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跟這三種人往來,離“富貴”也就近了,你身上有嗎

成功絕對不是憑藉一人之力能夠做到的,我們想要在人生中取得的成就越高,那麼就越需要跟別人的合作,因此也就更需要學會和別人的交往之道。

​ 總跟這三種人往來,離“富貴”也就近了,你身上有嗎

《論語》說“不知其人,視其友”,意思就是想要了解一個人,最快的方法就是看他所交往的朋友,換句話說,一個人交往什麼樣的朋友,也就是能夠影響他成為什麼樣的人。

因此古代的中國人對於交友十分的重視,想要人生中取得富貴,那麼就要和能夠幫助我們接近富貴的人交往,而和什麼樣的人交往,就能夠接近富貴呢?主要來說,有這樣的三種人。

​ 總跟這三種人往來,離“富貴”也就近了,你身上有嗎

寬容之人

寬容是做大事的第一品質,一個人在生活中若是不能夠做到容人,那麼就不要希求能夠有什麼成功可言。《尚書》堯典中說:“允恭克讓,光僻四表,格與上下”,一個人只有做到了對別人的忍讓和包容,才能夠得到所有人的擁護,這就是傳統的中國人對於自身修養的最高要求。所以一個人在選擇朋友的時候,一定要能夠和寬容的人交往。“近朱者赤”,從別人身上學會寬容之道,就好像是面對鏡子端正自己的容貌一樣。

朱元璋在最開始起兵的時候,為自己謀劃的是二世一統,就是說自己和兒子兩代人能夠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就行了。後來朱元璋遇到了劉伯溫,劉伯溫給朱元璋潑了冷水,說是若不能做正確的事,一世便要亡了,哪裡還有什麼二世的謀劃,若是能行事得法,十年之內便能夠掃清玉宇,天下便是唾手可得的。

​ 總跟這三種人往來,離“富貴”也就近了,你身上有嗎

朱元璋很謙卑的向劉伯溫討教該如何去做,劉伯溫告訴他,一定要以寬待民,天下的群雄此起彼伏,便是因為取得功績的人,卻不能夠獲取民心,攻下一城,便劫掠一城,這樣的行為只會讓自己加速敗亡,哪裡會有得到天下的機會。

朱元璋聽了劉伯溫的話,便下了嚴令,以後他的軍隊,不論是何時何地,都不準侵擾百姓,更不能做屠城的舉動。正是朱元璋聽從了劉伯溫寬厚的建議,天下的民心就好像是就如“久旱逢甘霖”一樣望附而來,果然不出十年,朱元璋便建立起了自己的大明王朝。

​ 總跟這三種人往來,離“富貴”也就近了,你身上有嗎

好學之人

不論是做什麼事情,最後拼的都是文化,或者說想要取得成功,好學的品質一定是要具備的。好學的意義便是一種對於進步的渴求,只有能夠意識到自己不足的人,才能夠有好學的動力,因此一個不好學的人,他本身便具有了盲目自大的缺點,盲目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掉進泥潭中就已經是幸運的,哪裡還能取得什麼成就可言。因此一個人在生活中,一定要和好學的人相交來往,這樣才能夠做到互為影響。

孟母三遷的故事便是孟母知道一個人能不能好學,是很容易受到周圍人的影響。因此孟母才會不辭辛勞的搬了三次家,從屠夫鄰居到學院近鄰,孟母才覺得心滿意足。有人會說,不論是鄰居是做什麼的,只要孟母能夠規勸孟子好好學習不就行了嗎?孟母想的要更全面一些,外在的規勸只能夠讓孟子將學習當成是一種任務,而只有一個學習的氛圍才能夠將學習培養成一個人興趣。正是孟子從小在學習的氛圍中成長,因此學習對他來說就是融入到血液的東西,也因此能夠在以後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被儒家尊稱為“亞聖”。

​ 總跟這三種人往來,離“富貴”也就近了,你身上有嗎

仁德之人

沒有誰的人生會一帆風順,因此我們對於交往的人,一定要從人生低谷的角度來衡量。一個人哪怕是再如何能夠八面玲瓏,如果他的內心沒有仁德,那麼我們就要對這樣的人敬而遠之,畢竟在我們遇到人生困頓的時候,想要的是身邊人能夠雪中送炭,而絕對不是落井下石。因此和仁德的人交往,對於我們來的人生來說,就是一種保險。

《水滸傳》中,最大的悲劇人物莫過於林沖了,林沖原本是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吃著皇糧,有著嬌妻,不管從任何方面來說,人生都是幸福的。但就是因為他交往的朋友中,有陸謙這樣的奸邪小人。為了能夠得到高太尉的賞識,作為朋友的陸謙,一步步策劃和誘導林沖走向了不歸路,並且在林沖已經刺配後,他還要害死林沖,想著能夠拾取一塊林沖的骨頭回去討賞,這樣的惡毒的朋友讓林沖對世道喪失了最後一點希望,最後夜奔梁山,成了十足的悲劇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