生的磁場也就消失,公轉和自轉產生變化,

沒有磁場就無法避免太陽危險的高能粒子,

如果地核冷卻,災難就開始降臨了,

地球會變成一顆冰凍寒冰並且毫無生命力的星球。

地震如何形成?有沒有辦法能阻止地震發生?

有沒有辦法預測地震,而提前做好撤離準備呢?

很遺憾

地震是多方面因素交互形成,且大多位於地下幾十公里,

當前科技水平無法預測到地震的到來。

我們只能理性看待地震,也不能阻止地震。

我們只能做好預防工作,減小地震帶來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