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最北最高的小村莊,雍正帝師葬於此,這個管頭不簡單!

通州最北最高的小村莊,雍正帝師葬於此,這個管頭不簡單!

管頭村委會(中潞國源資料圖)

管頭村是通州區宋莊鎮下轄村。位於通州城北13.5公里、鎮政府駐地西北7.5公里處。地處通州西北端,通州區、順義區、朝陽區交界處。該村地勢較高,海拔28.2米。為通州區內最高的村莊。聚落呈方形,佔地面積294畝,主街東西、南北各1條。

元代已成村。管姓首至該地定居建村,崗山、龍山、桃山三村(今仍屬順義區)均以該村出頭理事,舊時為基層社會組織駐地,故曾名管頭社。明代始稱今名,歷來屬順義縣,1950年6月劃歸通縣。

一、清代最“慘”帝師:大學士徐元夢葬於管頭村

通州最北最高的小村莊,雍正帝師葬於此,這個管頭不簡單!

徐元夢像(來源網絡)

徐元夢(1655-1741年),姓舒穆祿氏,字善長,滿洲正白旗人。清朝大臣,教育家。康熙十二年(1673年),中進士,選為庶吉士。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授浙江巡撫。雍正帝即位,署大學士,充《明史》總裁。乾隆帝即位,入直南書房,充《世宗實錄》副總裁。乾隆六年(1741年),去世,追贈太傅,諡號文定,入祀賢良祠。

徐元夢是一代名儒,此人學問深厚,而且精通滿、蒙、漢三種語言,是康熙帝選中作為皇子們的師傅。雖然不敢說位極人臣,但是能做皇子們的師父,這是莫大的榮耀。但就在他任教期間,曾先後兩次遭到當眾鞭打,一次是學生太子胤礽親手打的,其遭遇在康熙一朝的老師之中算最慘的一個。

通州最北最高的小村莊,雍正帝師葬於此,這個管頭不簡單!

徐元夢書法扇面(來源網絡)

徐元夢第一次被當眾鞭打是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四月,在西苑瀛臺,康熙教皇子們射箭,徐元夢同往。徐元夢雖為旗人但對騎馬射箭並不在行,因此遭到康熙帝當著皇子面嚴厲責罵,徐元夢因著文人的骨氣遂辯解了幾句,沒想到康熙聽之勃然大怒,立刻命人一頓板子打成重傷,當著皇子的面,還下令抄了徐元夢家,將其父母發配至黑龍江。除此之外還命令徐元夢不得在家中養傷,第二天必須照常進宮授課!

第二次當眾被打是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在皇子們讀書的懋勤殿前,在胤祉等皇子的監督下,一群身強力壯的乾清門侍衛先後輪換,杖笞此時已年過半百的徐元夢,30大板後徐元夢早已鮮血淋漓,痛苦的無語呻吟了。

通州最北最高的小村莊,雍正帝師葬於此,這個管頭不簡單!

諭祭徐元夢墓碑(通州區圖書館資料圖)

乾隆六年(1741年),徐元夢去世,葬於管頭村。乾隆帝為紀念徐元夢,特為其立碑。全高4.68米,碑身左刻楷書,右鐫滿文,集圓雕、浮雕與線刻技法於一體。乾隆帝御筆書,記述徐元夢一生主要功德,現保存良好。清代正白旗圈地在通州,從而葬在去東陵御道北側。墓碑文革時期被毀,目前存放在綠色家園小區的乾隆御製徐元夢墓碑是1996年前後,從機場路移過來暫存,當時碑石和底座是分開躺在地上,綠色家園業主王盛安將其立了起來,並安排人員保護。道光帝諭祭文孚碑,位於梨園鎮楊家窪村東口外,道光二十一年(1841)立,全高5.12米,題額陰刻左篆右滿,銘文亦滿漢合璧,現保存良好。

二、村中藥王廟有兩株古楸樹,距今已逾三百年曆史

通州最北最高的小村莊,雍正帝師葬於此,這個管頭不簡單!

管頭村藥王廟古楸樹(來源網絡)

管頭村中有一座名不見經傳的藥王廟,位於管頭村東南角,沒有任何文保級別,不過這座默默無聞的鄉村小廟,卻有兩棵北京市為數不多的一級古楸樹,胸徑分別為60釐米和55釐米,高分別為11米和10米,樹齡約200年,均為一級保護樹。如今的廟宇已經破敗不堪,但兩重殿堂之間的楸樹卻長得枝繁葉茂。

藥王有佛、道兩教神袛。佛教藥王是淨眼如來、藥師如來;道教藥王是神農氏、戰國名醫扁鵲。世人祈禱藥王保佑延年益壽,而又拜壽星,此星為東方角、亢二宿,因上下結合建藥王廟於村東口南側,故為道教藥王廟。該廟始建於清初,建在清代帝王去東陵祭祖之御道北側。解放前後曾作為本村初級小學校舍,“文革”期間學校遷走,拆除配殿、耳房,剩下部分作為生產隊副業用房,破毀嚴重。

管頭藥王廟古楸樹為清初興建藥王廟時栽植,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屬全市少見。早年古樹雖曾遭人砍伐,但仍從代根處長出了新的枝條,日積月累,終於長成了兩株樹高7米,胸徑38釐米和40釐米的大樹,其枝幹遒勁,盡顯滄桑之勢,讓人不禁感嘆古樹生命力的頑強。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潞源手信(ID:luyuanshouxin)微信公眾號,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