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這是我家鄉的GDP

全國GDP

截至7月30日,除了吉林、黑龍江、新疆和西藏之外,全國27個省份已經公佈了上半年經濟數據,從數據上看,南快北慢的格局越發明顯。

且從地區生產總值總量上來看,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河北和福建位列全國前十,其中,北方省份僅佔3席,即山東、河南和河北。而從經濟增速來看,27個已經公佈省份中有11個低於全國增速,其中7個在北方。

北方省份排名連年滑落

天*!這是我家鄉的GDP

據瞭解,近年來河北經濟持續低位運行,且在2014年—2018年,河北經濟增速分別為6.5%、6.8%、6.8%、6.6%、6.6%。就在這幾年中,河北先後被四川,湖北,湖南等省份所趕超,從曾經的全國第六的位置上滑落至第九。

2018年,福建省上半年以14840.93億GDP數值在全國各省份GDP名單中排名11,且在福建省2018年第一季度中,福建省各市GDP排名也是呈現平穩增長的趨勢,最後以35804.04億元位居第十。同年河北雖然以36010.3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排名第9,但是兩省經濟總量之間只相差200億元,且就2017年來看,福建省一直在持續的高速增長之中,河北的數字雖然也有所增長,但是其增速並不及福建,相比之下,福建趕超河北的趨勢是十分明顯的。

天*!這是我家鄉的GDP

好在今年上半年河北經濟增長速度實現了區間躍升,上半年增長7.1%,並且連續兩個季度均保持在7%以上。而福建上半年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640.15億元,同比增長8.1%,增幅比一季度和上年同期均回落0.1個百分點,並且兩省上半年相差1000億元。

不過,雖然河北被福建趕超的勢頭是有所舒緩的,但近年來南北方發展的分化在省份地區生產總值的排名上已經顯著體現出來,北方省份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的分量明顯在逐漸下降。

在2014年全國GDP十強省份中,山東、河南、河北和遼寧分別位居第三,第五,第六和第七名,總體上來看,南北方實力在當時是大體相當的,但是隨後的五年中,排名發生了比較大的浮動,比如河北和遼寧在大幅的下降,而四川、湖北和湖南等一些南方省份在快速崛起中。

除了河北省,此前在全國排名第七的遼寧省,2014年至2018年經濟增速分別為5.8%、3.0%、-2.5%、4.2%和5.7%。其經濟總量排名從全國第六位一直滑落,以至於跌出全國前十,到2018年時,遼寧省已經跌至全國第14位。

天*!這是我家鄉的GDP

還保持在全國十強裡面的山東和河南,其表現也並不是很突出。山東增長速度今年上半年已經降至5.4%,並且與廣東和江蘇的差距還在繼續的拉大。與此同時,處於新舊動能轉換期的山東正在全力學習南方省份,這也成為了輿論關注的焦點。

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數據表,在倒數十省中,也能看到大部分省份來自於北方,由此可以看出,南北方差距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已經是十分明顯的了。

11省增速低於全國 7個在北方

天*!這是我家鄉的GDP

全國各省因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之下,其經濟增速普遍處於降速之中,但是,就數據表來看,北方省份降幅會更大,增長速度也是普遍位居低位,因此,南快北慢的格局也是越發的凸顯。

在27個已經公佈的今年上半年經濟數據的省份中,有15個省份高於6.3%的全國增速。其分別為雲南、貴州、江西、福建、安徽、湖北、四川、河南、山西、湖南、浙江、河北、江蘇、寧夏和廣東。

其實不難看出,南方省份的經濟增速是比較高的,尤其是中南和西南地區省份,在持續增速領跑中,其中,雲南上半年GDP增速高達9.2%,位居全國第一,貴州以9.0%的增速位列第二名。但是在跑贏全國的這15個省份中只有4個省份是來自於我國北方,而在經濟增速排名前十的省份中,也是唯獨只有河南和山西兩個省屬於我國北方。

除去北京以6.3%的增速與全國增速持平以外,還有11個省份是低於全國的增速,分別是重慶、甘肅、上海、遼寧、廣西、青海、內蒙古、陝西、山東、海南和天津,並且,在這11個省份之中,有7個在北方。

因為還有吉林、黑龍江、新疆、和西藏四省區尚未公佈上半年的經濟數據,所以有人預估,以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分別是2.4%、5.3%5.3%和9.1%為參考,除去海南,增速排名倒數十名中,可能有9個都在北方。

天*!這是我家鄉的GDP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認為——從經濟增長角度看,目前最值得關注的主要是東北、華北和部分西北地區,受傳統產業特別是資源型產業、重化工業產能過剩的影響,近些年這些地區經濟增長乏力,區域發展的“問題區域”從中西部轉向了“三北”地區。

並且他認為,“南強北弱”的不平衡發展,是新時代制定區域發展戰略和政策必須考慮的國情特點,因此,我們在繼續推進東中西部協調發展縮小東西差距的同時,現在也要關注南北方的統籌,或者說是“統籌北中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