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第一殺手:乳腺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之前,日本女主播小林麻央因乳腺癌去世了,才34歲,身後留下悲痛欲絕的丈夫和兩個年幼的孩子。

女性健康第一殺手:乳腺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丈夫市川海老藏在記者會上痛哭流涕

苦熬幾年,那麼堅強的媽媽最終也不敵病魔。

女性健康第一殺手:乳腺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小林麻央曾開博客講述自己抗癌生活,鼓舞很多人 因此2016年11月還入選BBC年度女性榜

看相關報道時候,有個細節發人深省:

當時只有1歲多的兒子,在睡覺時使勁摸了下媽媽的乳房,小林麻央突然感覺到了異常,才發現了自己乳房有腫塊的!

偶然才發現的病情,但當時腫塊已經有直徑約2釐米大了。

也是,在很多人的意識裡,覺得“乳腺癌”是四五十歲女性才會遇到的事情,自檢意識不強,但真相是全球範圍內,乳腺癌都越來越年輕化了。

具體到咱們國家,情況也不樂觀。

1.乳腺癌現已成為中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症病種,每年新發乳腺癌病例約為25萬例;

2.據中國抗癌協會公佈的統計數字,近年來乳腺癌發病率正以每年3%的速度遞增;

3.我國年輕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比例要明顯偏高,而且這些年輕女性多集中於白領、大學生等都市女性和知識分子。

(來源:北京晚報 )

不過,乳腺癌如果發現早,生存率相當的高。也因此,除了定期體檢之外,學會乳房自測,就顯得特別重要!

萌芽科普群的達人麻麻@Ann 研究生期間曾經研究婦科癌症,婦嬰方面建模和理論分析。

她曾經為大家介紹乳腺疾病的相關知識,教會我們如何輕鬆自檢。今天再次分享給大家,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關愛自己的乳房健康。

什麼人容易患乳腺癌?

女性的乳腺是由皮膚,纖維組織,乳腺腺體和脂肪組成的,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

6類容易患乳腺癌的人群

(1) 有家族遺傳史。

小林麻央曾在博客中提到,“自己在與丈夫結婚時,母親也患有乳癌。”

女性健康第一殺手:乳腺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大家更熟悉的例子是安吉麗娜·朱莉,她的家族遺傳史概率很高,她的母親死於卵巢癌,她本人是BRCA1基因缺陷患者,這表示她有很高的患乳癌風險,最終她選擇了乳腺摘除術(並非是雙乳切除術,而是預防性雙側乳腺切除術)來大幅度降低自己患乳腺癌的概率。

關於BRCA1基因缺陷,@Ann 特意諮詢過基因篩查專家Dr.Carey Johnson

(Specialist MedicalGenetics,Pediatrics),並且把結果分享出來↓

◆ 好消息是:亞洲人的BRCA1基因缺失概率較白種人小很多

◆ 母乳會極大降低乳腺癌的風險。

◆ 如果要做這個測試的話需要抽血把樣品送到美國檢測(需要自費$2000)。

◆ 如果發現概率較高,可以在加拿大免費做乳腺切除術和再造乳房。

(以上結論僅供國內的媽媽們參考。)

(2) 沒有生育史。

(3) 不餵養母乳。

(4) 過度肥胖,愛好高脂肪攝入。

(5) 初潮過早。

(6) 種族原因等等。

看了上面幾種情況,很多媽媽可能會擔心,

因為各種原因當時沒有喂寶寶母乳,是不是就要因此得乳腺癌了

並不是的,請不要慌張。

只是說有這情況的媽媽們有相對高一些的概率,所以更加需要注意和堅持自檢。

如果乳房出現這些症狀

一定要當心!

很多媽媽會有乳腺增生的情況,可能出現乳房疼(可能發現於單側或雙側乳房)、有腫塊(有時候月經前後腫塊會導致乳房非常疼痛),心裡會惴惴不安,這樣是不是容易導致乳腺癌?

