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內蒙古蒙醫“雲診室”:“互聯網+醫療”能讓蒙古國病人線上複診

中新網呼和浩特1月29日電 題:探訪內蒙古蒙醫“雲診室”:“互聯網+醫療”能讓蒙古國病人線上複診

中新網記者 張瑋

“大夫,我最近心臟不太舒服,偶爾伴有疼痛。”“這樣的症狀發生多長時間了?一次疼痛持續多久?”……29日一大早,內蒙古自治區國際蒙醫醫院互聯網醫院的“雲診室”裡便開始遠程接診。

當日坐診的是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老年病科原主任、老年病科學術帶頭人張淑蘭,她向記者介紹:“目前,互聯網醫院接收的複診和慢性病患者居多。尤其牧區的患者,‘雲診室’可以為他們減少很多看病成本。”

探訪內蒙古蒙醫“雲診室”:“互聯網+醫療”能讓蒙古國病人線上複診

圖為內蒙古自治區國際蒙醫醫院互聯網醫院上線試運營發佈會現場。 張瑋 攝

“而且,患者線上看專家診要比線下方便很多。醫院的專家都會安排到互聯網醫院的‘雲診室’坐診,除了號脈線上做不到,基本上通過問診便可知患者基礎病情。”張淑蘭說,“如果患者需要做檢查,我們直接線上開單,患者到醫院後無需排隊,直接從‘綠色通道’進入檢查室。”

“排隊、掛號、問診、檢查、取藥……這一趟流程下來至少得一天,想掛個專家號可能時間會更久。互聯網醫院上線後,隨時隨地就可以掛號就診。”患者張亮亮告訴記者,“我今天早晨起床心臟不太舒服,馬上掛了互聯網醫院的號,沒過一會兒醫生就和我連線就醫,並指導我用藥。”

探訪內蒙古蒙醫“雲診室”:“互聯網+醫療”能讓蒙古國病人線上複診

圖為內蒙古自治區國際蒙醫醫院互聯網醫院的“雲診室”正在接診。 張瑋 攝

來自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的患者烏吉木吉在互聯網醫院就診後感慨道:“真的非常方便!減少了交通時間和費用,而且線上專家對於病情問詢得也非常仔細。”

蒙醫藥學是蒙古民族的原創醫學,也是世界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傳承發展歷經了3000年,在蒙古民族的繁衍生息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內蒙古衛健委副主任伏瑞峰在該互聯網醫院上線試運營時曾說道,作為全國首家蒙醫互聯網醫院,該院利用互聯網醫療平臺方便、快捷、無邊界等特性,以自己獨特的蒙醫藥服務為基礎,為民族醫藥的傳承、推廣和創新,開拓出了一條新道路。

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副院長張胡日查告訴記者,近些年,蒙醫藥的治療方式不僅受到國內患者的好評,也有很多國外患者聞訊而來。“蒙古國患者是最多的,每年來就醫的病人能達到8000多人。”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蒙古國患者幾近為零。”張胡日查說,“互聯網醫院上線也將為全國各省、蒙古國及其他國家患者提供更方便的就醫服務。”

張胡日查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同蒙古國進行醫療程序對接,這樣蒙古國患者除了來實體醫院看病,在線上就可以解決複診、諮詢、用藥等問題。

在張胡日查看來,“互聯網+醫療”給傳統蒙醫藥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接下來,蒙醫互聯網醫院將加大技術力量的投入,讓患者都能在線上見到自己‘喜歡’的專家。”(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