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重金贖回的皇帝,書法一流!

提到這位梁武帝,有位義烏著名大居士與這位皇帝有多次往來,他便是齊梁之際著名大居士傅翕,又稱“善慧大士”,也是當時佛教中的著名人士,千佛中的一佛,維摩禪的祖師。據說當時達摩東渡也是為了尋這位傅大士,當時傅大士還是一“愚人”,後來被達摩點化。後梁武帝曾迎請志公和尚、傅大士入宮,向他們請教佛法,因此傅大士曾前後三次到京師,結交了梁武帝,並在京弘法,所度道俗不可勝計。

四次重金贖回的皇帝,書法一流!

梁武帝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小字練兒。南梁政權的建立者,廟號高祖。蕭衍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京),為漢朝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的族弟、丹陽尹知事。南齊中興二年(公元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蕭衍,南梁建立。蕭衍在位時間達48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頗有政績,在位晚年爆發“侯景之亂”,餓死於臺城,享年86歲。


四次重金贖回的皇帝,書法一流!

傳世書跡有《異趣帖》近於章草:“愛業愈深,一念修怨,永墮異趣,君不......”此帖清時入於內府。對其作者,向有蕭衍和王獻之兩說,以傾向前者為多,明董其昌斷為蕭衍作品。

四次重金贖回的皇帝,書法一流!

乾隆書法題識

梁武帝博學多通,文武兼備。長於文學,善音律,工書法。《梁書劉孝綽傳》稱其“雅好蟲篆”。唐代張懷瓘《書斷》稱:“帝好草書,狀貌亦古,乏於筋力,既無奇姿異態,有減於齊高矣。”蕭衍惟重鍾繇、王獻之,對鍾繇、王羲之書法藝術成就頗有精到之見。

四次重金贖回的皇帝,書法一流!

王肯堂(1549-1638)題子敬(王獻之)書

梁武帝是中國歷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皇帝。做皇帝初期,勤於政務,不分冬夏春秋,總是五更起床,批改公文奏章,冬天都把手都凍裂了。他注重節儉,不講究吃穿。史書上說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還稱他:“草隸尺牘,騎射弓馬,莫不奇妙。”他從小就受到正統的儒家教育,“少時習周孔,弱冠窮六經”。即位之後,“雖萬機多務,猶卷不輟手,燃燭側光,常至午夜”。詩寫得也很好。“勞燕雙飛”一詞就是來自梁武帝一首七言詩《東飛伯勞歌》:“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現存詩歌有80多首,大多數詩作都是描摹女子對愛情的殷盼,為離別相思所苦的情態,感情纏綿,風格綺麗,語言平易,具有濃郁的江南民歌風味。如“一年漏將盡,萬里人未歸。君志固有在,妾驅乃無依”;“草樹非一香,花葉百種色。寄語故情人,知我心相憶。在梁武帝的影響和提倡下,梁朝文化事業的發展達到了東晉以來最繁榮的階段。

四次重金贖回的皇帝,書法一流!