乳腺增生並不是乳腺癌,但不排除乳腺增生癌變。如果你有乳腺增生乳腺增生需要注意生活規律,保持心態健康。一般只有很嚴重才需要手術。輕度的乳腺增生部分會自愈也有因為哺乳就消失的。

真正需要提高警惕的是乳房變異的情況。

女性健康第一殺手:乳腺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從左到右依次是包塊,皮膚的變化,乳頭方向變化,乳頭分泌物,和紅腫與紅色斑塊等現象。

什麼?上圖還是太抽象?

你希望能更直觀的理解乳房變異的情況?

好的!

但是…

#前方高能

可能會導致觀看者的不適

如需跳過請往下快速滑動至高能結束#

女性健康第一殺手:乳腺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乳房包塊(lump)

女性健康第一殺手:乳腺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Source: http://www.gponline.com/red-flag-symptoms-breast-lumps/womens-health/breast-disorders/article/1324236)

這是乳腺變異最最常見的一種症狀,@Ann 的母親也是出現了這種症狀之後檢查才被確診乳腺癌。

一般早期的腫塊不會像圖中這麼大,從表面根本看不出異樣,需要用手按壓才能感覺到。自檢手法後面會詳細介紹。

2.乳頭內陷

女性健康第一殺手:乳腺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有些媽媽天生乳頭內陷,這完全正常。

在這裡並不是說先天乳頭內陷,而是特指一開始是正常的乳頭,後來變成乳頭內陷了——這是由於內部組織病變而產生的形變。

3.乳房凹陷

女性健康第一殺手:乳腺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女性健康第一殺手:乳腺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如圖所示。

4.乳房有分泌物

女性健康第一殺手:乳腺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圖中的分泌物是血樣分泌物,有時候還有透明的或者黃色的膿水類分泌物,都需要儘快就醫。

5.乳房紅腫

圖中的紅腫面積較大,一般早期的紅腫(rash)較小也需要引起注意。

6.乳房皮膚變化

女性健康第一殺手:乳腺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請仔細看這個病變組織,一般是橘皮樣病變。

當然如果你在鏡子面前發現左右乳房明顯不一樣大小了,一定要去醫院檢查。

特別說明:以上的附圖都是比較嚴重的情況。很多出現這種情況下都已經到了晚期。

對於早期的自檢,醫生某種情況下都沒有你自己對你的乳房瞭解。什麼時候你的乳房是正常的,什麼時候會出現如上面的幾種症狀,往往是你第一個發現的。

所以乳房的自檢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那麼如何自檢呢?

乳房包塊自檢手法

媽媽們對自己的乳房結構和大小比較瞭解,日常自己多觀察會比較敏銳發現有什麼不同,或者讓隊友幫你觀察和按壓。

自檢頻率最好能每個月一次!

4種自檢手法

乳房包塊是乳房病變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症狀,而且也不像乳頭內陷,乳房表面紅腫那麼好發現,因此這裡詳細介紹一下包塊的檢查手法。

請參考下圖:

女性健康第一殺手:乳腺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最好是在洗澡後和洗澡中進行自檢。因為洗澡後血液流通比較快,有包塊等容易更加明顯。

自檢法一

女性健康第一殺手:乳腺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在洗澡時用手指圍繞乳房順時針輕輕按壓

以乳頭為中心,從內到外畫圓用三指或四指輕輕按壓,感覺是否有包塊的存在。

自檢法二

請站在鏡子面前,上身裸體。觀察自己的雙側乳房。

女性健康第一殺手:乳腺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在鏡子面前放鬆肩膀,抬起雙手,叉腰。分別觀察雙側乳房是否大小一致,有什麼異常?

自檢法三

請躺在床上或者地毯上,伸展身體保持上半身裸露。

女性健康第一殺手:乳腺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按照剛才說的檢查包塊的方法,再以乳頭為中心,從內到外畫圓用三指或四指輕輕按壓,感覺是否有包塊的存在。

自檢法四

女性健康第一殺手:乳腺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輕輕揉捏乳頭,看看有沒有液體分泌出來?(當然,母乳媽媽要分清母乳和奇怪的分泌物哦!)