梁武帝書法草書《數朝帖》

梁武帝擅長書法,特別是他評王羲之“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故歷代寶之,永以為訓”,成為後人評價王羲之的重要依據。他在全國 各地廣泛蒐集王羲之及“二王”書法作品, 達一萬五千紙以上。對前朝流傳下來的王羲之書法進行整理辨別真偽。因為早在東晉穆帝(345- 361年)時,就有人模仿王羲之的字。據《二王等書錄》記載,有個叫張翼的人及僧人惠式模仿王羲之的字,“時人不能辨”。《論書表》也記載:王羲之常自書表與穆帝。穆帝使張翼仿效王羲之的字,“一毫不異”。王羲之開始沒有發覺,等他再仔細端詳才看出是有人在模仿他的字跡,他感嘆地說“小人幾欲亂真!”模仿的風氣到了南朝,先是帝王鳩集王書,又使人模拓、複製。此風一開,劣跡偽跡接踵而至。劉宋開國皇帝劉裕的兒子、新渝惠侯劉義宗對王羲之的字雅所愛重,懸金招買,不計貴賤。“懸金招買”王書,概始於他。而輕薄之徒銳意摹學,“以茅屋漏汁染變紙色,加以勞辱,使類久書,真偽相糅,莫之能別。”故“惠侯所蓄,多有非真”。梁武帝通過整理,辨別真偽,將定為真跡的王羲之墨寶鉤摹出許多副本,提供給王室子弟作為學書的範本。為了使王室子弟更好學習王羲之書法,梁大同(535年-546年)年間,梁武帝令殷鐵石在王羲之書法作品中拓一千個字不重複的字,每字片紙,雜碎無序。梁武帝召周興嗣,對他說, “卿有才思,為我韻之。”《尚書故實》稱:“興嗣一夕編綴進上,鬢髮皆白。”這就是四言韻語《千字文》的來歷。《千字文》每四字一句,共二百五十句,其中僅重複一個“潔”字。全篇行文流暢,內容豐富,條理分明,通順可誦,涉獵自然社會、天文地理、倫理歷史,琅琅上口,便於記憶,是我國早期的蒙學課本。

四次重金贖回的皇帝,書法一流!

梁武帝還與陶弘景書疏往返,討論王羲之書法及其真偽。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中國南朝齊、梁時期的思想家、醫藥家。梁武帝早年便與陶弘景認識,稱帝之後,陶弘景雖不為官,但梁武帝與他書信不斷,常以朝廷大事與他商討,人稱“山中宰相”。《與梁武帝論書啟》系陶弘景與梁武帝討論當代著名書家鍾繇、王羲之等書法之優劣得失的來往啟答,張彥遠《法書要錄》載此文。陶弘景和梁武帝一樣,都非常看重鍾繇、王羲之的書法。陶弘景在給梁武帝論書啟中說:“鍾(鍾繇)王(王羲之)臣心本自敬重,今者彌增愛服,俯仰悅豫不能自已”。他批評當時“比世皆尚子敬書。海內非惟不復知有元常(鍾繇),於逸少(王羲之)亦然。”認為由於崇尚王獻之的書法,海內都不知道鍾繇和王羲之,這太不應該了。他對在江東看不到鍾繇的書法墨跡,“常以嘆息”。

四次重金贖回的皇帝,書法一流!

他還提出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王羲之的書法精品是“皆是向在會稽時、永和十許年中者。”這種認為王羲之的書法“暮年方妙”的觀點, 為一、二百年以後《晉書王羲之本傳》的作者和孫過庭《書譜》所接受,社會所公認。在與陶弘景書疏往返中,梁武帝提出,王獻之書法不如王羲之質樸,也不如鍾繇。他說,學王獻之的字,“如畫虎也,學元常(鍾繇)如畫龍也。”他還提出“古肥今瘦” 重要評判標準。這句話源自梁武帝的《觀繇書法十二意》。他說,“元常謂之古肥,子敬謂之今瘦。今古既殊,肥瘦頗反”。最早將“肥”、“瘦”引入書法美學,是南朝宋人羊欣。羊欣(370-442年),字敬元。官至中散大夫,書法成就頗高。書法美學史上,“肥”與“瘦”作為對立的美學範疇, 一般指字體或筆畫的肥瘦。肥者多肉,瘦者多骨。其來源與魏晉的筋、骨、肉有關,其後以肥、瘦論書則較常見。梁武帝蕭衍反對其時論書“古肥今瘦、崇瘦貶肥”的說法,認為歷朝歷代的書法大家們,都有其獨到之處,肥瘦說明不了古今之異。“肥”、“瘦”是書法美學中相對立的審美範疇,哪一種更美,與時代的審美趨向有關,都不過之,則各得其美。梁武帝還把“殆同機神”作為書學批評標準,為品評書法確立了一項重神韻的審美法則,從而也確立了他自己在書法史上的地位。梁武帝把當時的書法排位由“王獻之——王羲之——鍾繇”轉變為“鍾繇——王羲之——王獻之”,這是極大的轉變。王羲之後一百餘年的梁武帝,是歷史上最早重視王羲之書法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