提示:現在自檢方法依然是北美和國內推崇的方式。因為自檢頻率較高,不用佔用醫療資源。但現在最新的研究報告說等能摸到包塊已經很晚了。所以,建議每一個媽媽每年做一次乳房B超(彩超)。

自檢外

還要定期去醫院檢查

下面列出了,@Ann建議每位女性都需要做的最基本的婦科檢查及頻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由於醫療環境不同,分別給出以下建議:

海外的媽媽:

◆ 育齡期婦女每2年要做1次巴氏塗片檢查(PAP Test)。

◆ 50歲以上1年一次巴氏塗片檢查(PAP Test)。

◆ 50歲以上乳房要做乳腺X光照片(Mammograms)。

女性健康第一殺手:乳腺癌,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上面這張圖是乳腺X光照片(Mammograms),就是將乳房壓扁,越扁越好,然後照x光看裡面的組織是否病變。

子宮及附件的B超這個估計很難,因為很多國家醫保全包,不主動說出症狀的話家庭醫生是不會主動給你做的,建議可以說不舒服,月經量大等。

國內的媽媽:

◆ 20-50歲的婦女,每2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 50歲以上的婦女,每年1次乳腺X光照片,子宮及附件的B超。

  • 考慮到很多女性有乳腺增生情況,如果你條件允許建議每年都做乳房B超。
  • 50歲以下的人不建議做乳腺X光照片(Mammograms),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女性乳腺組織豐富,如果把乳房壓扁是無法看清裡面的乳腺組織的。

Q&A

你最關心的乳腺問題

Q1:上面介紹的自檢真的有用嗎?

A:如果發現包塊或上面講到的其他異常立刻去醫院檢查當然有用了。建議每年去醫院讓醫生檢查,每個月進行自檢。所以媽媽們如果發現有不明的包塊不要害怕,先去醫院檢查然後再做決定。

➤ Q:在進行自檢時,聽說如果腫塊可以移動就沒問題,這樣簡單粗暴的初步判斷有價值嗎?

A:建議如果一旦發現腫塊,就立刻去醫院請專業醫生診斷。自己真的是無法得出這樣的結論。

➤ Q:在哺乳期經常出現堵奶發燒,乳腺炎的情況。通乳師說乳腺有增生,是否日後應該對乳房健康的投入更多些?

A:首先,還是需要到醫院的婦科採用專業機器檢查是否真有乳腺增生。如果有的話,日後做好每年的年檢,平時也要注意觀察該增生是否有變化。

➤ Q:如果我的媽媽/小姨/姥姥有乳腺癌,我應該注意什麼?

A:如果你的直系親屬或者上代有乳腺癌/卵巢癌等,你需要對自己的身體高度關注和自檢。

在母親乳腺癌發病年齡往前推10年的年齡為你的高度注意區間。

舉個例子,@Ann的媽媽發病時40歲;那麼從30歲開始,Ann就進入了高度注意區間。@Ann現在每年去診所進行一次乳腺觸摸檢查,每年一次MRI(核磁共振),每個月自檢。

平時多運動,少吃垃圾食品,保持良好心態,也是很必要的。

➤ Q:乳腺癌就是女人的事兒吧?和男人有關係麼?

A:每個人都有可能患有乳腺癌。其中男性的比例相當少,@Ann所在研究小組的化療專家Katherine Jensen(MRT(T) BA DAE Radiation Therapist)說,在她放療的22年職業生涯中,大概僅僅為5名男性做過乳腺癌放療。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為了大家好,讓老公也做一下乳腺癌的自檢,請各位媽媽有空的話每兩年為老公和自己的爸爸也檢查一下。

每個媽媽都期待給孩子最長情的陪伴,這一切的前提是有健康的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